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中医用新型拔罐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拔罐器
,具体为一种中医用新型拔罐器。
技术介绍
[0002]拔罐是以罐为工具,利用燃火、抽气等方法产生负压,使之吸附于体表,造成局部瘀血,以达到通经活络、行气活血、消肿止痛、祛风散寒等作用的疗法。拔罐疗法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成书于西汉时期的帛书《五十二病方》中就有关于“角法”的记载,角法就类似于后世的火罐疗法。而国外古希腊、古罗马时代也曾经盛行拔罐疗法。
[0003]拔罐器吸收了传统罐具的优点,利用高科技手段,克服了传统拔罐的缺点,使中医古老的拔罐法又焕发了青春。拔罐器的主要特点是罐体透明,罐内负压可根据病人的体质情况和病情随意调整,易于观察罐内皮肤变化,便于掌握拔罐时间,较之传统意义上的火罐,疗效一致,但使用更安全,无烫伤之优,操作简便,不易破碎,所以既适用于医院,又更广泛的适用于家庭。
[0004]现有技术存在以下缺陷或问题:
[0005]1、现有的中医用拔罐器,多采用人工进行拔罐,工作强度及专业要求过高;
[0006]2、现有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医用新型拔罐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置放平台(1),所述置放平台(1)底部四端均设置有支柱(2),各组所述支柱(2)之间设置有连接架(3),所述置放平台(1)顶部端面前后侧均设置有挡板(4),所述置放平台(1)后侧设置有控制箱(5),所述控制箱(5)顶部前端面设置有延伸板(502),所述控制箱(5)一侧设置有温控屏(501),所述控制箱(5)顶部端面设置有调节箱(6),所述调节箱(6)底部设置有调节杆(7),所述调节杆(7)下方设置有承载板(8),所述承载板(8)与调节杆(7)连接处设置有固定部(9),所述承载板(8)底部设置有拔罐端(10),所述置放平台(1)前端面一侧设置有控制面板(1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医用新型拔罐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板(502)通过焊接与控制箱(5)相连接且连接处固定连接有稳固架,所述延伸板(502)向置放平台(1)上方延伸。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医用新型拔罐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箱(6)包括安装座(601)以及微型气缸(602),所述调节箱(6)底部端面固定连接有安装座(601),所述调节箱(6)通过安装座(601)固定安装于延伸板(502)顶部端面,所述调节箱(6)内部固定安装有微型气缸(602),所述调节杆(7)贯穿于延伸板(502)与微型气缸(602)相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医用新型拔罐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置放平台(1)顶部端面对应挡板(4)位置开设有卡槽(101),所述挡板(4)底部固定连接有卡接部(401),所述卡接部(401)尺寸与卡槽(101)尺寸一致。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医用新型拔罐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板(8)顶部端面两侧与延伸板(502)之间固定安装有牵引弹簧(12)。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医用新型拔罐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拔罐端(10)包括固定槽(1001)、真空处理端(1002)、释压端(1003)、电热件(1004)、伞口罩(1005)以及接触端(1006),所述拔罐端(10)顶部开设有固定槽(1001),所述拔罐端(10)侧壁一端固定安装有真空处理端(1002),所述拔罐端(10)侧壁另一侧固定安装有释压端(1003),所述拔罐端(10)内侧壁固定安装有电热件(1004),所述拔罐端(10)底部固定连接有伞口罩(1005),所述伞口罩(1005)底部固定连接有接触端(1006)。7.根据权利要求1或6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中医用新型拔罐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处理端(1002)包括筒体(10021)、推板(10022)、连接杆(10023)、活塞(10024)、第一控制阀(10025)、回位弹簧(10026)、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宏飞,邓艳华,陈璐佳,舒腾莉,徐丹妮,王伟珍,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市中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