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结构施工动态仿真模拟分析系统及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2792674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23 19:5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地下结构施工动态仿真模拟分析系统及方法,属于动态分析技术领域,解决了并未针对于现实与虚拟模型进行结合,并未对地下结构施工参数数据进行充分了解,便很容易导致施工过程中,数据出现较大偏差,对地下结构施工的安全系数以及其他因素未做到充分了解,从而对地下结构施工的分析效果不佳的问题,通过建设虚拟动态模型,再建设实际动态模型,将实际动态模型与虚拟动态模型进行重合分析处理,通过将计算得到的安全值与阈值终端区间值进行比对,对不同的施工区域进行合理判定和区分,划分为不同危险系数的施工区域,通过两种模型的比对,得出对应比值,达到最佳的分析效果,也便于外部人员对施工区域进行充分了解。解。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地下结构施工动态仿真模拟分析系统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动态分析
,具体是地下结构施工动态仿真模拟分析系统及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仿真模拟即是外形仿真、操作仿真、视觉感受仿真,使用真实的汽车模型或其他等比例的飞机、飞船等模型作为参与者的操控平台,利用VR技术,通过实际操作,使参与者有身临其境的切身体会的一项技术,针对于地下结构施工,便需进行仿真模拟,便于操作人员进行查看。
[0003]现有的针对于地下结构施工动态仿真时,只是单纯的根据预设参数对施工过程进行仿真模拟,却并未针对于现实与虚拟模型进行结合,并未对地下结构施工参数数据进行充分了解,便很容易导致施工过程中,数据出现较大偏差,对地下结构施工的安全系数以及其他因素未做到充分了解,从而对地下结构施工的分析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上述方案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地下结构施工动态仿真模拟分析系统及方法。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该地下结构施工动态仿真模拟分析系统,包括参数确认端、虚拟动态模型建设端、处理服务器、数据传输端、实际模型建设端、阈值终端、仿真模型确认端、报警终端以及维护终端;
[0006]参数确认端用于将输入的参数进行确认,并将已确认的参数输送至虚拟动态模型建设端内,建立虚拟动态模型,所输入的参数数值包括动态平面内线段高度、角度、弧度以及长度;
[0007]数据传输端用于对实际测量数据进行传输,将实际测量数据传输至实际模型建设端内,通过实际模型建设端建设出实际动态模型;
[0008]处理服务器将实际动态模型与虚拟动态模型进行重合分析处理,并将对应的数值采用算法进行处理得出对应施工区域的安全值,计算得出的安全值用于对施工区域的安全系数进行判定。
[0009]优选的,所述处理服务器内部包括模型重合度比对单元、重合度比对值拟定单元以及数值处理单元;
[0010]模型重合度比对单元可将虚拟动态模型与实际动态模型进行重合比对,并将重合比对数值页面拟合为数值信号,直接输送至重合度比对值拟定单元内;
[0011]重合度比对值拟定单元可对拟合后的数值信号进行量化,将数值信号转化为某一重合数值;
[0012]数值处理单元预先对预设的参数数值以及实际测量的参数数值进行求差处理,取出绝对值,再对差值数值以及重合数值进行分析处理。
[0013]优选的,所述数值处理单元对数值进行处理的步骤如下:
[0014]S1、将重合数值标记为H,高度差值标记为Gc,角度差值标记为Jc,弧度差值标记为Hc以及长度差值标记为Dc;
[0015]S2、采用计算公式计算得出安全值AQ,将计算得出的安全值AQ输送至阈值终端内。
[0016]优选的,所述阈值终端内包括区间单元和比对单元,区间单元内部包括正常区间和危险区间,危险区间内部又分为A、B和C三类区间,比对单元用于将安全值AQ与对应的区间值进行比对。
[0017]优选的,所述安全值AQ与对应的区间值进行比对的方式如下:
[0018]AQ属于正常区间,将数值信号以及实际动态模型输送至仿真模型确认端内部进行确认;
[0019]AQ属于危险区间,向报警终端发送信号,同时将AQ值与对应的A、B和C三类区间进行匹配,将匹配后的AQ值转换为指令信号,并在指令信号内标记上区间戳,区间戳表现形式分别为A、B和C,标记后的指令信号输送至维护终端。
[0020]优选的,所述维护终端内部包括无线发送模块、等级划分模块和人员信息数据库,无线发送模块向维护人员终端内发送维护指令。
[0021]优选的,所述人员信息数据库内部包括人员工作年限、处理故障次数以及姓名。
[0022]优选的,所述等级划分模块根据人员的工作年限以及处理故障次数对人员的等级进行划分,将不同的人员依次划分为第一等级、第二等级或第三等级。
[0023]优选的,所述维护终端通过接收到对应的区间戳指令信号,将不同的区间戳指令信号对应不同等级的维护人员,再通过无线发送模块对维护人员进行派遣。
[0024]优选的,地下结构施工动态仿真模拟分析系统的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0025]SS1、预先通过虚拟动态模型建设端建设虚拟动态模型,再将实际测量的数值通过实际模型建设端建设实际的动态模型;
[0026]SS2、将实际动态模型与虚拟动态模型进行重合分析处理,并将对应的数值采用算法进行处理得出对应施工区域的安全值;
[0027]SS3、将计算所得的安全值与阈值终端内部区间值进行分析比对,安全的动态模型通过仿真模型确认端向外部输出,由操作人员进行精密化处理并确认,危险的动态模型通过阈值终端进行多次划分,将不同危险系数的动态模型进行依次区分;
[0028]SS4、维护终端可将不同危险系数的动态模型匹配不同等级的维护人员,使对应等级的维护人员到达施工区域,进行维护处理,改变施工区域的实际参数数值。
[002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预先通过虚拟动态模型建设端建设虚拟动态模型,再将实际测量的数值通过实际模型建设端建设实际的动态模型,将实际动态模型与虚拟动态模型进行重合分析处理,并将对应的数值采用算法进行处理得出对应施工区域的安全值,通过将计算得到的安全值与阈值终端区间值进行比对,对不同的施工区域进行合理判定和区分,划分为不同危险系数的施工区域,通过两种模型的比对,得出对应比值,达到最佳的分析效果,也便于外部人员对施工区域进行充分了解;
[0030]通过维护终端将不同危险系数的施工区域与不同等级的维护人员进行匹配,针对不同危险系数的区域派遣不同等级的人员,对施工区域内部的实际参数数值进行改变,可达到较好的维护效果,同时也提高了维护效率,对维护人员进行合理分配。
附图说明
[003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32]图1为本专利技术原理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3]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4]如图1所示,地下结构施工动态仿真模拟分析系统,包括参数确认端、虚拟动态模型建设端、处理服务器、数据传输端、实际模型建设端、阈值终端、仿真模型确认端、报警终端以及维护终端;
[0035]所述参数确认端输出端与虚拟动态模型建设端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虚拟动态模型建设端输出端与处理服务器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数据传输端输出端与实际模型建设端输入端电性连接,且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地下结构施工动态仿真模拟分析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参数确认端、虚拟动态模型建设端、处理服务器、数据传输端、实际模型建设端、阈值终端、仿真模型确认端、报警终端以及维护终端;参数确认端用于将输入的参数进行确认,并将已确认的参数输送至虚拟动态模型建设端内,建立虚拟动态模型,所输入的参数数值包括动态平面内线段高度、角度、弧度以及长度;数据传输端用于对实际测量数据进行传输,将实际测量数据传输至实际模型建设端内,通过实际模型建设端建设出实际动态模型;处理服务器将实际动态模型与虚拟动态模型进行重合分析处理得出重合数值,并将重合数值采用算法进行处理得出对应施工区域的安全值,计算得出的安全值用于对施工区域的安全系数进行判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结构施工动态仿真模拟分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服务器内部包括模型重合度比对单元、重合度比对值拟定单元以及数值处理单元;模型重合度比对单元将虚拟动态模型与实际动态模型进行重合比对,并将重合比对数值页面拟合为数值信号,直接输送至重合度比对值拟定单元内;重合度比对值拟定单元对拟合后的数值信号进行量化,将数值信号转化为重合数值;数值处理单元预先对预设的参数数值以及实际测量的参数数值进行求差处理,取出绝对值,再对差值数值以及重合数值进行分析处理。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地下结构施工动态仿真模拟分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值处理单元对差值数值以及重合数值进行处理的步骤如下:S1、将重合数值标记为H,高度差值标记为Gc,角度差值标记为Jc,弧度差值标记为Hc以及长度差值标记为Dc;S2、采用计算公式计算得出安全值AQ,将计算得出的安全值AQ输送至阈值终端内。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地下结构施工动态仿真模拟分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阈值终端内包括区间单元和比对单元,区间单元内部包括正常区间和危险区间,危险区间内部又分为A、B和C三类区间,比对单元用于将安全值AQ与对应的区间值进行比对。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地下结构施工动态仿真模拟分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值AQ与对应的区间值进行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扬吴黄飞朱峰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沃恒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