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单识别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及程序产品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798833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23 20:02
本公开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订单识别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及程序产品,所述订单识别方法包括:获取预设历史时间段内的历史正常履约订单数据;根据所述历史正常履约订单数据确定订单识别模型;获取待识别订单数据,将所述待识别订单数据与对应的模型输出结果值比较得到订单识别结果。该技术方案能够直接有效地确定异常履约配送订单的异常履约原因,从而有利于物流配送效率和质量以及互联网平台服务质量的提升。务质量的提升。务质量的提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订单识别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及程序产品


[0001]本公开涉及订单识别
,具体涉及一种订单识别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及程序产品。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服务提供商通过互联网平台来提供服务,而很多互联网服务都需要物流配送员进行配送,因此物流配送效率和质量对于互联网平台服务质量的提升至关重要。当前由于各种原因经常会出现异常履约配送订单,但现有技术很难直接有效地确定异常履约配送订单的异常履约原因,这就为物流配送效率和质量以及互联网平台服务质量的提升带来了阻碍。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订单识别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及程序产品。
[0004]第一方面,本公开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订单识别方法。
[0005]具体的,所述订单识别方法,包括:获取预设历史时间段内的历史正常履约订单数据;根据所述历史正常履约订单数据确定订单识别模型;获取待识别订单数据,将所述待识别订单数据与对应的模型输出结果值比较得到订单识别结果。
[0006]结合第一方面,本公开在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订单数据包括以下数据中的一种或多种:从订单起点至订单终点的可行进距离、配送资源平均行进速度、从订单起点至订单终点的直达时长、从订单起点至订单终点的行进时长、配送资源停留时长、行直比、停直比,其中,所述行直比为从订单起点至订单终点的行进时长与从订单起点至订单终点的直达时长之间的比值,所述停直比为配送资源停留时长与从订单起点至订单终点的直达时长之间的比值。
[0007]结合第一方面和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实现方式,本公开实施例在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实现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历史正常履约订单数据确定订单识别模型,包括:根据所述历史正常履约订单数据计算所述正常履约订单的行停时长分布;根据所述正常履约订单的行停时长分布确定所述正常履约订单的行停时长分布区域,并基于所述正常履约订单的行停时长分布区域的上方边界点生成订单识别模型。
[0008]结合第一方面、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实现方式和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实现方式,本公开实施例在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实现方式中,当所述正常履约订单的行停时长分布为行驶时长分布时,所述行驶时长分布的横坐标为从订单起点至订单终点的可行进距离,纵坐标为所述正常履约订单的行直比。
[0009]结合第一方面、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实现方式、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实现方式和第一
方面的第三种实现方式,本公开实施例在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实现方式中,当所述正常履约订单的行停时长分布为行驶时长分布时,所述将所述待识别订单数据与对应的模型输出结果值比较得到订单识别结果,包括:获取所述待识别订单的从订单起点至订单终点的可行进距离和所述待识别订单的行直比;将所述从订单起点至订单终点的可行进距离输入至所述订单识别模型中,得到对应的模型输出结果值;若所述待识别订单的行直比大于对应的模型输出结果值,确定所述待识别订单为行驶异常订单。
[0010]结合第一方面、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实现方式、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实现方式、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实现方式和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实现方式,本公开实施例在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实现方式中,当所述正常履约订单的行停时长分布为停留时长分布时,所述停留时长分布的横坐标为从订单起点至订单终点的可行进距离,纵坐标为所述正常履约订单的停直比。
[0011]结合第一方面、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实现方式、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实现方式、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实现方式、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实现方式和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实现方式,本公开实施例在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实现方式中,当所述正常履约订单的行停时长分布为停留时长分布时,所述将所述待识别订单数据与对应的模型输出结果值比较得到订单识别结果,包括:获取所述待识别订单的从订单起点至订单终点的可行进距离和所述待识别订单的停直比;将所述从订单起点至订单终点的可行进距离输入至所述订单识别模型中,得到对应的模型输出结果值;若所述待识别订单的停直比大于对应的模型输出结果值,确定所述待识别订单为停留异常订单。
[0012]结合第一方面、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实现方式、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实现方式、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实现方式、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实现方式、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实现方式和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实现方式,本公开实施例在第一方面的第七种实现方式中,还包括:根据所述订单识别结果执行预设操作。
[0013]第二方面,本公开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订单识别装置。
[0014]具体的,所述订单识别装置,包括:获取模块,被配置为获取预设历史时间段内的历史正常履约订单数据;确定模块,被配置为根据所述历史正常履约订单数据确定订单识别模型;识别模块,被配置为获取待识别订单数据,将所述待识别订单数据与对应的模型输出结果值比较得到订单识别结果。
[0015]结合第二方面,本公开在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订单数据包括以下数据中的一种或多种:从订单起点至订单终点的可行进距离、配送资源平均行进速度、从订单起点至订单终点的直达时长、从订单起点至订单终点的行进时长、配送资源停留时长、行直比、停直比,其中,所述行直比为从订单起点至订单终点的行进时长与从订单起点至订单终点的直
达时长之间的比值,所述停直比为配送资源停留时长与从订单起点至订单终点的直达时长之间的比值。
[0016]结合第二方面和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实现方式,本公开实施例在第二方面的第二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确定模块被配置为:根据所述历史正常履约订单数据计算所述正常履约订单的行停时长分布;根据所述正常履约订单的行停时长分布确定所述正常履约订单的行停时长分布区域,并基于所述正常履约订单的行停时长分布区域的上方边界点生成订单识别模型。
[0017]结合第二方面、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实现方式和第二方面的第二种实现方式,本公开实施例在第二方面的第三种实现方式中,当所述正常履约订单的行停时长分布为行驶时长分布时,所述行驶时长分布的横坐标为从订单起点至订单终点的可行进距离,纵坐标为所述正常履约订单的行直比。
[0018]结合第二方面、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实现方式、第二方面的第二种实现方式和第二方面的第三种实现方式,本公开实施例在第二方面的第四种实现方式中,当所述正常履约订单的行停时长分布为行驶时长分布时,所述识别模块中将所述待识别订单数据与对应的模型输出结果值比较得到订单识别结果的部分,被配置为:获取所述待识别订单的从订单起点至订单终点的可行进距离和所述待识别订单的行直比;将所述从订单起点至订单终点的可行进距离输入至所述订单识别模型中,得到对应的模型输出结果值;若所述待识别订单的行直比大于对应的模型输出结果值,确定所述待识别订单为行驶异常订单。
[0019]结合第二方面、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实现方式、第二方面的第二种实现方式、第二方面的第三种实现方式和第二方面的第四种实现方式,本公开实施例在第二方面的第五种实现方式中,当所述正常履约订单的行停时长分布为停留时长分布时,所述停留时长分布的横坐标为从订单起点至订单终点的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订单识别方法,包括:获取预设历史时间段内的历史正常履约订单数据;根据所述历史正常履约订单数据确定订单识别模型;获取待识别订单数据,将所述待识别订单数据与对应的模型输出结果值比较得到订单识别结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订单数据包括以下数据中的一种或多种:从订单起点至订单终点的可行进距离、配送资源平均行进速度、从订单起点至订单终点的直达时长、从订单起点至订单终点的行进时长、配送资源停留时长、行直比、停直比,其中,所述行直比为从订单起点至订单终点的行进时长与从订单起点至订单终点的直达时长之间的比值,所述停直比为配送资源停留时长与从订单起点至订单终点的直达时长之间的比值。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所述根据所述历史正常履约订单数据确定订单识别模型,包括:根据所述历史正常履约订单数据计算所述正常履约订单的行停时长分布;根据所述正常履约订单的行停时长分布确定所述正常履约订单的行停时长分布区域,并基于所述正常履约订单的行停时长分布区域的上方边界点生成订单识别模型。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当所述正常履约订单的行停时长分布为行驶时长分布时,所述行驶时长分布的横坐标为从订单起点至订单终点的可行进距离,纵坐标为所述正常履约订单的行直比。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当所述正常履约订单的行停时长分布为行驶时长分布时,所述将所述待识别订单数据与对应的模型输出结果值比较得到订单识别结果,包括:获取所述待识别订单的从订单起点至订单终点的可行进距离和所述待识别订单的行直比;将所述从订单起点至订单终点的可行进距离输入至所述订单识别模型中,得到对应的模型输出结果值;若所述待识别订单的行直比大于对应的模型输出结果值,确定所述待识别订单为行驶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振姜泰旭朱兴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口碑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