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镜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799477 阅读:6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23 20:0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光学镜头,该光学镜头沿光轴从物侧到成像面依次包括: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一透镜,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面在近光轴处为凹面且具有至少一个反曲点,所述第一透镜的像侧面在近光轴处为凸面且具有至少一个反曲点;光阑;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二透镜,所述第二透镜的物侧面为凸面,所述第二透镜的像侧面在近光轴处为凹面且具有至少一个反曲点;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三透镜,所述第三透镜的物侧面为凸面,所述第三透镜的像侧面在近光轴处为凸面。该光学镜头具有测量精准、响应快速的优点。响应快速的优点。响应快速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光学镜头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成像镜头
,特别是涉及一种光学镜头。

技术介绍

[0002]目前,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人们的日常生活也得到了巨大的便捷。在AR增强现实画面,以及无人驾驶的高精确高速度的信息传递、军事以及商用无人机激光雷达、红外探测上,都迫切需求更为精确、更为高效率的信息传递设备,以满足人们对设备越来越苛刻的性能外观等方面要求。
[0003]同时,随着科技传递信息技术不断的更新发展,DToF(直接测量飞行时间)技术很好的满足了以上的需求。DToF光学镜头能够将红外光线携带的光信息接收,并传递到特定的芯片上进行光电转化,解译出红外光中传递的信息,实现光电信息转换,然而现有的光学镜头还存在测量不够精准、响应不够快速的问题,不能很好的满足DToF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测量精准、响应快速的光学镜头。
[0005]本专利技术实施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施上述的目的。
[0006]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光学镜头,沿光轴从物侧到成像面依次包括: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一透镜,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面在近光轴处为凹面且具有至少一个反曲点,所述第一透镜的像侧面在近光轴处为凸面且具有至少一个反曲点;光阑;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二透镜,所述第二透镜的物侧面为凸面,所述第二透镜的像侧面在近光轴处为凹面且具有至少一个反曲点;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三透镜,所述第三透镜的物侧面为凸面,所述第三透镜的像侧面在近光轴处为凸面;其中,所述光学镜头满足以下条件式:0.3<(D11

D32)/f<0.5;其中,D11表示所述第一透镜物侧面的光学口径,D32表示所述第三透镜像侧面的光学口径,f表示所述光学镜头的有效焦距。
[0007]相较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光学镜头,通过合理的搭配三个具有特定光焦度和形状的透镜,具有测量精准、响应快速的优点,加上镜头后端的芯片能够实现光电转化效果,可以应用到AR、无人驾驶、激光雷达等领域,极大的便捷了人们生活。
附图说明
[0008]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光学镜头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光学镜头的场曲曲线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光学镜头的F

Theta畸变曲线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光学镜头的轴上点球差色差曲线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光学镜头的横向色差曲线图;
图6为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光学镜头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光学镜头的场曲曲线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光学镜头的F

Theta畸变曲线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光学镜头的轴上点球差色差曲线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光学镜头的横向色差曲线图;图11为本专利技术第三实施例的光学镜头的结构示意图;图12为本专利技术第三实施例的光学镜头的场曲曲线图;图13为本专利技术第三实施例的光学镜头的F

Theta畸变曲线图;图14为本专利技术第三实施例的光学镜头的轴上点球差色差曲线图;图15为本专利技术第三实施例的光学镜头的横向色差曲线图;图16为本专利技术第四实施例的光学镜头的结构示意图;图17为本专利技术第四实施例的光学镜头的场曲曲线图;图18为本专利技术第四实施例的光学镜头的F

Theta畸变曲线图;图19为本专利技术第四实施例的光学镜头的轴上点球差色差曲线图;图20为本专利技术第四实施例的光学镜头的横向色差曲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09]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附图中给出了本专利技术的若干实施例。但是,本专利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专利技术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0010]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专利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在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在说明书全文中,相同的附图标号指代相同的元件。
[0011]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光学镜头,沿光轴从物侧到成像面依次包括:第一透镜、光阑、第二透镜、第三透镜以及滤光片。
[0012]其中,第一透镜具有正光焦度,第一透镜的物侧面在近光轴处为凹面且具有至少一个反曲点,第一透镜的像侧面在近光轴处为凸面且具有至少一个反曲点;第二透镜具有负光焦度,第二透镜的物侧面为凸面,第二透镜的像侧面在近光轴处为凹面且具有至少一个反曲点;第三透镜具有正光焦度,第三透镜的物侧面为凸面,第三透镜的像侧面在近光轴处为凸面。
[0013]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光学镜头满足以下条件式:0.3<(D11

D32)/f<0.5;(1)其中,D11表示所述第一透镜物侧面的光学口径,D32表示所述第三透镜像侧面的光学口径,f表示所述光学镜头的有效焦距。
[0014]满足条件式(1)时,搭载对应的芯片,能够接收更多的光线,从而获得更为准确的信息,实现更加精准的信息传递。其中,当(D11

D32) <0.5时,光线从进入第一透镜到经过第三透镜再传递到芯片的过程中,很好的修饰了光线的集中性,降低了光线中信息的损耗;
当0.3< (D11

D32)/f时,光学镜头能够很好的保证了接收的光线达到芯片上所需要的像高,充分利用了芯片的大小,从而提高信息传递效率。
[0015]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光学镜头满足以下条件式:

23<(f

f2)/D <6;(2)其中,f表示所述光学镜头的有效焦距,f2表示所述第二透镜的有效焦距,D表示所述光学镜头的光阑口径。
[0016]对于条件式(2),当

23<(f

f2)/D时,能够很好的保证了镜头的大光圈特点,使镜头能够接收更多的光线;当(f

f2)/D <6时,能够合理的控制光线的数量,很好的修饰像差,提高了信息传递的精度。
[0017]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光学镜头满足以下条件式:2.5<(D21+D22)/ f <3.5;(3)其中,D21表示所述第二透镜物侧面的光学口径,D22表示所述第二透镜像侧面的光学口径,f表示所述光学镜头的有效焦距。
[0018]满足条件式(3)时,能够合理的分摊由第一透镜传递到第二透镜上的像差,同时又能够保证在较小的像差的情况下传递到第三透镜。其中,当2.5<(D21+D22)/ f时,能够保证更多的光线由第一透镜传递到第二透镜,满足信息传递的高量性;当(D21+D22)/ f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沿光轴从物侧到成像面依次包括: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一透镜,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面在近光轴处为凹面且具有至少一个反曲点,所述第一透镜的像侧面在近光轴处为凸面且具有至少一个反曲点;光阑;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二透镜,所述第二透镜的物侧面为凸面,所述第二透镜的像侧面在近光轴处为凹面且具有至少一个反曲点;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三透镜,所述第三透镜的物侧面为凸面,所述第三透镜的像侧面在近光轴处为凸面;其中,所述光学镜头满足以下条件式:0.3<(D11

D32)/f<0.5;其中,D11表示所述第一透镜物侧面的光学口径,D32表示所述第三透镜像侧面的光学口径,f表示所述光学镜头的有效焦距。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镜头满足以下条件式:

23<(f

f2)/D <6;其中,f表示所述光学镜头的有效焦距,f2表示所述第二透镜的有效焦距,D表示所述光学镜头的光阑口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镜头满足以下条件式:2.5<(D21+D22)/ f <3.5;其中,D21表示所述第二透镜物侧面的光学口径,D22表示所述第二透镜像侧面的光学口径,f表示所述光学镜头的有效焦距。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镜头满足以下条件式:

2< f2/(D12+D31)<9;其中,f2表示所述第二透镜的有效焦距,D12表示所述第一透镜像侧面的光学口径,D31表示所述第三透镜物侧面的光学口径。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镜头满足以下条件式:

5 mm2< TTL/(1/f1

1/f3)<

3 mm2;其中,TTL表示所述光学镜头的光学总长,f1表示所述第一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熊儒韬郑航鹏章彬炜曾昊杰张启灿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联益光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