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伟志专利>正文

一种方便佩戴的耐用型围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800784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23 20: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围兜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方便佩戴的耐用型围兜,包括围兜本体,所述围兜本体一侧的上下两处分别缝合有第一长绑带和第二长绑带,所述围兜本体另一侧的上下两处分别缝合有第一短带和第二短带,所述第一长绑带的表面缝合有第一软面魔术贴,所述第二长绑带的表面缝合有第二软面魔术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魔术贴的方式固定在使用者的脖子上,在佩戴时无需拉紧,不仅避免在佩戴过程中勒住使用者的脖子,同时也方便进行佩戴,而且该围兜更加耐磨,使用寿命更长,提高了该围兜的耐用性,解决了现有的围兜大都通过绳子系在脖子上,佩戴时需要用绳子拉紧打结,容易勒住使用者的脖子并带来不适的问题。子并带来不适的问题。子并带来不适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方便佩戴的耐用型围兜


[0001]本技术涉及围兜
,具体为一种方便佩戴的耐用型围兜。

技术介绍

[0002]围兜是一种应用在病患者、老年人或者婴幼儿等不能自理的人群中使用的辅助用品,主要是在饮食过程中,避免食物残渣或者流质物品洒落或者滴落在衣服或者被褥上。
[0003]现有的围兜大都通过绳子系在脖子上,佩戴时为了系紧绳子,需要用绳子拉紧打结,从而容易勒住使用者的脖子,给使用者带来不适,同时围兜在长期使用的过程中,容易受到磨损,使用寿命较短,耐用性欠佳。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方便佩戴的耐用型围兜,其采用魔术贴的方式固定在使用者的脖子上,在佩戴时无需拉紧,而且更加耐磨。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方便佩戴的耐用型围兜,包括围兜本体,所述围兜本体一侧的上下两处分别缝合有第一长绑带和第二长绑带,所述围兜本体另一侧的上下两处分别缝合有第一短带和第二短带,所述第一长绑带的表面缝合有第一软面魔术贴,所述第二长绑带的表面缝合有第二软面魔术贴,所述第一短带和第二短带的正面分别缝合有第一刺面魔术贴和第二刺面魔术贴,所述围兜本体由基层布料、抗菌层和耐磨层构成,所述耐磨层包括有海岛纤维层、加强层和耐磨面料层,所述耐磨面料层设置在加强层远离海岛纤维层的一侧。
[0006]优选的,所述包括抗菌纤维层、抗菌剂层和竹炭纤维层,所述抗菌剂层设置在抗菌纤维层与竹炭纤维层之间。
[0007]优选的,所述抗菌剂层的材质为纳米银抗菌剂,所述抗菌剂层的厚度为5

15μm。
[0008]优选的,所述围兜本体的背面设置有口袋,且口袋与围兜本体通过缝合的方式相固定。
[0009]优选的,所述围兜本体的表面还设置有印花层,所述印花层位于耐磨层的外侧。
[0010]优选的,所述耐磨面料层为聚酰胺纤维和聚氨基甲酸酯纤维交织而成,所述加强层的材质为聚四氟乙烯纤维。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2]本技术采用魔术贴的方式固定在使用者的脖子上,在佩戴时无需拉紧,不仅避免在佩戴过程中勒住使用者的脖子,同时也方便进行佩戴,而且该围兜更加耐磨,使用寿命更长,提高了该围兜的耐用性,解决了现有的围兜大都通过绳子系在脖子上,佩戴时需要用绳子拉紧打结,容易勒住使用者的脖子并带来不适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立体示意图;
[0014]图2为本技术的结构立体示意图;
[0015]图3为本技术围兜本体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6]图4为本技术耐磨层的结构层叠图;
[0017]图5为本技术抗菌层的结构层叠图。
[0018]图中:1、第一长绑带;2、第二长绑带;3、围兜本体;31、基层布料;32、抗菌层;321、抗菌纤维层;322、抗菌剂层;323、竹炭纤维层;33、耐磨层;331、海岛纤维层;332、加强层;333、耐磨面料层;4、第一短带;5、第二短带;6、第一软面魔术贴;7、第二软面魔术贴;8、第一刺面魔术贴;9、第二刺面魔术贴;10、口袋;11、印花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0]请参阅图1

5所示,一种方便佩戴的耐用型围兜,包括围兜本体3,围兜本体3一侧的上下两处分别缝合有第一长绑带1和第二长绑带2,围兜本体3另一侧的上下两处分别缝合有第一短带4和第二短带5,第一长绑带1的表面缝合有第一软面魔术贴6,第二长绑带2的表面缝合有第二软面魔术贴7,第一短带4和第二短带5的正面分别缝合有第一刺面魔术贴8和第二刺面魔术贴9,围兜本体3由基层布料31、抗菌层32和耐磨层33构成,耐磨层33包括有海岛纤维层331、加强层332和耐磨面料层333,耐磨面料层333设置在加强层332远离海岛纤维层331的一侧,该围兜采用魔术贴的方式固定在使用者的脖子上,在佩戴时无需拉紧,不仅避免在佩戴过程中勒住使用者的脖子,同时也方便进行佩戴,而且该围兜更加耐磨,使用寿命更长,提高了该围兜的耐用性,解决了现有的围兜大都通过绳子系在脖子上,佩戴时需要用绳子拉紧打结,容易勒住使用者的脖子并带来不适的问题。
[0021]请参阅图5所示,包括抗菌纤维层321、抗菌剂层322和竹炭纤维层323,抗菌剂层322设置在抗菌纤维层321与竹炭纤维层323之间,通过抗菌纤维层321、抗菌剂层322和竹炭纤维层323的设置,它们能够起到抗菌抑菌的功效,提高了该围兜的抗菌性,并有效抑制细菌的滋生。
[0022]请参阅图5所示,抗菌剂层322的材质为纳米银抗菌剂,抗菌剂层322的厚度为5

15μm,纳米银抗菌剂具有强效杀菌、修复再生、广谱杀菌、渗透性强、持久性、无耐药性等特点,有效提高了该围兜的抗菌性。
[0023]请参阅图2所示,围兜本体3的背面设置有口袋10,且口袋10与围兜本体3通过缝合的方式相固定,通过口袋10的设置,方便装载一些小型杂物。
[0024]请参阅图3所示,围兜本体3的表面还设置有印花层11,印花层11位于耐磨层33的外侧,通过印花层11的设置,其能够有效提高该围兜表面的美观性。
[0025]请参阅图4所示,耐磨面料层333为聚酰胺纤维和聚氨基甲酸酯纤维交织而成,加强层332的材质为聚四氟乙烯纤维,聚酰胺纤维最突出的优点是耐磨性高于其他所有纤维,同时聚氨基甲酸酯纤维的耐酸碱性、耐汗、耐海水性、耐干洗性、耐磨性均较好,有效提高该围兜的耐磨性,且聚四氟乙烯纤维的强度和延伸率高,其化学稳定性好、耐腐蚀性优于其他
合成纤维,有效提高了该围兜的强度。
[0026]工作原理:在佩戴过程中,首先将该围兜置于使用者的胸前,并位于下巴的下方,然后拿起第一长绑带1使其环绕使用者的脖子,然后使第一软面魔术贴6对准第一刺面魔术贴8并贴合,此时第一长绑带1和第一短带4相互固定,而且在固定过程中无需使劲拉住第一长绑带1,避免勒住使用者的脖子,同时然后拿起第二长绑带2使其环绕使用者的背部,然后使第二软面魔术贴7对准第二刺面魔术贴9并贴合,此时第二长绑带2和第二短带5相互固定,其使该围兜固定在使用者的身上,完成了佩戴,十分方便,而且通过耐磨面料层333和加强层332的设置,有效提高了该围兜的耐磨性和强度,使得该围兜更加耐用。
[0027]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方便佩戴的耐用型围兜,包括围兜本体(3),其特征在于:所述围兜本体(3)一侧的上下两处分别缝合有第一长绑带(1)和第二长绑带(2),所述围兜本体(3)另一侧的上下两处分别缝合有第一短带(4)和第二短带(5),所述第一长绑带(1)的表面缝合有第一软面魔术贴(6),所述第二长绑带(2)的表面缝合有第二软面魔术贴(7),所述第一短带(4)和第二短带(5)的正面分别缝合有第一刺面魔术贴(8)和第二刺面魔术贴(9),所述围兜本体(3)由基层布料(31)、抗菌层(32)和耐磨层(33)构成,所述耐磨层(33)包括有海岛纤维层(331)、加强层(332)和耐磨面料层(333),所述耐磨面料层(333)设置在加强层(332)远离海岛纤维层(331)的一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方便佩戴的耐用型围兜,其特征在于:所述抗菌层(32)包括抗菌纤维层(321)、抗菌剂层(3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伟志赵晓青栗永才
申请(专利权)人:王伟志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