一种植物源抗病毒抑菌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2808651 阅读:6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26 20:0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植物源抗病毒抑菌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植物源抗菌剂是通过溶剂提取法提取、复配产生的;正二价银离子是通过电解法产生的,与络合剂、铵盐、表面活性剂有良好的相容性,本发明专利技术可用于多种材料的消毒抗菌,其植物源抗菌剂、高化合价电解银离子与多种铵盐化合物组合的产品能主动吸引捕捉细菌、病毒和支原体等病原微生物,穿透破坏细胞膜、病毒囊膜,抗病毒抑菌有效成分可以穿透破坏致病菌细胞膜、病毒囊膜,与其内部的线粒体、核酸发生反应,使其灭活。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植物源抗病毒抑菌组合物兼具了氧化性和非氧化性二者的特性,能有效地杀灭病毒及其多种病原微生物,各类病毒细菌在100ppm即能100%的杀灭,400ppm10秒钟内即能100%地快速杀灭,并且抗菌抗病毒的稳定性十分优良。十分优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植物源抗病毒抑菌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消毒抗菌材料
,涉及提取自多种植物源的具有较高生物活性的化合物作为抗病毒抑菌材料,具体是一种植物源抗病毒抑菌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抗病毒抑菌组合物可以高效灭活致病菌、病毒等病原体,采用具备天然抗菌、抗病毒成分的植物提取物制成的具备天然抑菌及抗病毒功能的消毒型组合物,具备抗菌、抗病毒的广谱性,并且不产生耐药性。来源于植物提取成分,酸碱度与人体皮肤相近。本专利技术产品不含乙醇、不含氯苯或氯酚类化合物、不含氧化剂、不含次氯酸钠、不含荧光增白剂,对皮肤无刺激性,安全性较高,对环境无危害。
[0003]而常用的消毒抗菌组合物如含次氯酸钠的84消毒液、含二氧化氯消毒等的消毒效果很好,但含有的次氯酸钠是有毒、易致癌物质,造纸与纺织行业已经禁用,次氯酸钠与有机物反应会产生二噁英,毒性超过砒霜,是主要的致癌物质,但次氯酸钠价格极低,其成本几乎与纯净水价格相近,因此一直屡禁不止。二氧化氯安全性比次氯酸钠高,但易挥发,刺激性强,安全浓度不易控制。次氯酸钠、二氧化氯都对环境不友好,对人体皮肤刺性很强。其他的抗菌剂的抗菌性能虽然较好,但往往不能有效抑制大多致病真菌与病毒,并且容易产生耐药性。
[0004]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植物源抗病毒抑菌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植物源抗病毒抑菌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1.一种植物源抗病毒抑菌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具体步骤:S1:反应产物A的制取;S2:反应产物B的制取;S3:银离子水溶液的制取;S4:反应产物C的制取;S5抗病毒抑菌组合物的制取S1中制备准备的步骤为;按照重量比称取:双氯胺:氯化铵:碳酸铵43.02:52.62:4.36混合均匀后,分为2份,在搅拌和加热状态下将其中一份加入反应釜中,待物料熔融后,再缓慢加入剩余的物料,当反应釜中的固体全部溶解,通过反应釜中夹套内导热介质的温度来控制反应釜内的温度:当反应釜内的温度高于170℃左右时,降低反应釜中夹套内导热介质的温度,当反应釜内的温度低于170℃左右时,升高反应釜中夹套内导热介质的温度,控制反应釜内的温度保持在170℃左右,反应3小时后,放料得到反应产物A成品。
[0007]S2中制备准备的步骤为;按照重量比称取:A成品:己二胺=0.9:1.0,投入带有氮气保护的反应釜中,升温至66℃时物料熔融,开动搅拌;升温至160℃进行反应,反应放出的尾气(氨气)用稀盐酸吸收,反应62h,停止加热,趁热出料,得反应产物B成品。
[0008]S3中制备准备的步骤为;通过电解法对银进行提纯后,置入在水中进行微电解,释放阴离子,得无色透明的银离子水溶液(含有质量浓度为正二价银离子为25~200mg/kg)。
[0009]S4中制备准备的步骤为;按照重量比称取:银离子水溶液:植物源抗菌剂1.0:0.3,先将银离子水溶液投入真空分散搅拌机中,控制搅拌机内的温度保持在45℃左右,缓慢加入植物源抗菌剂,以2800rpm转速连续搅拌1小时后,将反应釜内的温度降至28℃,放料得到反应产物C成品。
[0010]S5中制备准备的步骤为;按照重量比称取:A成品1~5g\kg:B成品1~5g\kg:C成品10~60g\kg:乙二胺四乙酸二钠3~10g\kg:双长链表面活性剂5~20/g\kg:超纯水980~900g\kg.在常温常压状态下先将超纯水、C成品、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投入反应釜中,升温至50℃开机连续搅拌反应50分钟:在持续搅排状态下加入A成品、B成品,持续搅拌20分钟后,一次性投入双长链表面活性剂C6NC16,继续搅拌10分钟,最终得PH值为6.5~8.0的抗菌抗病毒组合物。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的植物源抗菌剂是通过溶剂提取法提取、复配产生的;正二价银离子是通过电解法产生的,与络合剂、铵盐、表面活性剂有良好的相容性,本专利技术可用于多种材料的消毒抗菌,其植物源抗菌剂、高化合价电解银离子与多种铵盐化合物组合的产品能主动吸引捕捉细菌、病毒和支原体等病原微生物,抗病毒抑菌有效成分可以穿透破坏致病菌细胞膜、病毒囊膜,与其内部的线粒体、核酸发生反应,使其灭活。本专利技术的植物源抗病毒抑菌组合物兼具了氧化性和非氧化性二者的特性,能有效地杀灭病毒、细菌及其多种病原微生物,各类病毒细菌在100ppm即能100%的杀灭,400ppm10秒钟内即能100%地快速杀灭,不仅对环境友好,对人体皮肤无刺性,其他的抗菌组合物的抗细菌较好,往往不能抑制真菌与病毒,并且容易产生耐药性;但是本专利技术的抗菌组合物在抗菌的同时,也不容易破坏人体的免疫系统,并且抗菌抗病毒的稳定性十分优良。
具体实施方式
[0012]为使本专利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前端”、“后端”、“两端”、“一端”、“另一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13]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一种植物源抗病毒抑菌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为;按照重量比称取:双氯胺:氯化铵:碳酸铵43.02:52.62:4.36混合均匀后,分为2份,在搅拌和加热状态下将其中一份加入反应釜中,待物料熔融后,再缓慢加入剩余的物料,当反应釜中的固体全部溶解,通过反应釜中夹套内导热介质的温度来控制反应釜内的温度:当反应釜内的温度高于170℃左右时,降低反应釜中夹套内导热介质的温度,当反应釜内的温度低于170℃左右时,升高反应釜中夹套内导热介质的温度,控制反应釜内的温度保持在170℃左右,反应3小时后,放料得到反应产物A成品。
[0014]步骤二为;按照重量比称取:A成品:己二胺=0.9:1.0,投入带有氮气保护的反应釜中,升温至66℃时物料熔融,开动搅拌;升温至160℃进行反应,反应放出的尾气(氨气)用稀盐酸吸收,反应62h,停止加热,趁热出料,得反应产物B成品。
[0015]步骤三为;通过电解法对银进行提纯后,置入在水中进行微电解,释放阴离子,得无色透明的银离子水溶液(含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植物源抗病毒抑菌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具体步骤:S1:反应产物A的制取;S2:反应产物B的制取;S3:银离子水溶液的制取;S4:反应产物C的制取;S5抗菌抗病毒组合物的制取。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植物源抗病毒抑菌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S1中制备准备的步骤为;按照重量比称取:双氯胺:氯化铵:碳酸铵43.02:52.62:4.36混合均匀后,分为2份,在搅拌和加热状态下将其中一份加入反应釜中,待物料熔融后,再缓慢加入剩余的物料,当反应釜中的固体全部溶解,通过反应釜中夹套内导热介质的温度来控制反应釜内的温度:当反应釜内的温度高于170℃左右时,降低反应釜中夹套内导热介质的温度,当反应釜内的温度低于170℃左右时,升高反应釜中夹套内导热介质的温度,控制反应釜内的温度保持在170℃左右,反应3小时后,放料得到反应产物A成品。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植物源抗病毒抑菌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S2中制备准备的步骤为;按照重量比称取:A成品:己二胺=0.9:1.0,投入带有氮气保护的反应釜中,升温至66℃时物料熔融,开动搅拌;升温至160℃进行反应,反应放出的尾气(氨气)用稀盐酸吸收,反应62h,停止加热,趁热出料,得反应产物B成品。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植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厉建进叶雷
申请(专利权)人:久朗杭州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