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动汽车无线充电耦合线圈对准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无线充电耦合线圈对准装置,具体为一种电动汽车无线充电耦合线圈对准装置,属于电动汽车
技术介绍
[0002]在电动汽车的技术创新领域中,现目前主流的充电方式是通过插头接触式充电方法,但此种充电方式需要充电桩来实现,同时不同型号的汽车难以使用同一类型插口或充电桩、无法标准化和普适性不太好,难以适应电动汽车市场化发展,充电技术仍存在许多不足和缺陷,在充电过程中,如果初级线圈和次级线圈之间没有对准,距离相差太远或者相互之间的位置方向不正确(如不平行),两线圈之间的耦合系数就会受到很大影响,传输效率以及充电安全性都会受到很大的影响,因此如何提高发射线圈与接收线圈之间的对准精度和位置的契合是无线充电中需要重点解决的一个问题。
[0003]在目前的无限电能传输对准装置置中,部分结构采用了X轴、Y轴的移动丝杆结构,通过红外线,蓝牙装置等控制模块达到线圈之间的精准对位,专利“一种电动汽车用高效率无线充电装置及方法”(CN109159681A)和“电动汽车无线充电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动汽车无线充电耦合线圈对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接收线圈移动机械结构,所述接收线圈移动机械结构包括球形万向轮支座(1),所述球形万向轮支座(1)的底部安装有球形万向轮(4),所述球形万向轮(4)的正面设置有限位器(2),所述限位器(2)一端的底部安装有限位器支架(3);对接组件,所述对接组件设置在球形万向轮(4)的背面,所述对接组件包括可伸缩连杆(5),所述可伸缩连杆(5)的一端与球形万向轮(4)的背面相连接,所述可伸缩连杆(5)的另一端铰接有金属板支架(6),所述金属板支架(6)的底部安装有接收线圈金属板(7),所述接收线圈金属板(7)的底部安装有接收线圈电磁铁(8),所述接收线圈电磁铁(8)的底部安装有接收线圈(9);剪叉式液压升降结构,所述剪叉式液压升降结构包括发射线圈(10),所述发射线圈(10)的底部安装有发射线圈电磁铁(11),所述发射线圈电磁铁(11)的底部安装有发射线圈金属板(12),所述发射线圈金属板(12)的底部安装有上支撑板(13),所述上支撑板(13)正面和背面的两端均铰接有金属支撑杆(14),所述金属支撑杆(14)的底部铰接有下支撑板(17);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设置在下支撑板(17)的正面,所述驱动组件包括柱塞(16),所述柱塞(16)与金属支撑杆(14)相连接,所述柱塞(16)的一端安装有液压缸(18),所述下支撑板(17)的顶部安装有液压泵(19);缓冲块(20),所述缓冲块(20)固定安装在上支撑板(13)的底部,所述缓冲块(20)位于液压泵(19)的上方;固定板(21),所述固定板(21)设置在球形万向轮支座(1)的顶部,所述固定板(21)两端的内部均设置有固定组件(210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汽车无线充电耦合线圈对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21)的底部开设有卡槽,所述球形万向轮支座(1)与固定板(21)的卡槽尺寸对应相同,所述接收线圈(9)的底部安装有定位块(90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汽车无线充电耦合线圈对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射线圈(10)顶部的两端均安装有固定块(1001),所述发射线圈(10)两端的两侧均安装有固定杆(1002),两侧所述固定杆(1002)相互靠近的一侧铰接有夹持块(1003),所述夹持块(1003)一端的顶部安装有第一弹簧(1004)。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阮智娟,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市武汉大学创新技术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