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面无人平台试验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2788999 阅读:7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23 19:4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地面无人平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地面无人平台试验系统,包括车身、移动机构与侧挡板。本发明专利技术可通过移动机构将履带式与轮式两种行走方式进行自由转换,从而使得车身在平坦路段与不平坦路段自由的转换相对方便的行走方式,可提高地面无人平台试验系统的移动速度,同时提高了地面无人平台试验系统行走的稳定性,防止单一的行走方式造成地面无人平台试验系统行走速度较慢或行走不稳定的问题,同时地面无人平台试验系统上设置了可用与对装甲车进行运输时锁紧固定的锁紧机构,通过锁紧机构将装甲车固定在车身上,防止在装甲车运输时由于惯性装甲车掉落的问题,同时避免了两者行驶时产生的差距。两者行驶时产生的差距。两者行驶时产生的差距。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地面无人平台试验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地面无人平台
,特别涉及一种地面无人平台试验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地面无人平台试验系统又称为地面无人车辆,是机器人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指无人驾驶的、依靠自身自主导航或者遥控操作运作,装载各种测量仪器或武器系统,能够独立遂行侦查、攻击等各种任务的自动地面车辆,按照地面无人平台的重量,可分为小型、轻型、中型、重型、大型五种。
[0003]目前所使用的地面无人平台试验系统多是采用单一的行走方式,从而造成轮式行走的地面无人平台试验系统在不平坦路段行走时较为稳定但是在平坦路段行走时较快,或履带式行走的地面无人平台试验系统在不平坦路段行走时稳定但是在平坦路段行走时速度较慢,难以达到两全的效果;地面无人平台试验系统还可用作对装甲车进行运输,但是目前所使用的地面无人平台试验系统只对装甲车起到限位放置作用,并未将装甲车与地面无人平台试验系统之间锁紧固定,导致装甲车在运输的过程中由于颠簸或惯性易产生晃动,装甲车在晃动的过程中与地面无人平台试验系统之间发生撞击,易造成装甲车与地面无人平台试验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面无人平台试验系统,包括车身(1)、移动机构(3)与侧挡板(4),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身(1)上安装有移动机构(3),车身(1)的上端面安装有匚型结构的侧挡板(4),侧挡板(4)上设置有锁紧机构(2);所述锁紧机构(2)包括储存凹槽(20)和锁紧架(26),所述侧挡板(4)的前后两个水平段相对面均开设有储存凹槽(20),储存凹槽(20)的左右两侧开设有限位滑槽,两个限位滑槽之间安装有电动滑块(21),电动滑块(21)上从左向右等距离了排布的支推弹簧(22),限位滑槽内安装有推压板(23),推压板(23)靠近支推弹簧(22)的端面开设有收纳槽,支推弹簧(22)与收纳槽相连接,推压板(23)上安装有从左向右等距离排布的空腔板(24),空腔板(24)远离推压板(23)的一端开设有出口,电动滑块(21)上安装有从左向右等距离排布的顶推板(25),前后顶推板(25)的相对端均为弧形结构,顶推板(25)贯穿推压板(23)厚位于空腔板(24)内,空腔板(24)的左右两端面均滑动连接有锁紧架(26),锁紧架(26)由一个连杆与弧形座固定连接组成,连杆上安装有连接座,连接座与空腔板(24)之间安装有用于对锁紧架(26)进行复位的复位弹簧(27),连杆贯穿空腔板(24)与顶推板(25)抵紧;所述移动机构(3)包括主撑轮(33)与辅撑轮(37),所述车身(1)的前后两侧均安装有履带式行走轮(30),车身(1)的下端面左右两端开设有对称布置的斜存槽(31),斜存槽(31)靠近车身(1)侧壁处铰接有调节柱(32),调节柱(32)的下端转动连接有主撑轮(33),斜存槽(31)远离车身(1)侧壁处铰接有气缸(34),气缸(34)的伸缩端与调节柱(32)相连接,车身(1)的下端面开设有呈矩阵排布的四个车轮槽(35),车轮槽(35)内铰接有侧翻柱(36),侧翻柱(36)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套筒,套筒上转动连接有辅撑轮(37),车身(1)上开设有车存槽(38),车存槽(38)与四个车轮槽(35)均相连通,车存槽(38)的下端面安装有电动伸缩杆(39),电动伸缩杆(39)的伸缩端安装有顶板(301),顶板(301)的下侧左右两端均转动连接有两个收拉杆(302),收拉杆(302)成八字形排布,收拉杆(302)的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敬华郭齐胜陈春良李亮刘明明张延芬张献忠徐涛李军旗张万成杨陈陈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装甲兵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