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滴灌带生产过程中的牵引组件及打孔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793697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23 19:5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滴灌带牵引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组设置在同一平面的输送轮,成型后的滴灌带绕过或逐一绕过输送轮设置,滴灌带在输送轮上通过张紧力产生的摩擦力实现对滴灌带的驱动牵引。该牵引组件通过对滴灌带形成张紧力并与输送轮配合形成的摩擦力,其有效的提升了制作滴灌带的良品率,并且大幅提升了其使用寿命,解决了在使用过程中开裂的问题。同时还公开了一种应用有上述牵引组件的打孔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由伺服电机驱动转动的圆形的打孔轮,在打孔轮上以环形阵列的方式均匀的设置有至少两组戳孔针刀;打孔机的设置,提升了驱动电机的使用寿命,并且避免了对滴灌带打孔针刀对滴灌带形成的挑孔问题。带打孔针刀对滴灌带形成的挑孔问题。带打孔针刀对滴灌带形成的挑孔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滴灌带生产过程中的牵引组件及打孔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滴灌带的加工设备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滴灌带生产过程中的牵引组件及打孔机。

技术介绍

[0002]滴灌带是利用软质的塑料加工成为薄管、并在薄管上加工渗透孔而成,通过渗透孔将薄管内的水量输送到作物根部进行局部灌溉,这一过程是均匀缓慢的,其能够实现精准灌溉,水量利用率相较于传统的方式。
[0003]在进行滴灌带加工时,目前现有的內镶滴灌带牵引机都是采用传统的履带式牵引机,即采用上下两组由带轮驱动的履带对滴灌带进行挤压而形成的摩擦力来带动滴灌带进行传送;对于履带式牵引机有以下特点(也即工作原理):履带式牵引机的有效牵引面长度一般是1000mm左右,由上下两条牵引皮带组成。牵引力是通过上下两条履带受到气缸的作用使得滴灌带被挤压产生加紧力,夹紧后履带对滴灌带之间形成摩擦力,进而履带的转动带动滴灌带进行传送;这个过程中,是上下两组履带向同一个方向做运动从而产生牵引力将产品拖拉出来。
[0004]基于上述工作原理,现有的牵引机由于上下两条履带的机械部分加工,组装环节由于装配的误差、加上运行零件的磨损增大,使得误差进一步扩大,导致上下两组履带极易产生不同心现象,一但有不同心就会导致产品在牵引拖拉的过程中有纵向的向左或向右旋转,直接导致打孔机将产品打出相应的区域使得产品形成内伤甚至报废,也即设备随着使用时长增加所产出的产品的质量越差。
[0005]通过目前这样的传送方式生产滴灌带,滴灌带本身的使用寿命极短,需要一年一换甚至是一茬一换,否则滴灌带开裂问题严重,一旦滴灌带局部开裂形成一个口子,则会严重影响精准灌溉的效果,滴灌带上开裂处灌溉量富涝,而越往后所受到的灌溉量越少,灌溉严重不均匀;而在产品做出后,对其进行压力检测,爆管率极高,良品率严重不达标;对此,目前的解决方案就是增加滴灌带本身的厚度,这样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延长滴灌带的使用寿命,但是成本会大幅增加,而且使用时堵塞的概率也随之增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滴灌带生产过程中的牵引组件及打孔机,该牵引组件通过对滴灌带形成张紧力并与输送轮配合形成的摩擦力,其有效的提升了制作滴灌带的良品率,并且大幅提升了其使用寿命,解决了在使用过程中开裂的问题;同时,本申请设置的打孔机,提升了驱动电机的使用寿命,并且避免了对滴灌带打孔针刀对滴灌带形成的挑孔问题。
[0007]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的是一种滴灌带牵引组件,包括至少一组设置在同一平面的输送轮,成型后的滴灌带绕过或逐一绕过输送轮设置,滴灌带在输送轮上通过张紧力产生的摩擦力实现对滴灌带的驱动牵引。
[0008]结合第一方面,输送轮的数量直接决定了对滴灌带牵引的性能,单组输送轮对滴灌带进行驱动时,由于接触面有限,需要的张紧力较大,对于滴灌带的纵向拉伸程度较大,最终会影响滴灌带的质量,因此,输送轮设置有三组,三组输送轮呈倒三角状分布,滴灌带逐一绕过输送轮,形成对滴灌带的正面

反面

正面交替摩擦的结构形式。
[0009]结合第一方面,在对输送轮的结构进行设置时,在输送轮的表面设置有橡胶或硅胶层。以此增大经过张紧后的滴灌带与输送轮之间的摩擦力。
[0010]结合第一方面,在对输送轮的结构设置时,在最后一个输送轮上设置有压辊,压辊上设置有一层橡胶层或硅胶层。
[0011]在上述压辊的结构基础上,压辊的宽度小于滴灌带的宽度,使得压辊在挤压滴管带时,压辊压制在滴灌带的中心区域。
[0012]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应用上述牵引组件的打孔机,包括由伺服电机驱动转动的圆形的打孔轮,在打孔轮上以环形阵列的方式均匀的设置有至少两组戳孔针刀。
[0013]结合第一方面,在具体设置上述戳孔针刀时,戳孔针刀设置有2

6组,戳孔针刀均布在打孔轮上。
[0014]结合第一方面,在对上述打孔轮的布局上进行设置,打孔轮水平的设置有至少一组,在打孔轮正下方设置有垫轮,当戳孔针刀转竖直向下的状态时,戳孔针刀将滴灌带形成扎孔;在相邻打孔轮之间设置有压轮,压轮对滴灌带形成压制,压轮与垫轮的使得滴灌带形成波浪状结构。
[0015]上述垫轮的轮面与打孔轮的轮面之间的距离小于或等于戳孔针刀的长度。
[0016]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以下几点:1.通过本申请的牵引组件大幅的提升了滴灌带的使用寿命,将一茬或一年一换提升至3

4年一换甚至更久,仅仅是通过改变牵引组件就能够实现了的;同时也解决了测试爆管的问题。具体如下:在目前的技术中,滴灌带经过原料准备(包括热熔、过滤等环节)、挤出成型、打孔、输送、卷收到最终产品出来,在使用时发现使用寿命极短,经常由于开裂而严重影响滴灌效果,在对滴灌带进行加压测试时,爆管问题也时有发生;而目前的解决方式只能是通过加厚滴灌带的壁厚来提升其质量,但是滴灌带壁厚增加后,成本大幅增加,但所提升的质量使用寿命与成本不成正比,而且爆管问题依然存在,得不到有效的解决;最终经不断研究发现,将传统的履带式输送设备进行更换后(更换本申请的结构形式),在滴灌带管壁保持不变的情况下,能够将原有的滴灌带使用寿命提升至3

4年;并且抽取50组不同批次的滴灌带进行加压测试时,爆管问题再无发生。经过分析后,发现目前是传送设备影响了滴灌带的使用寿命,原因是:目前的传送设备采用的是上下两条履带均是长条状的,使用上下两条履带对滴灌带进行挤压后产生摩擦力进行输送,由于滴灌带是管状的结构,对其进行挤压过程中,挤压力会对滴灌带的上下层拐角处挤压而产生不明显折痕(或称为压痕),虽压痕不明显但但高强挤压造成的压痕会对滴灌带产生整体产生不可修复的破坏,这一问题尤其在冬季越发严重,压痕经放大后发现,在压痕位置处会形成若干开裂的细纹,事实上,通过目前的传送设备所生产出来的滴灌带本身就具有内伤,这是导致使用寿命低的最主要因素;对此本申请传送设备采用“张紧力”使滴灌带与输送轮产生摩擦力(而张紧力的提供方式就是通过三组传送设备实现的),整个传送过程均没有对滴灌带产生挤压,不会对滴灌带形成内伤,这
是解决滴灌带寿命短的一方面;另一方面,本申请为中对通过张紧力对滴灌带产生的摩擦力,其摩擦面在三组输送轮分别交替进行,即滴灌带与第一个输送轮的接触面为下表面接触、与第二个输送轮的接触面为上表面接触、与第三个输送轮的接触面为下表面接触;这样依次交替进行,其整个传送过程对滴灌带的破坏是最小的(不是紧着一个面始终摩擦);再一方面,传统的履带式传送设备若需要增大对滴灌带的摩擦力(解决滴灌带与履带之间的打滑问题),有两种方式,第一种是增加履带的长度来提升滴灌带与履带的接触面,另一种是增加上下履带的压力来提升对滴灌带形成的正压力;而对于第一种方式来说,加长履带意味着机械设备就得加长,成本的增加是一小方面,主要是加长的履带会把装配误差进行放大,最终也会影响到滴管带的质量;而且,经研究发现,光履对滴灌带的挤压所造成的损伤是有限的,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由于履带式输送设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滴灌带牵引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组设置在同一平面的输送轮(2),成型后的滴灌带(1)绕过或逐一绕过输送轮(2)设置,滴灌带(1)在输送轮(2)上通过张紧力产生的摩擦力实现对滴灌带(1)的驱动牵引。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滴灌带牵引组件,其特征在于:输送轮(2)设置有三组,三组输送轮(2)呈倒三角状分布,滴灌带(1)逐一绕过输送轮(2),形成对滴灌带(1)的正面

反面

正面交替摩擦的结构形式。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滴灌带牵引组件,其特征在于:在输送轮(2)的表面设置有橡胶或硅胶层。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滴灌带牵引组件,其特征在于:在最后一个输送轮(2)上设置有压辊(3),压辊(3)上设置有一层橡胶层或硅胶层。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滴灌带牵引组件,其特征在于:压辊(3)的宽度小于滴灌带(1)的宽度,使得压辊(3)在挤压滴管带时,压辊(3)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贺瑞峰高宏荣
申请(专利权)人:内蒙古大尚机械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