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外线吸收性纤维、编织物或无纺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808369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26 20:01
一种红外线吸收性纤维、编织物或无纺布,其为包含红外线吸收性颜料的红外线吸收性纤维、编织物或无纺布,所述红外线吸收性纤维、编织物或无纺布的CIE1976颜色空间中的L*为30以上,且红外线吸收性纤维、编织物或无纺布、与红外线吸收性纤维、编织物或无纺布不含红外线吸收性颜料时的CIE1976颜色空间中的色差ΔE为10以下。10以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红外线吸收性纤维、编织物或无纺布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红外线吸收性纤维、编织物或无纺布。

技术介绍

[0002]具有吸收光而放热的性质的纤维制品是公知的。例如,炭黑等红外线吸收性颜料由于具有吸收红外线而放热的性质,因此,通过将其混炼至纤维、或进行涂布,从而得到放热性纤维。
[0003]然而,包含炭黑作为红外线吸收性颜料的纤维存在由于炭黑的黑色而色调极端变深、无法适用明亮色调的设计的问题。
[0004]这一点,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一种红外线吸收性纤维,其为含有以Cs
0.33
WO3为代表的复合钨氧化物细粒作为红外线吸收性颜料的纤维,该细粒的含量相对于该纤维的固体成分为0.001~80重量%。
[0005]与炭黑的黑色相比,复合钨氧化物的色调明亮。因此,含复合钨氧化物的纤维制品与含炭黑的纤维制品相比,有设计方面的自由度大的优点。
[0006]现有技术文献
[0007]专利文献
[0008]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6

132042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09]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
[0010]复合钨氧化物、例如Cs
0.33
WO3(以下,称为CsWO)在可见光下呈现能视觉识别的淡蓝绿色且适用于明亮色调的纤维制品的情况下,所得到的纤维制品的色调存在变更的情况。
[0011]通常,对于放热性的防寒衣料而言,并不需要由放热性纤维制品构成衣料的全部,仅衣料中的放热有利于防寒性的程度较大的部分使用放热性纤维制品,其他部分由通常的纤维制品构成。此时,作为放热性纤维制品,如果与包含CsWO的纤维制品一起使用,则在包含CsWO的部分与不含CsWO的部分产生色调的差异,有时产生设计上的问题。该倾向在目标衣料的色调特别明亮的情况下显著。
[0012]另外,根据专利文献1,作为红外线吸收性纤维中的CsWO含量,相对于该纤维的固体成分为0.001~80重量%这样非常宽的范围,包含有作为防寒衣料时的放热性不充分的情况和过剩的情况。
[0013]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情况而作出的。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纤维、编织物或无纺布,其含有红外线吸收性颜料、且具有吸收红外线而放热的性质,适用于防寒衣料等衣料品时能提供优选的设计性。
[0014]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0015]解决上述课题的本专利技术如以下所述。
[0016]《方案1》一种红外线吸收性纤维、编织物或无纺布,其为包含红外线吸收性颜料的
红外线吸收性纤维、编织物或无纺布,
[0017]所述红外线吸收性纤维、编织物或无纺布的CIE1976颜色空间中的L*为30以上,且
[0018]前述红外线吸收性纤维、编织物或无纺布、与前述红外线吸收性纤维、编织物或无纺布不含前述红外线吸收性颜料时的CIE1976颜色空间中的色差ΔE为10以下。
[0019]《方案2》根据方案1所述的红外线吸收性纤维、编织物或无纺布,其CIE1976颜色空间中的前述L*超过90,且满足下述(i)~(iv)中的至少1者:
[0020](i)CIE1976颜色空间中的a*为

10以下、
[0021](ii)CIE1976颜色空间中的a*为10以上、
[0022](iii)CIE1976颜色空间中的b*为

10以下、和
[0023](iv)CIE1976颜色空间中的b*为10以上。
[0024]《方案3》根据方案1所述的红外线吸收性纤维、编织物或无纺布,其CIE1976颜色空间中的前述L*为90以下。
[0025]《方案4》根据方案1~3中任一项所述的红外线吸收性纤维、编织物或无纺布,其中,
[0026]对于前述红外线吸收性纤维,将前述红外线吸收性纤维的总质量作为基准,前述红外线吸收性颜料的含量为0.01质量%以上且0.50质量%以下,
[0027]对于前述红外线吸收性编织物或无纺布,前述红外线吸收性编织物或无纺布的每单位面积中,前述红外线吸收性颜料的含量为0.05g/m2以上且0.50g/m2以下。
[0028]《方案5》根据方案1~4中任一项所述的红外线吸收性纤维、编织物或无纺布,其中,前述红外线吸收性颜料包含选自由通式(1)所示的复合钨氧化物以及通式(2)所示的具有Magn
é
li相的钨氧化物组成的组中的1种以上,
[0029]通式M
x
W
y
O
z
ꢀꢀꢀꢀ
(1)
[0030]{式(1)中,M为选自由H、He、碱金属元素、碱土金属元素、稀土元素、Mg、Zr、Cr、Mn、Fe、Ru、Co、Rh、Ir、Ni、Pd、Pt、Cu、Ag、Au、Zn、Cd、Al、Ga、In、Tl、Si、Ge、Sn、Pb、Sb、B、F、P、S、Se、Br、Te、Ti、Nb、V、Mo、Ta、Re、Be、Hf、Os、Bi和I组成的组中的1种以上的元素,W为钨,O为氧,x、y和z分别为正的数,为0<x/y≤1、且2.2≤z/y≤3.0}
[0031]通式W
y
O
z
ꢀꢀꢀꢀ
(2)
[0032]{式(2)中,W为钨,O为氧,y和z分别为正数,且为2.45≤z/y≤2.999}
[0033]《方案6》一种红外线吸收性纤维,其为方案1~5中任一项所述的红外线吸收性纤维。
[0034]《方案7》一种红外线吸收性编织物或无纺布,其是由方案6所述的红外线吸收性纤维构成的。
[0035]《方案8》一种红外线吸收性编织物或无纺布,其是由方案6所述的红外线吸收性纤维、和不含红外线吸收性颜料的纤维构成的,
[0036]前述不含红外线吸收性颜料的纤维具有从前述红外线吸收性纤维中去掉前述红外线吸收性颜料的构成。
[0037]《方案9》一种红外线吸收性编织物或无纺布,其为方案1~5中任一项所述的红外线吸收性编织物或无纺布。
[0038]《方案10》根据方案9所述的红外线吸收性编织物或无纺布,其是由包含红外线吸
收性颜料的红外线吸收性纤维构成的。
[0039]《方案11》根据方案9所述的红外线吸收性编织物或无纺布,其是由包含红外线吸收性颜料的红外线吸收性纤维、和不含红外线吸收性颜料的纤维构成的,
[0040]前述不含红外线吸收性颜料的纤维具有从前述红外线吸收性纤维中去掉前述红外线吸收性颜料的构成。
[0041]《方案12》一种红外线吸收性衣服,其是由方案7~11中任一项所述的红外线吸收性编织物或无纺布构成的。
[0042]《方案13》一种红外线吸收性衣服,其是由方案7~11中任一项所述的红外线吸收性编织物或无纺布、和不含红外线吸收性颜料的编织物或无纺布构成的,
[0043]前述不含红外线吸收性颜料的编织物或无纺布具有从前述红外线吸收性编织物或无纺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红外线吸收性纤维、编织物或无纺布,其为包含红外线吸收性颜料的红外线吸收性纤维、编织物或无纺布,所述红外线吸收性纤维、编织物或无纺布的CIE1976颜色空间中的L*为30以上,且所述红外线吸收性纤维、编织物或无纺布、与所述红外线吸收性纤维、编织物或无纺布不含所述红外线吸收性颜料时的CIE1976颜色空间中的色差ΔE为10以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外线吸收性纤维、编织物或无纺布,其CIE1976颜色空间中的所述L*超过90,且满足下述(i)~(iv)中的至少1者:(i)CIE1976颜色空间中的a*为

10以下、(ii)CIE1976颜色空间中的a*为10以上、(iii)CIE1976颜色空间中的b*为

10以下、和(iv)CIE1976颜色空间中的b*为10以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外线吸收性纤维、编织物或无纺布,其CIE1976颜色空间中的所述L*为90以下。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红外线吸收性纤维、编织物或无纺布,其中,对于所述红外线吸收性纤维,将所述红外线吸收性纤维的总质量作为基准,所述红外线吸收性颜料的含量为0.01质量%以上且0.50质量%以下,对于所述红外线吸收性编织物,所述红外线吸收性编织物的每单位面积中,所述红外线吸收性颜料的含量为0.05g/m2以上且0.5g/m2以下。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红外线吸收性纤维、编织物或无纺布,其中,所述红外线吸收性颜料包含选自由通式(1)所示的复合钨氧化物以及通式(2)所示的具有Magn
é
li相的钨氧化物组成的组中的1种以上,通式M
x
W
y
O
z
ꢀꢀꢀꢀ
(1)式(1)中,M为选自由H、He、碱金属元素、碱土金属元素、稀土元素、Mg、Zr、Cr、Mn、Fe、Ru、Co、R...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小林文人寺田晓狩野真启
申请(专利权)人:共同印刷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