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求解搭接网络中计算工期与工作持续时间变化关系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工程网络计划技术,具体来说,是一种求解搭接网络中计算工期与工作持续时间变化关系的方法,属于工程施工管理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我国新型城镇化道路的实施和“互联网+”战略的逐步推进,以及装配式建筑、绿色建筑和建筑信息化管理的大力推广及应用,大型复杂工程项目越来越多,结构越来越复杂,规模越来越庞大,建设周期越来越长,使得对工程进度管理的精细化程度要求越来越高。但是,大型工程项目中存在着大量的交叉作业、重复作业和时间间隔等现象,使得搭接网络的计算量越来越大,图示模型越来越复杂,经常出现在计划工期内不能按时完工的现象,这对编制科学的进度计划和进行优化提出了新的挑战。
[0003]关键线路法(Critical Path Method,CPM)网络计划技术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标志着网络计划技术的诞生,并且对它的研究也趋于完善。然而,为了表达实际工作间交叉作业等特殊关系的需要,于20世纪60年代中期在经典CPM网络的基础上产生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求解搭接网络中计算工期与工作持续时间变化关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搭接关系类型分析搭接关系生成的间隔时间与相邻工作持续时间的变化关系,定义工作类型表明工作持续时间与其总时差的变化关系,如:正工作、零工作和负工作以及重叠工作;通过保持搭接网络计划工期不变,阐明总时差与计算工期的变化关系,表明计算工期与工作持续时间的变化关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求解搭接网络中计算工期与工作持续时间变化关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搭接关系类型求解该搭接关系生成的间隔时间和工作开始时间与工作持续时间的变化关系,具体内容如下:(1)搭接网络中的搭接关系以S结尾,则表示该搭接关系生成的间隔时间和后置工作最早开始时间不变,与后置工作持续时间的变化无关;(2)搭接网络中的搭接关系以F结尾,则表示该搭接关系生成的间隔时间和后置工作最早开始时间,与后置工作持续时间反向线性变化;(3)搭接网络中的搭接关系以S开始,则表示该搭接关系生成的间隔时间和前置工作最迟开始时间,与前置工作持续时间反向线性变化;(4)搭接网络中的搭接关系以F开始,则表示该搭接关系生成的间隔时间和前置工作最迟开始时间不变,与前置工作持续时间的变化无关。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搭接关系类型求解该搭接关系生成的间隔时间和工作开始时间与工作持续时间的变化关系,其特征在于:对搭接网络中的任意工作,根据前置搭接关系结尾字母和后置搭接关系开始字母的组合方式定义了三种基本的工作类型,用于表示工作持续时间与总时差的变化关系,具体内容如下:(1)正工作:搭接网络中工作的前置搭接关系和后置搭接关系分别以字母S结尾和F开始,即SF型组合,则工作的持续时间与其总时差反向线性变化,但前置与后置搭接关系生成的间隔时间均保持不变,例如:FTS与FTS组合、FTS与FTF组合、STS与FTS组合、STS与FTF组合;(2)零工作:搭接网络中工作的前置搭接关系的结尾字母与后置搭接关系的开始字母相同,即SS型组合或FF型组合:SS型组合:工作的总时差保持不变,但工作的持续时间与其后置搭接关系生成的间隔时间反向线性变化,例如:FTS与STS组合、FTS与STF组合、STS与STS组合、STS与STF组合;FF型组合:工作的总时差保持不变,但工作的持续时间与其前置搭接关系生成的间隔时间反向线性变化,例如:FTF与FTS组合、FTF与FTF组合、STF与FTS组合、STF与FTF组合;(3)负工作:搭接网络中工作的前置搭接关系和后置搭接关系分别以字母F结尾和S开始,即FS型组合,则工作的持续时间与其总时差同向线性变化,但与前置和后置搭接关系生成的间隔时间均反向线性变化,例如:FTF与STS组合、FTF与STF组合、STF与STS组合、STF与STF组合。4.根据权利要求1和2所述的一种求解搭接网络中计算工期与工作持续时间变化关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搭接网络中任一线路上,工作的前置搭接关系的结尾字母或后置搭接关系的开始字母同时具有F和S,即相邻工作间存在重叠搭接关系,则根据最大间隔时间所对应的搭接关系来定义工作的重叠工作类型,用于表示工作持续时间与总时差的变化关系,具体内容如下:
(1)非正工作:搭接网络中任一线路上,工作的前置最大间隔时间所对应的搭接关系以字母S结尾,且后置最大间隔时间所对应的搭接关系以字母F开始,则在保持上述情况不变的前提下,工作持续时间与其总时差反向线性变化,且当工作持续时间取最小值时总时差得最大值,例如:SF/SS组合、SF/FF组合、SF/SS/FS组合、SF/FF/FS组合、SF/FS组合、SF/FS/SS组合、SF/FS/FF组合;(2)非零工作:搭接网络中任一线路上,工作的前置最大间隔时间所对应搭接关系的结尾字母与后置最大间隔时间所对应搭接关系的开始字母相同,则在保持上述情况不变的前提下,工作的总时差保持不变,且为最大值,例如:SS/SF组合、FF/SF组合、SS/FS组合、FF/FS组合、SS/SF/FS组合、FF/SF/FS组合、SS/FS/SF组合、FF/FS/SF组合;(3)非负工作:搭接网络中任一线路上,工作的前置最大间隔时间所对应的搭接关系以字母F结尾,且后置最大间隔时间所对应的搭接关系以字母S开始,则在保持上述情况不变的前提下,工作持续时间与其总时差同向线性变化,且当工作持续时间取最大值时总时差得最大值,例如:FS/SS组合、FS/FF组合、FS/SS/SF组合、FS/FF/SF组合、FS/SF组合、FS/SF/SS组合、FS/SF/FF组合。5.根据权利要求1、3和4所述的一种求解搭接网络中计算工期与工作持续时间变化关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搭接网络中的交叉工作同时拥有两条及以上线路,且在不同线路上的工作类型不尽相同,则根据工作类型所在线路的长短对工作类型进行排序定义该工作的工作类型。6.根据权利要求1、2、3、4和5所述的一种求解搭接网络中计算工期与工作持续时间变化关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保持搭接网络计划工期不变,阐明总时差与计算工期的变化关系,表明计算工期与工作持续时间的变化关系,具体内容如下:(1)搭接网络中任意正工作的持续时间与其总时差反向线性变化:1)当正工作为关键工作时,若D<D-(L-L
′
),则TF>T
P-T
C
,即正工作变为非关键工作,T
C
等于最小值且不变;若D≥D-(L-L
′
),则TF=T
P-T
C
,即正工作仍为关键工作,那么计算工期与正工作持续时间同向线性变化,且当D=D-(L-L
′
)时T
C
等于最小值;其中D表示工作持续时间,L表示主关键线路长度,L
′
表示次关键线路长度,TF表示工作总时差,T
P
表示计划工期,T
C
表示计算工期;2)当正工作为非关键工作时,若D<D+T...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