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航空通达性测算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2790338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23 19:5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航空通达性测算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航空通达性测算方法包括通达时间计算、航点覆盖计算、航班密度计算和航班均衡度计算。本申请主要通过通达时间、航点覆盖、航班密度、航班均衡度四项指标来实现通达性测算需要,在基于动态规划、贪心算法、正反向迪杰斯特拉算法基础上,开发出来的一种适用于航空路径计算和通达性测算需求的路径算法,有效弥补了传统路线计算方式无法计算一次中转或二次中转航班路线的空缺以及人工计算耗时过长的缺点,通过服务器在一个半小时内就可以计算出一个航季>全国所有航点到全国所有航点>一周正常通勤时间点的最佳通达路径和通达时间,保证结果精确性和有效性的同时,远远高于人力计算效率。算效率。算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航空通达性测算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航空
,具体涉及一种航空通达性测算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0002]由于航空路线存在时效性(只在排班计划时间段可以作为有效通达路径),传统路线计算方式无法通过衔接中转航班来准确计算通达路径。而通达性测算对航班衔接之外,对等待时间、通达时间、中转时间、路径选择等方面均有算法要求。为了满足通达性测算需要,如何创新的开发出来一种适用于航空路径计算,并适用于通达性测算需求的路径算法,以弥补传统路线计算方式无法计算一次中转或二次中转航班路线的空缺以及人工计算耗时过长的缺点,成为目前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路线计算方式无法计算一次中转或二次中转航班路线的空缺以及人工计算耗时过长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航空通达性测算方法。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5]一种航空通达性测算方法,包括通达时间计算、航点覆盖计算、航班密度计算和航班均衡度计算;其中,
[0006]所述通达时间是指旅客在一周7天内、每天6点(含)到24点(不含)之间的整点从始发地城市机场出发,经过直飞、经停、中转的民航运输方式,到达目的地城市机场所需时间(含途中等待时间)的算术平均值;所述通达时间计算包括:确认出发时点24小时内航班情况,若
[0007]出发时点24小时内有直达(含经停)航班的情况,则分别生成直达方案集合和一次中转方案集合,将直达方案集合中通达时间最短的直达方案作为最优直达方案P
直优
,将一次中转方案集合中通达时间位于[最短一次中转通达时间,最短一次中转通达时间+T

]以内的一次中转方案里绕航率低于最短通达时间且绕航率最小的作为最优一次中转方案P
一转优
,比较最优直达方案的通达时间T(P
直优
)与最优一次中转方案的通达时间T(P
一转优
),若T(P
直优
)≤T(P
一转优
)+T

,则生成该时点出发的最优通达方案为P
直优
,最优通达时间为T(P
直优
),其中T

为浮动等待时间;若T(P
直优
)>T(P
一转优
)+T

,则生成该时点出发的最优通达方案为P
一转优
,最优通达时间为T(P
一转优
);若出发时点24小时内仅有直达航班,则直接取通达时间最短的直达方案作为该时点最优直达方案P
直优
,并将该时点最优直达方案的通达时间T(P
直优
)作为最优通达时间;
[0008]出发时点24小时内仅有一次中转航班的情况,则参照上述一次中转方案的计算方法,输出一次中转方案集合、最优一次中转方案P
一转优
以及最优通达时间T(P
一转优
);
[0009]出发时点24小时内无直达也无一次中转航班的情况,则寻找二次中转航班方案,若无二次中转航班则输出通达时间为72小时,若存在二次中转航班方案,则首先将二次中转航班方案拆解为直达(含经停)+一次中转方案,接着计算所有直达方案的通达时间,之后
形成所有一次中转方案以及对应的通达时间,然后汇总生成二次中转方案集合,最后将二次中转方案集合中通达时间最短的方案作为最优二次中转方案P
二转优
,并将该方案的通达时间作为最优通达时间为T(P
二转优
);以及
[0010]分别获得目的地城市c,每周天数j即从周一到周日,整点(6:00~23:00)出发时点i,在一周中的第j天从第i点出发经过直达、经停、中转的方式到达目的地城市所需的最优时间t
ij
即上述不同出行航班方案得到的最优通达时间,根据公式计算通达时间;
[0011]所述航点覆盖是指从始发城市机场出发,经过直飞、经停的民航运输方式,一周内能够到达且不重复的航点城市数量即连接目的地城市的数量,所述航点城市数量计算包括:分别获得直飞航线覆盖的航点城市数量C
直飞
,经停航线覆盖的航点城市数量C
经停
,根据公式C=∑(C
直飞
+C
经停
)计算航点城市数量;
[0012]所述航班密度是指旅客在一周7天内、每天6点(含)到24点(不含)之间的整点从始发地城市机场出发,经过直飞、经停的民航运输方式能够到达城市机场的平均日航班量,所述航班密度计算包括:分别获得目的地城市c,每周天数j即从周一到周日,整点出发时点i,时点区间起点h,[h,h+1)时点区间内的航班量f,根据公式计算航班密度;
[0013]所述航班均衡度是指旅客在一周7天内、每天6点(含)到24点(不含)之间的整点从始发地城市机场出发,经过直飞、经停的民航运输方式能够到达城市机场的航班均匀程度,所述航班均衡度计算包括:分别获得目的地城市c,每周天数j即从周一到周日,整点出发时点i,时间段评价系数μ,航班分布度即指一条航线的航班分布在各时间片的通达次数的概率λ,根据公式计算航班均衡度。
[0014]进一步,所述确认出发时点24小时内航班情况,若出发时点24小时内有直达(含经停)航班的情况,包括:
[0015]根据公式T

=S

t+f计算自出发时点开始24小时内所有直达方案的通达时间,并将这些方案的航班信息、通达时间汇总,生成直达方案集合;其中,S为航班起飞时间,t为旅客出发时点,f为航班飞行时间;
[0016]以中转地中转衔接时间不小于该机场规定的最短衔接时间MCT为条件,筛选出自出发时点开始24小时内所有一次中转方案,计算每一个一次中转方案的通达时间和绕航率,通达时间计算公式为T
一转
=S

t+f1+t1+f2,其中f1为首段航班飞行时间,t1为两段航班的中转衔接时间,f2为第二段航班飞行时间;绕航率计算公式为r=(R1+R2)/R,其中R1为基于起始地与中转地的经纬度计算出的两地之间的球面距离,R2为中转地与目的地之间的球面距离,R为起始地与目的地之间的球面距离;将一次中转方案的航班信息、通达时间、绕航率汇总,生成一次中转方案集合;
[0017]从直达方案集合中找出通达时间最短的方案作为最优直达方案,记为P
直优

[0018]从一次中转方案集合中,首先找出通达时间最短的一次中转方案,确定最短一次中转通达时间;其次再从一次中转方案集合中,找出通达时间位于[最短一次中转通达时间,最短一次中转通达时间+T

]的若干中转方案,最后比较这些中转方案的绕航率,将绕航率最小的一次中转方案作为最优一次中转方案,记为P
一转优

[0019]进一步,所述T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航空通达性测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通达时间计算、航点覆盖计算、航班密度计算和航班均衡度计算;其中,所述通达时间计算包括:确认出发时点24小时内航班情况,若出发时点24小时内有直达(含经停)航班的情况,则分别生成直达方案集合和一次中转方案集合,将直达方案集合中通达时间最短的直达方案作为最优直达方案P
直优
,将一次中转方案集合中通达时间位于[最短一次中转通达时间,最短一次中转通达时间+T

]以内的一次中转方案里绕航率低于最短通过时间且绕航率最小的作为最优一次中转方案P
一转优
,比较最优直达方案的通达时间T(P
直优
)与最优一次中转方案的通达时间T(P
一转优
),若T(P
直优
)≤T(P
一转优
)+T

,则生成该时点出发的最优通达方案为P
直优
,最优通达时间为T(P
直优
),其中T

为浮动等待时间;若T(P
直优
)>T(P
一转优
)+T

,则生成该时点出发的最优通达方案为P
一转优
,最优通达时间为T(P
一转优
);若出发时点24小时内仅有直达航班,则直接取通达时间最短的直达方案作为该时点最优直达方案P
直优
,并将该时点最优直达方案的通达时间T(P
直优
)作为最优通达时间;出发时点24小时内仅有一次中转航班的情况,则参照上述一次中转方案的计算方法,输出一次中转方案集合、最优一次中转方案P
一转优
以及最优通达时间T(P
一转优
);出发时点24小时内无直达也无一次中转航班的情况,则寻找二次中转航班方案,若无二次中转航班则输出通达时间为72小时,若存在二次中转航班方案,则首先将二次中转航班方案拆解为直达(含经停)+一次中转方案,接着计算所有直达方案的通达时间,之后形成所有一次中转方案以及对应的通达时间,然后汇总生成二次中转方案集合,最后将二次中转方案集合中通达时间最短的方案作为最优二次中转方案P
二转优
,并将该方案的通达时间作为最优通达时间为T(P
二转优
);以及分别获得目的地城市c,每周天数j即从周一到周日,整点出发时点i,在一周中的第j天从第i点出发经过直达、经停、中转的方式到达目的地城市所需的最优时间t
ij
即上述不同出行航班方案得到的最优通达时间,根据公式计算通达时间;所述航点覆盖是指从始发城市机场出发,经过直飞、经停的民航运输方式,一周内能够到达且不重复的航点城市数量即连接目的地城市的数量,所述航点城市数量计算包括:分别获得直飞航线覆盖的航点城市数量C
直飞
,经停航线覆盖的航点城市数量C
经停
,根据公式C=∑(C
直飞
+C
经停
)计算航点城市数量;所述航班密度计算包括:分别获得目的地城市c,每周天数j即从周一到周日,整点出发时点i,时点区间起点h,[h,h+1)时点区间内的航班量f,根据公式计算航班密度;所述航班均衡度计算包括:分别获得目的地城市c,每周天数j即从周一到周日,整点出发时点i,时间段评价系数μ,航班分布度即指一条航线的航班分布在各时间片的通达次数
的概率λ,根据公式计算航班均衡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航空通达性测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认出发时点24小时内航班情况,若出发时点24小时内有直达(含经停)航班的情况,包括:根据公式T

=S

t+f计算自出发时点开始24小时内所有直达方案的通达时间,并将这些方案的航班信息、通达时间汇总,生成直达方案集合;其中,S为航班起飞时间,t为旅客出发时点,f为航班飞行时间;以中转地中转衔接时间不小于该机场规定的最短衔接时间MCT为条件,筛选出自出发时点开始24小时内所有一次中转方案,计算每一个一次中转方案的通达时间和绕航率,通达时间计算公式为T
一转
=S

t+f1+t1+f2,其中f1为首段航班飞行时间,t1为两段航班的中转衔接时间,f2为第二段航班飞行时间;绕航率计算公式为r=(R1+R2)/R,其中R1为基于起始地与中转地的经纬度计算出的两地之间的球面距离,R2为中转地与目的地之间的球面距离,R为起始地与目的地之间的球面距离;将一次中转方案的航班信息、通达时间、绕航率汇总,生成一次中转方案集合;从直达方案集合中找出通达时间最短的方案作为最优直达方案,记为P
直优
;从一次中转方案集合中,首先找出通达时间最短的一次中转方案,确定最短一次中转通达时间;其次再从一次中转方案集合中,找出通达时间位于[最短一次中转通达时间,最短一次中转通达时间+T

]的若干中转方案,最后比较这些中转方案的绕航率,将绕航率最小的一次中转方案作为最优一次中转方案,记为P
一转优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航空通达性测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T

和T

被设定为60分钟。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航空通达性测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认出发时点24小时内航班情况,若出发时点24小时内无直达也无一次中转航班的情况,若存在二次中转航班方案,包括:根据航班信息中的直达航线,找出A城市直达通航点C1、C2……
C
n
,再从A城市直达通航点C
n
出发,找出至B城市之间的一次中转方案,将AC之间的直达与CB之间的一次中转方案组合衔接,就是A城市至B城市的二次中转方案;根据公式计算AC
n
之间的通达时间,其中S
An
为A城市到C
n
之间航班起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晓军吴龙江罗彤苏鹏闵子林李振何顺兵曹友露万雷赵鑫刘杰刘科曾小培
申请(专利权)人:华夏云融航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