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精神障碍患者冲动行为的保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800497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23 20: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精神障碍患者冲动行为的保护装置,包括胸侧板,所述胸侧板的内部插设有第一伸缩板,且第一伸缩板远离胸侧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侧面固定连接有肩部绑带,所述胸侧板的内部插设有连接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有腰部绑带与液压阻尼器,通过将两组肩部绑带缠绕在患者肩膀处,并使腰部绑带和腿部绑带缠绕在患者的腰部和腿部,从而可以方便将胸侧板和腿侧板固定在患者的两侧,同时通过臂套佩戴在患者的手腕处时,可以将患者的手进行固定,当臂套佩戴在患者的上臂处时,可以方便使患者使用手进行吃饭操作,这时通过液压阻尼器自身的阻尼,可以有效的防止患者发病生产的冲动行为,减少肢体的剧烈挣扎。剧烈挣扎。剧烈挣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精神障碍患者冲动行为的保护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精神治疗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精神障碍患者冲动行为的保护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精神障碍指的是大脑机能活动发生紊乱,导致认知、情感、行为和意志等精神活动不同程度障碍的总称,许多精神障碍患者有妄想、幻觉、错觉、情感障碍、哭笑无常、自言自语、行为怪异、意志减退,绝大多数病人缺乏自知力,不承认自己有病,不主动寻求医生的帮助。
[0003]当精神障碍患者在日常治疗过程中,容易做出冲动行为,从而会具备暴力倾向,现有的抑制方法一般会将精神障碍患者捆绑在病床上,但精神障碍患者被捆绑约束后,饮食、大小便等个人生活无法料理,会增加护理工作负担,并且长时间约束捆绑容易发生血栓,会引起心脑血管疾病。
[0004]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用于精神障碍患者冲动行为的保护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用于精神障碍患者冲动行为的保护装置。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用于精神障碍患者冲动行为的保护装置,包括胸侧板,所述胸侧板的内部插设有第一伸缩板,且第一伸缩板远离胸侧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侧面固定连接有肩部绑带,所述胸侧板的内部插设有连接带,且连接带远离胸侧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臂套,所述胸侧板远离第一伸缩板的一端内部插设有腰部绑带,所述胸侧板靠近腰部绑带的一端铰接有第二伸缩板,且第二伸缩板远离胸侧板的一端插设在腿侧板的内部,所述腿侧板的外侧安装有液压阻尼器,所述腿侧板的上下两侧固定连接有腿部绑带,所述肩部绑带远离固定块的一端设置有卡合机构。
[0008]优选的,所述胸侧板设置为矩形,且胸侧板远离第一伸缩板的一端设置有弧面。
[0009]优选的,所述胸侧板的中心位置处开设有圆孔,所述固定块的内部开设有圆孔,所述胸侧板中心位置处开设的圆孔和固定块内部开设的圆孔内壁尺寸大于连接带的表面尺寸。
[0010]优选的,所述肩部绑带、腰部绑带与腿部绑带皆为多股绳线编织成,且肩部绑带、腰部绑带与腿部绑带的端头皆设置有卡合机构。
[0011]优选的,所述卡合机构包括卡接块,所述卡接块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塑料柱,且塑料柱远离卡接块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卡位块,所述卡接块的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板,所述塑料柱插设在卡合框的内部,且卡合框的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的表面卡合有扣锁。
[0012]优选的,所述卡位块的外侧表面设置为斜面,所述卡合框的外表面开设有矩形通槽,所述卡接块的表面尺寸大小与卡合框表面开设的矩形通槽内壁尺寸相适配。
[0013]优选的,所述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设置为矩形,且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的内部开设有通孔。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15]1、该装置通过设置有腰部绑带与液压阻尼器,通过将两组肩部绑带缠绕在患者肩膀处,并使腰部绑带和腿部绑带缠绕在患者的腰部和腿部,从而可以方便将胸侧板和腿侧板固定在患者的两侧,同时通过臂套佩戴在患者的手腕处时,可以将患者的手进行固定,当臂套佩戴在患者的上臂处时,可以方便使患者使用手进行吃饭操作,这时通过液压阻尼器自身的阻尼,可以有效的防止患者发病生产的冲动行为,减少肢体的剧烈挣扎。
[0016]2、该装置通过设置有卡位块与扣锁,通过将卡接块插设在卡合框的内部,可以将卡接块与卡合框进行连接,这时可以将肩部绑带、腰部绑带以及腿部绑带缠绕在患者的身体上进行固定,并通过扣锁可以将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锁死,从而可以有效的避免患者自己将卡接块和卡合框进行解开。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用于精神障碍患者冲动行为的保护装置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用于精神障碍患者冲动行为的保护装置立体仰视示意图;
[0019]图3为图1中的卡合机构结构立体分离状态示意图;
[0020]图4为图1中的卡合机构结构立体使用状态示意图。
[0021]图中:1、胸侧板;2、第一伸缩板;3、固定块;4、肩部绑带;5、连接带;6、臂套;7、腰部绑带;8、第二伸缩板;9、腿侧板;10、液压阻尼器;11、腿部绑带;12、卡合机构;121、卡接块;122、塑料柱;123、连接块;124、卡位块;125、第一固定板;126、卡合框;127、第二固定板;128、扣锁。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3]参照图1

4,一种用于精神障碍患者冲动行为的保护装置,包括胸侧板1,胸侧板1的内部插设有第一伸缩板2,且第一伸缩板2远离胸侧板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块3,固定块3的侧面固定连接有肩部绑带4,胸侧板1的内部插设有连接带5,且连接带5远离胸侧板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臂套6,胸侧板1远离第一伸缩板2的一端内部插设有腰部绑带7,胸侧板1靠近腰部绑带7的一端铰接有第二伸缩板8,且第二伸缩板8远离胸侧板1的一端插设在腿侧板9的内部,第二伸缩板8和腿侧板9设置有两组,且一组腿侧板9远离第二伸缩板8的一端铰接安装有另一组第二伸缩板8,从而可以方便对患者的大腿和小腿分别固定,同时不影响腿部的弯曲,腿侧板9的外侧安装有液压阻尼器10,腿侧板9的上下两侧固定连接有腿部绑带
11,肩部绑带4远离固定块3的一端设置有卡合机构12。
[0024]进一步的,参照图1和图2可以得知,胸侧板1设置为矩形,且胸侧板1远离第一伸缩板2的一端设置有弧面,通过胸侧板1一端设置的弧面,可以方便使胸侧板1与患者的上半身侧面相抵触。
[0025]进一步的,参照图1和图2可以得知,胸侧板1的中心位置处开设有圆孔,固定块3的内部开设有圆孔,胸侧板1中心位置处开设的圆孔和固定块3内部开设的圆孔内壁尺寸大于连接带5的表面尺寸,通过胸侧板1和固定块3内部开设的圆孔,可以方便调节臂套6的位置。
[0026]进一步的,参照图1和图2可以得知,肩部绑带4、腰部绑带7与腿部绑带11皆为多股绳线编织成,且肩部绑带4、腰部绑带7与腿部绑带11的端头皆设置有卡合机构12,通过肩部绑带4、腰部绑带7和腿部绑带11端头设置的卡合机构12,可以方便使肩部绑带4、腰部绑带7和腿部绑带11缠绕绑在患者的身上。
[0027]进一步的,参照图3和图4可以得知,卡合机构12包括卡接块121,卡接块121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塑料柱122,且塑料柱122远离卡接块12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块123,连接块123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卡位块124,卡接块121的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板125,塑料柱122插设在卡合框126的内部,且卡合框126的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精神障碍患者冲动行为的保护装置,包括胸侧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胸侧板(1)的内部插设有第一伸缩板(2),且第一伸缩板(2)远离胸侧板(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块(3),所述固定块(3)的侧面固定连接有肩部绑带(4),所述胸侧板(1)的内部插设有连接带(5),且连接带(5)远离胸侧板(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臂套(6),所述胸侧板(1)远离第一伸缩板(2)的一端内部插设有腰部绑带(7),所述胸侧板(1)靠近腰部绑带(7)的一端铰接有第二伸缩板(8),且第二伸缩板(8)远离胸侧板(1)的一端插设在腿侧板(9)的内部,所述腿侧板(9)的外侧安装有液压阻尼器(10),所述腿侧板(9)的上下两侧固定连接有腿部绑带(11),所述肩部绑带(4)远离固定块(3)的一端设置有卡合机构(1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精神障碍患者冲动行为的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胸侧板(1)设置为矩形,且胸侧板(1)远离第一伸缩板(2)的一端设置有弧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精神障碍患者冲动行为的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胸侧板(1)的中心位置处开设有圆孔,所述固定块(3)的内部开设有圆孔,所述胸侧板(1)中心位置处开设的圆孔和固定块(3)内部开设的圆孔内壁尺寸大于连接带(5)的表面尺寸。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精神障碍患者冲动行为的保护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刚
申请(专利权)人:嘉兴市康慈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