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户外双顶吊伞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807738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26 20: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户外双顶吊伞,包括伞柱和伞杆组件,伞杆组件包括第一斜杆、第二斜杆、长伞骨和短伞骨,第一斜杆一端与扶手壳铰接配合,另一端与上伞盘铰接配合,第二斜杆一端与伞柱顶端铰接配合,另一端与下伞盘铰接配合,上伞盘上部设有顶伞盘,顶伞盘上铰接设有若干顶伞骨,顶伞骨与长伞骨之间铰接设有顶短骨,第一斜杆和所述第二斜杆之间设有交叉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双顶结构设计,提高整体美观,同时有利于伞内空气流通,优化了整体结构,减少了零部件,提高了组装效率,增加伞布使用寿命,同时具有良好的使用性能,降低了生产制造成本,同时便于消费者操作使用。同时便于消费者操作使用。同时便于消费者操作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户外双顶吊伞


[0001]本技术涉及户外伞
,特别涉及一种户外双顶吊伞。

技术介绍

[0002]遮阳伞作为一种户外休闲用具,广泛用于广场、海滩、公园及庭院等休闲场所,为人们提供了舒适的乘凉空间。遮阳伞一般分为中柱遮阳伞和侧柱遮阳伞二种,其中侧柱遮阳伞中的立杆遮阳吊伞由于其使用、收藏、运输方便等优势而深受人们的喜爱,使得市场需求量越来越大。
[0003]吊伞,通常为侧部吊伞,因其伞布底部空间相对更大,伞面旋转自由,受到客户广泛的喜爱,然而现有的吊伞通常需要辅助摇手壳,利用伞绳收卷实现伞面的开合,为此其整体结构相对较为复杂,制造成本较高,操作也较为不便。
[0004]为此,如公告号为CN210248716U,公开了一种手推剪刀式折叠遮阳伞,包括斜杆、拉杆、伞架杆、上下连接的立杆和安装架、滑动套设在立杆外壁的把手、设置在立杆一侧的伞架和覆盖在伞架上的伞布,伞架包括上伞盘和下伞盘,拉杆一端与立杆顶部铰接,伞架杆一端与下伞盘铰接,拉杆另一端两侧与伞架杆另一端两侧间分别通过S型铁片连接,斜杆向外并斜向上倾斜穿过两个S型铁片间的间隙并通过铆钉与两个S型铁片串联铰接,斜杆一端与把手铰接,斜杆另一端与上伞盘铰接,立杆上部外壁套设有阻挡套,把手内设有扣件,扣件下部与把手内壁间通过弹簧连接,扣件被推动向上运动并在弹簧作用下与阻挡套下部配合挂合。
[0005]然而,上述户外伞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特别是拉杆、斜杆、伞架杆之间的交错铰接位置采用中心铰接结构,导致其在收合后,拉杆、写杆、伞架杆之间会存在收合抵触,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因伞面的不断开合,伞布容易在铰接的交错位置受到拉杆、斜杆、伞架杆的不断挤压,使得处于该位置的伞布极为容易破损,影响了整伞的使用寿命;且现市场上双顶式遮阳伞具基本都是通过操作遮阳伞具摇手机构卷放伞绳联动上下伞盘相对运动,实现遮阳伞架双顶式开合,这类遮阳伞具结构复杂、组装效率较低、功能失效概率较大、产品材料及生产工艺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户外双顶吊伞,具有外观美感度好、伞布使用寿命高、生产成本低的特点。
[0007]本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8]一种户外双顶吊伞,包括伞柱和伞杆组件,所述伞杆组件包括第一斜杆、第二斜杆、长伞骨和短伞骨,所述第一斜杆一端与扶手壳铰接配合,另一端与上伞盘铰接配合,所述第二斜杆一端与伞柱顶端铰接配合,另一端与下伞盘铰接配合,所述第一斜杆和所述第二斜杆铰接配合,所述上伞盘上部设有顶伞盘,所述上伞盘和所述顶伞盘之间固定连接,所述顶伞盘上铰接设有若干顶伞骨,所述顶伞骨与所述长伞骨之间铰接设有顶短骨。
[0009]所述顶伞盘和所述上伞盘之间连接有固定杆。
[0010]顶伞骨外部覆盖设有顶伞布,所述长伞骨外部覆盖有下伞布,所述顶伞布和所述下伞布之间设有天窗腔。
[0011]所述第一斜杆和所述第二斜杆之间设有交叉组件,所述交叉组件包括铰接座和交叉件,所述铰接座与所述交叉件铰接配合,所述铰接座安装于所述第一斜杆上,所述第二斜杆包括第一斜支杆和第二斜支杆,所述第一斜支杆和所述第二斜支杆之间通过交叉件承接,所述第一斜支杆和第二斜支杆处于非同轴排布。
[0012]所述铰接座与所述交叉件铰接位置处于所述第一斜杆上表面上部,使得所述第一斜杆和所述第二斜杆收合后存在间隙。
[0013]所述铰接座包括座体和铰接吊耳,所述座体内设有通腔,所述第一斜杆贯通所述通腔,所述铰接吊耳位于所述座体上部,所述铰接吊耳上设有第一铰接孔,所述交叉件上设有第二铰接孔,所述第一铰接孔和所述第二铰接孔之间通过铰接轴实现铰接配合,完成所述交叉件与所述铰接座的铰接配合。
[0014]所述铰接座之间设有斜杆槽,所述第一斜杆贯穿所述斜杆槽,所述铰接座包括位于斜杆槽两侧的吊耳壁,所述吊耳壁上部设有第一铰接孔,所述交叉件上设有第二铰接孔,所述第一铰接孔和所述第二铰接孔之间通过铰接轴实现铰接配合,完成所述交叉件与所述铰接座的铰接配合。
[0015]所述铰接座为铰接吊耳,所述铰接吊耳安装固定于所述第一斜杆上表面上,所述铰接吊耳上设有第一铰接孔,所述交叉件上设有第二铰接孔,所述第一铰接孔和所述第二铰接孔之间通过铰接轴实现铰接配合,完成所述交叉件与所述铰接座的铰接配合。
[0016]交叉件包括第一交叉单元和第二交叉单元,所述第一交叉单元和所述第二交叉单元间隔排布,第一斜杆贯穿所述第一交叉单元和第二交叉单元之间的间隙,所述第一交叉单元和所述第二交叉单元的一端用以与第一斜支杆固定配合,所述第一交叉单元和所述第二交叉单元的另一端用以与所述第二斜支杆固定配合。
[0017]本技术通过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采用双顶结构设计,提高整体美观,同时有利于伞内空气流通,优化了整体结构,减少了零部件,提高了组装效率,同时具有良好的使用性能,降低了生产制造成本,同时便于消费者操作使用;另外优化第一斜杆和第二斜杆的交叉安装结构,利用交叉组件使得其铰接位置能实现错位,避免第一斜杆和第二斜杆在收合后形成交叉抵触,便于伞布的收容,增加伞布使用寿命。
[0018]本技术的特点可参阅本案图式及以下较好实施方式的详细说明而获得清楚地了解。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技术的整体伞架结构示意图;
[0021]图3为本技术的伞杆组件结构示意图一;
[0022]图4为本技术的伞杆组件结构示意图二;
[0023]图5为本技术的交叉组件安装结构示意图;
[0024]图6为本技术的铰接座结构示意图一;
[0025]图7为本技术的铰接座和第一斜杆安装结构示意图一;
[0026]图8为本技术的铰接座结构示意图二;
[0027]图9为本技术的铰接座和第一斜杆安装结构示意图二;
[0028]图10为本技术的铰接座和第一斜杆安装结构示意图三;
[0029]其中:1、伞柱;11、扶手壳;12、安装座;2、第一斜杆;3、第二斜杆;31、第一斜支杆;32、第二斜支杆;4、顶伞布;41、天窗腔;5、下伞布;6、交叉组件;61、铰接座;611、铰接吊耳;612、座体;613、通腔;614、第一铰接孔;62、交叉件;621、第二铰接孔;622、第一交叉单元;623、第二交叉单元;7、伞杆组件;71、顶伞盘;72、上伞盘;73、下伞盘;74、固定杆;75、顶伞骨;76、顶短骨;77、长伞骨;78、短伞骨。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为了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技术。
[0031]结合附图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户外双顶吊伞,包括伞柱1和伞杆组件7,伞杆组件7包括第一斜杆2、第二斜杆3、长伞骨77和短伞骨78,其中长伞骨77一端与上伞盘72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户外双顶吊伞,包括伞柱和伞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伞杆组件包括第一斜杆、第二斜杆、长伞骨和短伞骨,所述第一斜杆一端与扶手壳铰接配合,另一端与上伞盘铰接配合,所述第二斜杆一端与伞柱顶端铰接配合,另一端与下伞盘铰接配合,所述第一斜杆和所述第二斜杆铰接配合,所述第一斜杆和所述第二斜杆之间设有交叉组件,所述上伞盘上部设有顶伞盘,所述上伞盘和所述顶伞盘之间固定连接,所述顶伞盘上铰接设有若干顶伞骨,所述顶伞骨与所述长伞骨之间铰接设有顶短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户外双顶吊伞,其特征在于:所述顶伞盘和所述上伞盘之间连接有固定杆。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户外双顶吊伞,其特征在于:顶伞骨外部覆盖设有顶伞布,所述长伞骨外部覆盖有下伞布,所述顶伞布和所述下伞布之间设有天窗腔。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户外双顶吊伞,其特征在于:所述交叉组件包括铰接座和交叉件,所述铰接座与所述交叉件铰接配合,所述铰接座安装于所述第一斜杆上,所述第二斜杆包括第一斜支杆和第二斜支杆,所述第一斜支杆和所述第二斜支杆之间通过交叉件承接,所述第一斜支杆和第二斜支杆处于非同轴排布。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户外双顶吊伞,其特征在于:所述铰接座与所述交叉件铰接位置处于所述第一斜杆上表面上部,使得所述第一斜杆和所述第二斜杆收合后存在间隙。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户外双顶吊伞,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柯富强柯建平
申请(专利权)人:台州科赛休闲用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