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尘散热型机顶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805276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26 19: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防尘散热型机顶盒,涉及机顶盒领域,包括:机顶盒本体,机顶盒本体两侧边上设有多个第一散热孔和第二散热孔;第一散热组件,包括:散热底板,设置于机顶盒本体底端的内壁,散热底板的中心处内设有散热凹槽;环形散热金属管,缠绕设置于散热凹槽的侧面;散热风扇,设置于散热底板的上端;防尘组件,设置于机顶盒本体内部,防尘组件包括:向下倾斜的第一风道,上端连接各第一散热孔,下端连接过滤组件;除尘管道,上端连接除尘口,下端与蓄尘箱的入尘口相抵;支撑件,上端固定连接过滤组件,下端固定于机顶盒本体的底端。本技术方案实现了对电路板的侧面、底部和上部的全面散热,以及对进入机顶盒内部的冷空气的有效防尘。尘。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尘散热型机顶盒


[0001]本技术涉及机顶盒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尘散热型机顶盒。

技术介绍

[0002]数字视频变换盒(Set Top Box)简称STB,通常称作机顶盒或机上盒,是一个连接电视机与外部信号源的设备。它可以将压缩的数字信号转成电视内容,并在电视机上显示出来。信号可以来自有线电缆、卫星天线、宽带网络以及地面广播。机顶盒接收的内容除了模拟电视可以提供的图像、声音之外,更在于能够接收数字内容,包括电子节目指南、因特网网页等等。它使用户能在现有电视机上观看数字电视节目,并可通过网络进行交互式数字化娱乐、教育和商业化活动。
[0003]机顶盒在工作时,内部的处理芯片会产生大量热量,同时机顶盒进灰会极大地影响机顶盒的工作效率。在现有的技术方案中,无法很好地兼顾机顶盒的防尘和散热,导致机顶盒运行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防尘散热型机顶盒,包括:
[0005]一机顶盒本体,所述机顶盒本体相对设置的两侧边上分别开设有多个第一散热孔和第二散热孔,所述机顶盒本体的内部设有一电路板;
[0006]一第一散热组件,设置于所述机顶盒本体内部,所述第一散热组件包括:
[0007]一散热底板,设置于所述机顶盒本体底端的内壁上,所述散热底板的中心处设有一散热凹槽;
[0008]所述电路板贴合放置在所述散热凹槽内;
[0009]一环形散热金属管,嵌设于所述散热底板中,且缠绕设置于所述散热凹槽的侧面;
[0010]一散热风扇,设置于所述散热底板的上端;
[0011]所述散热风扇与各所述第二散热孔处于同一水平位置,所述散热风扇正面朝向所述散热凹槽的上端和各所述第二散热孔;
[0012]一防尘组件,设置于所述机顶盒本体内部,所述防尘组件包括:
[0013]向下倾斜的一第一风道,上端贴合连接各所述第一散热孔,下端贴合连接一过滤组件的正面,所述第一风道下端靠近所述过滤组件处开设有一除尘口;
[0014]一除尘管道,上端贴合连接所述除尘口,下端与一蓄尘箱的入尘口相抵;
[0015]一支撑件,上端固定连接所述过滤组件,下端固定于所述机顶盒本体的底端,所述支撑件的侧面与所述散热底板的侧面相抵;
[0016]所述蓄尘箱嵌设于所述支撑件的底部,且所述蓄尘箱的底端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机顶盒本体的底端;
[0017]一第二风道,一端贴合连接所述过滤组件的背面,另一端贴合连接所述散热风扇的背面。
[0018]优选的,所述第一散热组件还包括:
[0019]多个条形散热金属管,嵌设于所述散热底板中,且贴合设置于所述散热凹槽的底端。
[0020]优选的,所述环形散热金属管和所述条形散热金属管内存储有制冷剂。
[0021]优选的,所述机顶盒本体内部还包括一第二散热组件,所述第二散热组件包括:
[0022]一散热支架,所述散热支架设置在散热凹槽的内部,且位于所述电路板的上端,所述散热支架上可拆卸地安装有多个散热夹板,所述散热夹板包括:
[0023]一第一散热夹板,所述第一散热夹板上嵌设有一半导体制冷片,所述半导体制冷片贴合设置于所述电路板的上端;
[0024]一第二散热夹板,所述第二散热夹板上嵌设有一散热片,所述散热片贴合设置于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的上端。
[0025]优选的,所述散热底板、所述散热支架、第一散热夹板和所述第二散热夹板为导热金属材料制作而成。
[0026]优选的,所述散热支架与所述第一散热夹板和所述第二散热夹板的连接处设置有多个嵌入孔;
[0027]所述第一散热夹板和所述第二散热夹板上设置有多个螺纹孔;
[0028]各所述嵌入孔和各所述螺纹孔的位置一一对应;
[0029]所述第一散热夹板和所述第二散热夹板通过多个螺钉贯穿多个所述螺纹孔及对应的所述嵌入孔连接于所述散热支架上。
[0030]优选的,所述过滤组件包括:
[0031]一防尘网,设置于所述过滤组件的正面;
[0032]一空气滤网,设置于所述过滤组件的背面;
[0033]一防尘棉,夹设于所述防尘网和所述空气滤网之。
[0034]优选的,所述蓄尘箱的底端设置有至少一凸块,所述机顶盒本体的底端设置有至少一对应于所述凸块的固定槽口。
[0035]优选的,各所述凸块上设置有一第一固定孔,各所述固定槽口与所述凸块的配合处设置有一第二固定孔;
[0036]各所述第一固定孔和各所述第二固定孔的位置一一对应;
[0037]所述蓄尘箱通过螺钉贯穿所述第一固定孔及对应的所述第二固定孔连接于所述机顶盒本体的底端。
[0038]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
[0039]本技术方案在机顶盒内部分别设置了第一散热组件、第二散热组件和防尘组件,分别实现了对电路板的侧面、底部和上部的全面散热,以及实现了对进入机顶盒内部的冷空气的有效防尘,兼顾了机顶盒的防尘性能和散热性能,保证机顶盒能够安全稳定运行。
附图说明
[0040]图1为本技术的较佳的实施例中,防尘散热型机顶盒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0041]图2为本技术的较佳的实施例中,过滤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42]图3为本技术的较佳的实施例中,蓄尘箱与机顶盒本体的底端的连接结构示
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3]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本技术并不限定于该实施方式,只要符合本技术的主旨,则其他实施方式也可以属于本技术的范畴。
[0044]本技术的较佳的实施例中,基于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现提供一种防尘散热型机顶盒,如图1所示,包括:
[0045]一机顶盒本体1,机顶盒本体1相对设置的两侧边上分别开设有多个第一散热孔1A和第二散热孔1B,机顶盒本体1的内部设有一电路板2;
[0046]一第一散热组件3,设置于机顶盒本体1内部,第一散热组件3包括:
[0047]一散热底板31,设置于机顶盒本体1底端的内壁上,散热底板31的中心处设有一散热凹槽32;
[0048]电路板2贴合放置在散热凹槽32内;
[0049]至少一环形散热金属管33,嵌设于散热底板31中,且缠绕设置于散热凹槽32的侧面;
[0050]一散热风扇34,设置于散热底板31的上端;
[0051]散热风扇34与各第二散热孔1B处于同一水平位置,散热风扇34正面朝向散热凹槽32的上端和各第二散热孔1B;
[0052]一防尘组件4,设置于机顶盒本体1内部,防尘组件4包括:
[0053]向下倾斜的一第一风道41,上端贴合连接各第一散热孔1A,下端贴合连接一过滤组件42的正面,第一风道41下端靠近过滤组件42处开设有一除尘口;
[0054]一除尘管道43,上端贴合连接除尘口,下端与一蓄尘箱44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尘散热型机顶盒,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机顶盒本体,所述机顶盒本体相对设置的两侧边上分别开设有多个第一散热孔和第二散热孔,所述机顶盒本体的内部设有一电路板;一第一散热组件,设置于所述机顶盒本体内部,所述第一散热组件包括:一散热底板,设置于所述机顶盒本体底端的内壁上,所述散热底板的中心处设有一散热凹槽;所述电路板贴合放置在所述散热凹槽内;至少一环形散热金属管,嵌设于所述散热底板中,且缠绕设置于所述散热凹槽的侧面;一散热风扇,设置于所述散热底板的上端;所述散热风扇与各所述第二散热孔处于同一水平位置,所述散热风扇正面朝向所述散热凹槽的上端和各所述第二散热孔;一防尘组件,设置于所述机顶盒本体内部,所述防尘组件包括:向下倾斜的一第一风道,上端贴合连接各所述第一散热孔,下端贴合连接一过滤组件的正面,所述第一风道下端靠近所述过滤组件处开设有一除尘口;一除尘管道,上端贴合连接所述除尘口,下端与一蓄尘箱的入尘口相抵;一支撑件,上端固定连接所述过滤组件,下端固定于所述机顶盒本体的底端,所述支撑件的侧面与所述散热底板的侧面相抵;所述蓄尘箱嵌设于所述支撑件的底部,且所述蓄尘箱的底端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机顶盒本体的底端;一第二风道,一端贴合连接所述过滤组件的背面,另一端贴合连接所述散热风扇的背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尘散热型机顶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散热组件还包括:多个条形散热金属管,嵌设于所述散热底板中,且贴合设置于所述散热凹槽的下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尘散热型机顶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散热金属管和所述条形散热金属管内存储有制冷剂。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尘散热型机顶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机顶盒本体内部还包括一第二散热组件,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业朱光浩龚琦锋方科基邱建明郑矗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华数广电网络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