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的多腔室调节池及自动控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2793020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23 19:5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生活污水处理技术领域的一种用于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的多腔室调节池及自动控制系统,包括具有污水腔的池体部;设置于污水腔中、并将污水腔分隔为可连通或隔绝的主腔室和副腔室的分隔部;用于将污水导入主腔室的进污水管;用于将主腔室内污水外排的主排污水管;用于将副腔室内污水外排的副排污水管;用于检测主腔室内污水的液位信息的液位传感器;用于控制主腔室与副腔连通或隔绝、以及控制污水外排的控制器。本发明专利技术在调节池的污水腔中设置分隔部,可将调节池内部分隔为多个腔室,不仅使得污水容纳腔的有效使用率得以提高,还实现了污水容纳腔容积的调节,有效地防止了调节池内部污水外溢现象,增大了抗水量冲击能力。击能力。击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的多腔室调节池及自动控制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生活污水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的多腔室调节池及自动控制系统。

技术介绍

[0002]我国农村每年可产生约120亿吨的生活污水,但全国仅有1/3的农村对生活污水进行处置。农村生活污水中污染物含量高,化学需氧量(COD)值可达250~400mg/L,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值可达120~200mg/L,氨氮(NH3

N)浓度可达40~60mg/L,总磷(TP)浓度可达2.5~5mg/L。农村生活污水的排放具有排放范围广和排放随意的特征,不少农村居民将未经处理的生活污水直接排入田地或河流、湖泊,但生活污水经过雨水冲刷直接或间接地进入到水环境后,对水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因此开展农村污水的治理工作迫在眉睫。
[0003]目前农村生活污水的处理普遍采用城镇污水处理技术,可分为生物处理技术、生态处理技术、以及生物

生态耦合的处理技术。但由于农村生活污水的水量变化大(农村生活污水的产生主要集中在早、中、晚的做饭时间以及晚间的洗漱时段,其他时间段的用水量和排水量几乎为0;农村还普遍存在夏季用水量大,冬季用水量小的特点),农村生活污水在经上述处理技术处理之前,需要进入调节池进行预处理。调节池是指用于调节进、出水流量的构筑物,其设置的目的是保障后续处理的设备及构筑物稳定运行,不受进水流量波动的影响。但现有调节池在农村污水处理中普遍存在如下问题:
[0004]1、有效使用率低;现有调节池容积的设计都是基于住建部发布的《分地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指南》中的农村生活用水量,但实际却是农村大部分时间的生活污水产生量远小于设计值,有时调节池的水量过小甚至无法向后续处理构筑物供水,导致调节池的有效使用率较低。
[0005]2、抗水量冲击能力差;《分地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指南》中规定的农村生活用水量仅考虑了大部分时间下农村生活污水量的排放量,但在少部分时段,如逢年过节或大(暴)雨来临之际,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大量返乡或降水量大等导致农村污水排放量剧增的情况,会导致调节池内水量暴增,超出设计水量值后会出现向污水外溢现象,导致部分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到周边环境中,对周边水环境、土壤环境造成污染。
[0006]3、生活污水在调节池内储存时间过长;调节池的有效使用率低会延长污水在调节池中停留时长,而污水中的微生物在调节池内对有机物进行生物降解,会降低后续进入生物处理单元的进水COD和BOD5值,导致生物处理对有机物、氮、磷的脱除能力差,出水难以达到当地排放标准;
[0007]4、智能化水平低;现有用于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的调节池,在运行出现问题时无人知晓,严重影响后续处理构筑物的运行,导致污水处理厂(站)运行稳定性差,且农村污水处理厂(站)距离城市较远,周围配套设施较不完善,缺少运维人员,导致多数污水处理厂(站)实际运行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0008]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的多腔室调节池,以解决现有调节池有效使用率低和抗水量冲击能力差的技术问题。
[0009]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的多腔室调节池,包括:
[0010]池体部,所述池体部设有用于容纳污水的污水腔;
[0011]分隔部,所述分隔部设置于所述污水腔中,所述分隔部具有分隔状态和连通状态,所述分隔状态用于将所述污水腔分隔为主腔室和副腔室,所述连通状态用于使所述主腔室内的污水流入所述副腔室;
[0012]进污水管,所述进污水管的出水端与所述主腔室连通,用于将污水导入所述主腔室;
[0013]主排污水管,所述主排污水管的进水端与所述主腔室连通,所述主排污水管上设有主排污水泵,用于将所述主腔室内的污水排出;
[0014]副排污水管,所述副排污水管的进水端与所述副腔室连通,所述副排污水管上设有副排污水泵,用于将所述副腔室内的污水排出;
[0015]液位传感器,所述液位传感器设置于所述主腔室中,用于检测所述主腔室内污水的液位信息;
[0016]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液位传感器电连接,用于接收所述液位信息,并根据所述液位信息控制所述分隔部在连通状态和分隔状态间转换;所述控制器与所述主排污水泵和副排污水泵电连接,并根据所述液位信息将所述主腔室和/或所述副腔室内的污水外排。
[0017]优选的,所述分隔部包括第一分隔部和第二分隔部,所述第一分隔部和第二分隔部沿竖直方向或水平方向平行设置于所述污水腔中,并使所述污水腔分隔为主腔室、第一副腔室和第二副腔室。
[0018]优选的,所述主腔室容积V2与所述污水腔容积V1的关系为V2/V1=P,P为村内常驻人口数量与村内户籍人口数量的比值。
[0019]优选的,所述第一副腔室的容积V3与所述污水腔容积V1关系为/V1=K*P;其中1.5≦K≦3。
[0020]优选的,所述液位传感器包括第一液位传感器和第二液位传感器,所述第一液位传感器设置于所述主腔室的下部,用于检测所述主腔室的下液位信息,所述第二液位传感器设置于所述主腔室的上部,用于检测所述主腔室的上液位信息。
[0021]优选的,所述第一液位传感器设置于所述主腔室高度方向的5%~10%位置;所述第二液位传感器设置于所述主腔室高度方向的75%~80%位置。
[0022]优选的,所述液位传感器还包括第三液位传感器和第四液位传感器,所述第三液位传感器设置于所述第一副腔室高度方向的75%~80%位置;所述第四液位传感器设置于所述第二副腔室高度方向的75%~80%位置,用于检测所述第二副腔室的液位信息。
[0023]优选的,所述分隔部包括可翻转的分隔板;或者所述分隔部顶部设有连通通道。
[0024]优选的,所述主腔室的底部设有斜坡结构。
[0025]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水量变化的调节池自动控制系统,所述系统包括控制器模块、液位检测模块、腔室容积调节模块、报警模块和排污模块,所述液位检测模块用于在线检测调节池的液位信息,所述控制器模块分别与所述液位检测模块、所述腔
室容积调节模块、所述报警模块和所述排污模块电连接,用于接收所述液位信息,并根据所述液位信息向所述腔室容积调节模块、所述报警模块和所述排污模块发送控制信号,所述腔室容积调节模块根据所述控制信号使调节腔室容积大小,所述报警模块依据所述控制信号对外示警,所述排污模块依据所述控制信号调节污水外排量。
[0026]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0027]1、本专利技术在池体部的污水腔中设有分隔部,通过分隔部将污水腔分隔为主腔室和副腔室,主腔室可在小水量时期作为污水容纳腔对污水进行存储,主腔室和副腔室可在大水量时期作为污水容纳腔对污水进行存储,分时段的实现了污水容纳腔容积的调节,不仅实现调节池内污水容纳腔的有效使用率的提高,还提高了调节池的抗水量冲击能力;本专利技术的调节池设有与主腔室和副腔室分别对应连通的主排污水管和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的多腔室调节池,其特征在于,包括:池体部(10),所述池体部(10)设有用于容纳污水的污水腔(11);分隔部(20),所述分隔部(20)设置于所述污水腔(11)中,所述分隔部(20)具有分隔状态和连通状态,所述分隔状态用于将所述污水腔(11)分隔为主腔室(12)和副腔室(13),所述连通状态用于使所述主腔室(12)内的污水流入所述副腔室(13);进污水管(30),所述进污水管(30)的出水端与所述主腔室(12)连通,用于将污水导入所述主腔室(12);主排污水管(40),所述主排污水管(40)的进水端与所述主腔室(12)连通,所述主排污水管(40)上设有主排污水泵(41),用于将所述主腔室(12)内的污水外排;副排污水管(50),所述副排污水管(50)的进水端与所述副腔室(13)连通,所述副排污水管(50)上设有副排污水泵(51),用于将所述副腔室(13)内的污水外排;液位传感器(60),所述液位传感器(60)设置于所述主腔室(12)中,用于检测所述主腔室(12)内污水的液位信息;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液位传感器(60)电连接,用于接收所述液位信息,并根据所述液位信息控制所述分隔部(20)在连通状态和分隔状态间转换;所述控制器与所述主排污水泵(41)和所述副排污水泵(51)电连接,并根据所述液位信息将所述主腔室(12)和/或所述副腔室(13)内的污水外排。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的多腔室调节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部(20)包括第一分隔部(21)和第二分隔部(22),所述第一分隔部(21)和第二分隔部(22)沿竖直方向或水平方向平行设置于所述污水腔(11)中,并使所述污水腔(11)分隔为主腔室(12)、第一副腔室(14)和第二副腔室(15)。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的多腔室调节池,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腔室(12)容积V2与所述污水腔(11)容积V1的关系为V2/V1=P;其中,P为村内常驻人口数量与村内户籍人口数量的比值。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的多腔室调节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副腔室(14)的容积V3与所述污水腔(11)容积V1关系为(V2+V3)/V1=K*P;其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子斌张婷郜阔郭亚丽王孟珍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