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直流负荷倒母线快速接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802746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23 20: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电力二次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便携式直流负荷倒母线快速接入装置;包括装置主体,装置主体内设置电源侧正极线路、电源侧负极线路、负荷侧正极线路和负荷侧负极线路,电源侧正极线路和电源侧负极线路之间并联连接第一支线、第二支线和第三支线,第一支线上设置有第一电压表,第二支线上设置有第一二极管和第一指示灯,第三支线上设置有第二二极管和第一蜂鸣器;负荷侧正极线路和负荷侧负极线路之间并联连接有第四支线、第五支线和第六支线,第四支线上设置有第二电压表,第五支线上设置有第四二极管和第二指示灯,第六支线上设置有第三二极管和第二蜂鸣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辅助工作人员进行直流负荷倒母线操作,提高工作效率。提高工作效率。提高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携式直流负荷倒母线快速接入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电力二次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便携式直流负荷倒母线快速接入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早期建设的110kV变电站大多为单段直流母线,供电可靠性低,需逐步扩建或改造为双直流母线,并把直流负荷重新分配在两段母线上,在负荷从一段母线更改至新母线时,为保证不间断供电,需先用临时电源线将负荷接入新母线,再将原电源线改接至新直流母线,临时电源线接入时要求负荷侧和新电源侧接线正负极性一致,电压差满足要求,传统方法采用人工判断接线极性、手动测量电压的方式,缺点十分明显,主要集中在:1、需转移的负荷较多时,需要反复手动测量电压和极性,工作量大,费时费力;2、人工测量和判断电路极性易判断出错导致直流短路,进而造成直流母线故障失压,引起严重后果,因此,提供一种可辅助工作人员进行直流负荷倒母线操作,提高工作效率的便携式直流负荷倒母线快速接入装置是很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合理,操作使用方便,可辅助工作人员进行直流负荷倒母线操作,提高工作效率的便携式直流负荷倒母线快速接入装置。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便携式直流负荷倒母线快速接入装置,它包括装置主体,所述装置主体内设置有电源侧正极线路和电源侧负极线路,所述电源侧正极线路和所述电源侧负极线路的端部均连接有电源侧接线端子,所述电源侧正极线路和所述电源侧负极线路之间并联连接有第一支线、第二支线和第三支线,所述第一支线上设置有第一电压表,所述第二支线上设置有第一二极管和第一指示灯,所述第三支线上设置有第二二极管和第一蜂鸣器,所述第三支线右侧的所述电源侧正极线路上设置有第一电流表;所述装置主体内设置有负荷侧正极线路和负荷侧负极线路,所述负荷侧正极线路和所述负荷侧负极线路的端部均连接有负荷侧接线端子,所述负荷侧正极线路和所述负荷侧负极线路之间并联连接有第四支线、第五支线和第六支线,所述第四支线上设置有第二电压表,所述第五支线上设置有第四二极管和第二指示灯,所述第六支线上设置有第三二极管和第二蜂鸣器,所述第六支线左侧的所述负荷侧正极线路上设置有第二电流表;所述电源侧正极线路与所述负荷侧正极线路之间、所述电源侧负极线路与所述负荷侧负极线路之间通过空气开关相连接。
[0005]所述电源侧接线端子设置在所述装置主体的顶部,所述负荷侧接线端子设置在所述装置主体的底部,所述电源侧接线端子和所述负荷侧接线端子均为IDC免剥线快速接线端子。
[0006]所述第一二极管的正极通过所述第二支线与所述电源侧正极线路相连接,所述第
一二极管的负极通过所述第二支线与所述电源侧负极线路相连接。
[0007]所述第二二极管的负极通过所述第三支线与所述电源侧正极线路相连接,所述第二二极管的正极通过所述第三支线与所述电源侧负极线路相连接。
[0008]所述第四二极管的正极通过所述第五支线与所述负荷侧正极线路相连接,所述第四二极管的负极通过所述第五支线与所述负荷侧负极线路相连接。
[0009]所述第三二极管的负极通过所述第六支线与所述负荷侧正极线路相连接,所述第三二极管的正极通过所述第六支线与所述负荷侧负极线路相连接。
[0010]所述装置主体上设置有第一显示屏和第二显示屏,所述第一显示屏与所述第一电流表、所述第一电压表相连接,所述第二显示屏与所述第二电流表、所述第二电压表相连接。
[0011]所述装置主体的侧面上设置有电源开关和充电接口,所述装置主体内设置有可充电电池。
[001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的一种便携式直流负荷倒母线快速接入装置,通过空气开关隔离电源侧和负荷侧的电路,电源侧的电源侧正极线路和电源侧负极线路可通过电源侧接线端子连接直流母线,负荷侧的负荷侧正极线路和负荷侧负极线路可通过负荷侧接线端子连接直流负载,每一侧的接线极性正确时相应的第一指示灯或第二指示灯亮,接线错误时指示灯不亮而相应的第一蜂鸣器或第二蜂鸣器响,提醒工作人员接线错误,两侧电路分别安装第一电压表与第一电流表、第二电压表与第二电流表,两侧接线极性均正确且电压满足要求时合上空气开关,临时电源线接通,电流表可实时监测负荷,本装置在直流母线改造、扩建倒负荷工作中可有效避免了人工判断电路极性可能产生的误判断、误接线操作,无需反复测量电压,提高了工作效率,装置使用元器件较少,稳定性好,可靠性高,同时装置体积小,操作简单,便于现场使用;本技术的一种便携式直流负荷倒母线快速接入装置,结构合理,操作使用方便,可辅助工作人员进行直流负荷倒母线操作,提高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一种便携式直流负荷倒母线快速接入装置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技术一种便携式直流负荷倒母线快速接入装置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0015]图3为本技术一种便携式直流负荷倒母线快速接入装置电路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中:1、电源侧接线端子
ꢀꢀ
2、直流母线
ꢀꢀ
3、电源侧正极线路
ꢀꢀ
4、第一电压表
ꢀꢀ
5、第一二极管
ꢀꢀ
6、第三支线
ꢀꢀ
7、第一电流表
ꢀꢀ
8、空气开关
ꢀꢀ
9、第二电流表
ꢀꢀ
10、负荷侧正极线路
ꢀꢀ
11、第六支线
ꢀꢀ
12、第四二极管
ꢀꢀ
13、第五支线
ꢀꢀ
14、第四支线
ꢀꢀ
15、第二电压表
ꢀꢀ
16、直流负载
ꢀꢀ
17、负荷侧接线端子
ꢀꢀ
18、负荷侧负极线路
ꢀꢀ
19、第二指示灯
ꢀꢀ
20、第三二极管
ꢀꢀ
21、第二蜂鸣器
ꢀꢀ
22、第二二极管
ꢀꢀ
23、第一蜂鸣器
ꢀꢀ
24、第二支线
ꢀꢀ
25、第一指示灯
ꢀꢀ
26、第一支线
ꢀꢀ
27、电源侧负极线路
ꢀꢀ
28、装置主体
ꢀꢀ
29、第一显示屏
ꢀꢀ
30、第二显示屏
ꢀꢀ
31、电源开关
ꢀꢀ
32、充电接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
[0018]实施例1
[0019]如图1

3所示,一种便携式直流负荷倒母线快速接入装置,它包括装置主体28,所述装置主体28内设置有电源侧正极线路3和电源侧负极线路27,所述电源侧正极线路3和所述电源侧负极线路27的端部均连接有电源侧接线端子1,所述电源侧正极线路3和所述电源侧负极线路27之间并联连接有第一支线26、第二支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携式直流负荷倒母线快速接入装置,它包括装置主体(28),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主体(28)内设置有电源侧正极线路(3)和电源侧负极线路(27),所述电源侧正极线路(3)和所述电源侧负极线路(27)的端部均连接有电源侧接线端子(1),所述电源侧正极线路(3)和所述电源侧负极线路(27)之间并联连接有第一支线(26)、第二支线(24)和第三支线(6),所述第一支线(26)上设置有第一电压表(4),所述第二支线(24)上设置有第一二极管(5)和第一指示灯(25),所述第三支线(6)上设置有第二二极管(22)和第一蜂鸣器(23),所述第三支线(6)右侧的所述电源侧正极线路(3)上设置有第一电流表(7);所述装置主体(28)内设置有负荷侧正极线路(10)和负荷侧负极线路(18),所述负荷侧正极线路(10)和所述负荷侧负极线路(18)的端部均连接有负荷侧接线端子(17),所述负荷侧正极线路(10)和所述负荷侧负极线路(18)之间并联连接有第四支线(14)、第五支线(13)和第六支线(11),所述第四支线(14)上设置有第二电压表(15),所述第五支线(13)上设置有第四二极管(12)和第二指示灯(19),所述第六支线(11)上设置有第三二极管(20)和第二蜂鸣器(21),所述第六支线(11)左侧的所述负荷侧正极线路(10)上设置有第二电流表(9);所述电源侧正极线路(3)与所述负荷侧正极线路(10)之间、所述电源侧负极线路(27)与所述负荷侧负极线路(18)之间通过空气开关(8)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直流负荷倒母线快速接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侧接线端子(1)设置在所述装置主体(28)的顶部,所述负荷侧接线端子(17)设置在所述装置主体(28)的底部,所述电源侧接线端子(1)和所述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宗克辉王其祥顾妍方涛佘彦杰王敏之钱晔寇鹏刘海东刘凯武岩松孙环宇周科元杰郭灿杰薛晓龙钟代宁王继鹏孙梦婷叶青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洛阳供电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