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超大流量乳化液泵及使用方法,其动力端包括置于箱体内的曲轴、连杆、滑块、减速齿轮、润滑冷却系统;所述连杆一端与曲轴连接,另一端与滑块相连接;所述减速齿轮、润滑冷却系统置于箱体顶部并与曲轴通过齿轮连接;所述曲轴采用四支点曲轴和内置人字齿轮传动,所述箱体上的滑块孔采用镶缸套形式;液力端整体采用线性积木式结构、平面无间隙密封、伞形锥阀与菌形锥阀相结合。该乳化液泵设计新颖、结构独特、压力高、流量大、体积小、性能稳定、运行平稳、安全性能强和使用维护保养方便;配置不同功率的电动机或改变液力端部件可派生出其它系列压力流量参数的新泵,弥补了国内市场上大流量乳化液泵的空缺。市场上大流量乳化液泵的空缺。市场上大流量乳化液泵的空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超大流量乳化液泵及使用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矿用产品超大流量泵站应用,涉及一种超大流量乳化液泵及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煤机装备制造进一步国产化率要求增长,在超大流量泵产品市场的需求也进一步提上日程。市场的需要同时也催化了研发该类产品的步伐。之所以之前国内没有研制出来超1000L/min流量乳化液泵,究其原因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1)国内目前的煤矿绝大多数为中小型产量矿,受到采煤条件、矿井、巷道空间的限制等因素,市场上还不具备使用超大型泵站的普遍条件,一些大型企业正在使用的也是以进口设备为主的矿机装备;2)受矿产资源开发宏观调控的影响,对于超大流量泵的市场需求量还不是很大;3)对于企业来说,开发大流量泵项目也存在着较大的市场风险,投入产出比不均衡,需要配备相匹配的机械装备、检验设备、试验设备以及更大的供电容量,需要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较大,大多数企业不具备立刻投入的条件。由于乳化液泵站是相对于煤机装备而存在的源动力设备,受上述各种因素的影响,超大型泵站的研发步伐也就相对滞后。
[0003]专利CN203702255U公开了一种泵箱一体的煤矿用乳化液泵站机组,包括高压乳化液泵和储液箱,所述高压乳化液泵为六柱塞对称平衡型乳化液泵,所述六柱塞对称平衡型乳化液泵的一端分别与所述储液箱的吸液过滤器和节能卸载装置相连,另一端通过联轴器与防爆电机相连,所述六柱塞对称平衡型乳化液泵、储液取消泵、箱分离的工作形式,合二为一成为整体的“泵站机组”,便于搬运、转移井下工作面,减少管路连接,提高生产效率,确保安全生产箱和防爆电机分别架设在井下轨道车架上。以及专利CN204344397U公开了一种集中供液乳化液泵站,包括将纯净水和乳化油配置成预设浓度的乳化液的配液器,接收来自所述配液器内的乳化液的乳化液箱,与所述乳化液箱连通的乳化液泵,以及高低压反冲过滤站,所述高低压反冲过滤站的高压过滤器的入口与所述乳化液箱的出液口连通,出口与工作面的进液口连通,所述高低压反冲过滤站的低压过滤器的出口与所述乳化液箱的回液口连通,入口与工作面的回液口连通,所述乳化液箱至少设有两个,且并联设置,每个所述乳化液箱上连接有数目不同的所述乳化液泵。该集中供液乳化液泵站能够根据工作面液压支架的用液量,来增加或减少参与工作的乳化液泵的数量,从而满足工作面液压支架对用液量的各种需要,同时又能节约电能消耗。
[0004]以上专利的技术研发均没有使得乳化液泵的流量提升很多,而且目前国内泵站还未出现流量≥1250L/min的国产乳化液泵,在市场上几乎90%以上被进口泵站所占领。目前国内市场上在这一方面存在空缺,而且根据该行业的发展的要求以及申请人做走访了解到的信息及市场情况,一些大型工矿企业在高产高效工作面为了进一步提高产量,降低成本、增加效益,急需一种大量、高压力的乳化液泵站替代,建议开发一种流量≥1250L/min、压力≥35MPa、功率≥1000kw接近于进口泵站的乳化液泵组。
[0005]因此,研发一种能够提高企业生产产量、使用成本低、大小企业都能便于使用的超
大流量的乳化液泵是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根据上述技术背景中存在问题,本专利技术所述一种超大流量乳化液泵及使用方法能实现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和弥补了国内市场上大流量乳化液泵的空缺,提高产量,且降低成本、增加效益。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8]一种超大流量乳化液泵,其包括动力端和液力端,所述动力端包括箱体、曲轴、连杆、滑块、减速齿轮、润滑冷却系统;所述曲轴、连杆、滑块、减速齿轮置于所述箱体内;所述连杆一端与所述曲轴连接,另一端与滑块相连接;所述润滑冷却系统置于所述箱体一侧并与所述曲轴通过齿轮连接。
[0009]优选地,所述曲轴采用四支点曲轴和内置人字齿轮传动。
[0010]优选地,所述连杆的大头选用剖分式结构,所述连杆的小头选用圆柱销联接。
[0011]优选地,所述箱体上的滑块孔采用镶缸套形式。
[0012]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动力端采用强制压力润滑和循环冷却方式。
[0013]优选地,所述液力端即为泵头体,整体采用线性积木式结构、平面无间隙密封、伞形锥阀与菌形锥阀相结合。
[0014]优选地,所述液力端包括柱塞、高压钢套组件、补偿弹簧、补偿弹簧座、密封压环、支承套、隔环、密封圈、吸液阀弹簧、排液阀芯。
[0015]优选地,所述高压钢套组件安装在柱塞上,密封压环设置在支承套上,补偿弹簧安装在补偿弹簧座上;隔环套在密封圈上,吸液阀弹簧通过连接支架一端连接到柱塞上,另一端连接排液阀芯上。
[0016]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柱塞采用具有较高的硬度和良好的耐磨性及防腐性的氧化陶瓷柱塞。
[0017]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柱塞的密封副利用补偿弹簧自动调整密封紧度。
[0018]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本专利技术所述一种超大流量乳化液泵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9]1)使用前,将所述乳化液泵的安装放置应尽量水平放置,以保证良好的润滑条件;
[0020]2)将乳化液箱安放在所述乳化液泵组附近的适当位置,乳化液箱不得低于乳化液泵组;
[0021]3)分别将吸液胶管、高压胶管、回液胶管连接于乳化液泵组和乳化液箱的对应接口上,将乳化液箱内加满工作液,油位不得低于油位油温计的1/2,液箱的液位不得过低,以免吸空,液温不得超过40℃;
[0022]4)使用该大流量乳化液泵站前检查各部件是否存在故障,确认无误后接通水源,将泵头体端面五个放气螺堵拧松拧松,把各吸液腔内的空气彻底放尽,待出液后拧紧;点动电源开关,观察电机转向与所示旋向标牌是否相符;起动泵时,应打开液箱上的手动卸载阀,避免带压起动,延长泵的使用寿命;
[0023]5)乳化液泵起动后,密切注意其运转情况,先空载运行5
‑
10分钟,乳化液泵没有异常噪音、抖动、管路泄漏、各紧固连接部位无松动现象方正式使用。
[0024]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产生的技术效果:
[0025](1)本专利技术所披露的一种超大流量乳化液泵与相应的乳化液箱配套共同组成乳化液泵站。该乳化液泵组,采用四支点内置齿轮传动的五曲拐动力端和线形液力端结构,具有设计新颖、结构独特、压力高、流量大、体积小、性能稳定、运行平稳、安全性能强和使用维护保养方便等特点;配置不同功率的电动机或改变液力端部件可派生出其它系列压力流量参数的新泵,弥补了现有市场上大流量乳化液泵的空缺。
[0026](2)本专利技术采用具有特色的线型分段积木式结构、平面无间隙密封形式、伞形锥阀与菌形锥阀相结合的方法,避免了传统柱塞泵采用的十字形、T字形或L形液力端结构由于交叉孔部位应力集中导致泵头疲劳开裂和密封件容易损坏泄漏等缺陷,保障了更换易损件和日常维护保养拆装方便。
[0027](3)本专利技术所披露的这种超大流量乳化液泵组1台可以满足2台630L/min乳化液泵同时使用,具有效率更高、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大流量乳化液泵,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动力端(1)和液力端(2),所述动力端(1)包括箱体(101)、曲轴(102)、连杆(103)、滑块、减速齿轮(104)、润滑冷却系统(105);所述曲轴(102)、连杆(103)、滑块、减速齿轮(104)置于箱体(101)内;所述连杆(103)一端与曲轴(102)连接,另一端与滑块相连接;所述润滑冷却系统(105)置于所述箱体(101)一侧并与所述曲轴(102)通过齿轮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超大流量乳化液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曲轴(102)采用四支点曲轴和内置人字齿轮传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超大流量乳化液泵,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103)的大头选用剖分式结构,小头选用圆柱销联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超大流量乳化液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01)上的滑块孔采用镶缸套形式。5.根据权利要求1
‑
4任一项所述一种超大流量乳化液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端(1)采用强制压力润滑和循环冷却方式。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超大流量乳化液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力端(2)即为泵头体(16),整体采用线性积木式结构、平面无间隙密封、伞形锥阀与菌形锥阀相结合。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一种超大流量乳化液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力端(2)包括柱塞(201)、高压钢套组件(202)、补偿弹簧(203)、补偿弹簧座(204)、密封压环(205)、支承套(206)、隔环(207)、密封圈(208)、吸液阀弹簧(209)、排液阀芯(210);所述高压钢套(202)组件安装在所述柱塞(201)上,所述密封压环(20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易李力,杨海兵,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威顺煤矿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