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折叠收纳单元及折叠收纳模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788838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23 19: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折叠收纳单元及折叠收纳模组,包括收纳本体及收纳盖,收纳本体的上端为敞口,收纳盖盖在收纳本体的上端并将敞口封闭,收纳本体包括底板、第一侧板、第二侧板、前板及后板,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的底部分别铰接在底板的两侧边上,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的顶部与收纳盖的两侧边铰接,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均包括两块可向内推折的折叠侧板,两块折叠侧板的折叠连接线与底板平行,后板的底部与底板卡接,后板的顶部与收纳盖铰接以使后板能向内向上推折,前板包括门框,门框上铰接有可向外拉开的门板,门框的底部与底板卡接,门框的顶部与收纳盖铰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占用空间大大降低,省去安装门板的麻烦,使用更方便。使用更方便。使用更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折叠收纳单元及折叠收纳模组


[0001]本技术涉及收纳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折叠收纳单元及折叠收纳模组。

技术介绍

[0002]日常生活和生产都用箱子、柜子及各种架子装东西或摆放物品,如装书用的书架、书柜、书桌;挂衣服用的衣柜、挂衣架;装餐具用的餐柜;商店的货柜、货架;最常见的箱子、柜子及各种架子大多是固定形状的。一般的柜件或箱件,是由底板、顶盖、左、右侧板、前、后面板通过螺丝连接或其他方式固定连接,其体积大、安装、拆卸、挪动都比较困难,在运输、安装、搬运过程中极为不便,存放极为不便,很多时候由于体积过大,还需要将其进行分拆进行,这些操作极为繁琐,浪费大量的人力、财力。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折叠功能、占地空间小及安装方便的折叠收纳单元。
[0004]本技术的目的之一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5]一种折叠收纳单元,包括收纳本体及收纳盖,所述收纳本体的上端为敞口,所述收纳盖盖在所述收纳本体的上端并将所述敞口封闭,所述收纳本体包括底板、第一侧板、第二侧板、前板及后板,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的底部分别铰接在所述底板的两侧边上,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的顶部与所述收纳盖的两侧边铰接,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均包括两块可向内推折的折叠侧板,两块所述折叠侧板的折叠连接线与所述底板平行,所述后板的底部与所述底板卡接,所述后板的顶部与所述收纳盖铰接以使所述后板能向内向上推折,所述前板包括门框,所述门框上铰接有可向外拉开的门板,所述门框的底部与所述底板卡接,所述门框的顶部与收纳盖铰接以使所述门框能向内向上推折。
[0006]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的两侧均设置有翻边,所述翻边上具有插接部,所述前板和后板的两侧均设置有插槽,所述插接部与插槽配合以使将第一侧板、第二侧板、前板及后板紧密地连接在一起。
[0007]进一步地,所述底板的上顶面四周具有向上凸起的第一挡沿,所述底板上顶面左右两侧第一挡沿处开设有具有轴孔的第一铰接部,所述底板上顶面前后两侧第一挡沿处开设有卡扣槽,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底部设置的第一转轴与底板的第一铰接部配合,所述后板和门框底部设置的卡扣部与底板的卡扣槽配合。
[0008]进一步地,所述收纳盖四周具有向下凸出的第二挡沿,所述收纳盖底面左右两侧第二挡沿处开设有具有轴孔的第二铰接部,所述收纳盖底面前后两侧第二挡沿处开设有具有轴孔的第三铰接部,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顶部设置的第二转轴与收纳盖的第二铰接部配合,所述后板和门框顶部设置的第三转轴与收纳盖的第三铰接部配合。
[0009]进一步地,所述门框的外侧面具有一个内凹的安装槽,所述门板设置在安装槽内,所述门板的第四转轴与设置在安装槽底部上的轴孔配合,所述门板闭合时,将安装槽上的
开口封闭。
[0010]进一步地,所述门板上设有门把手。
[0011]进一步地,两块所述折叠侧板包括上折叠侧板和下折叠侧板,所述下折叠侧板的顶部设有第四铰接部,所述上折叠侧板底部设置的轴孔与所述第四铰接部配合。
[0012]本技术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折叠收纳模组。
[0013]本技术的目的之二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0014]一种折叠收纳模组,包括一个收纳盖和若干个收纳本体,若干所述收纳本体上下堆叠,所述收纳本体的底板的下底面具有向下凸出的第三挡沿,所述底板下底面左右两侧第三挡沿处开设有具有轴孔的第五铰接部,所述底板下底面前后两侧第三挡沿处开设有具有轴孔的第六铰接部,位于下方所述收纳本体的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顶部设置的第二转轴与上方所述收纳本体的底板的第五铰接部配合,位于下方所述收纳本体的后板和门框顶部设置的第三转轴与上方所述收纳本体的底板的第六铰接部配合。
[0015]相比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6]在本技术中,由于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可以向内折叠,因此收纳本体闲置时或运输时可以折叠成片状,折叠后大幅降低占用的空间,存放方便,避免在搬运、挪动过程中拆卸,节省人力、财力,使用时,将收纳盖往上拉,就能将收纳体展开,这样就可以收纳物品了;底板、第一侧板、第二侧板、前板及后板之间的连接不需要额外的连接固定件,其结构比较简单、易于制造和大幅度降低成本;另外,由于门板安装在门框上,门框也能向内折叠,这样不需要将门板拆卸下来进行包装运输,用户使用时,省去了安装门板的这一安装步骤,节省了人力和时间,相比传统的收纳装置需要将门板拆卸下来进行运输,本技术的折叠收纳单元占用空间大大降低,而且省去安装门板的麻烦,使用效果更好。
[0017]另外,通过若干收纳本体堆叠形成折叠收纳模组,可根据实际需要堆叠具体数量的收纳本体,灵活性高,满足用户不同组合需求;每个收纳本体的上端均为敞口,位于下方的收纳本体的敞口均通过上方的收纳本体覆盖封闭,也就是组成折叠收纳模组的收纳本体中只需一个收纳盖将位于顶部的收纳本体的敞口封闭即可,每个收纳本体均少一个顶板,重量较小,从而实现折叠收纳模组的轻量化,同时也能减小折叠收纳模组的用料,节约成本。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折叠收纳单元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折叠收纳单元的前板向内向上推折的示意图;
[0020]图3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折叠收纳单元的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向内推折的示意图;
[0021]图4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折叠收纳单元折叠后的示意图;
[0022]图5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折叠收纳单元的分解图;
[0023]图6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折叠收纳单元的底板的第一方向的示意图;
[0024]图7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折叠收纳单元的底板的第二方向的示意图;
[0025]图8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折叠收纳单元的收纳盖的示意图;
[0026]图9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折叠收纳模组的示意图;
[0027]图10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折叠收纳模组的折叠过程示意图;
[0028]图11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折叠收纳模组折叠后的示意图;
[0029]图中:10、收纳本体;101、底板;1010、上顶面;1011、第一挡沿;1012、第一铰接部;1013、卡扣槽;1014、下底面;1015、第三挡沿;1016、第五铰接部;1017、第六铰接部;102、第一侧板;1021、上折叠侧板;1022、下折叠侧板;103、第二侧板;104、后板;105、门框;106、门板;107、门把手;108、翻边;109、插接部;110、插槽;111、第一转轴;112、第二转轴;113、第三转轴;114、第四转轴;20、收纳盖;201、第二挡沿;202、第二铰接部;203、第三铰接部;30、折叠收纳模组。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折叠收纳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收纳本体(10)及收纳盖(20),所述收纳本体(10)的上端为敞口,所述收纳盖(20)盖在所述收纳本体(10)的上端并将所述敞口封闭,所述收纳本体(10)包括底板(101)、第一侧板(102)、第二侧板(103)、前板及后板(104),所述第一侧板(102)和第二侧板(103)的底部分别铰接在所述底板(101)的两侧边上,所述第一侧板(102)和第二侧板(103)的顶部与所述收纳盖(20)的两侧边铰接,所述第一侧板(102)和第二侧板(103)均包括两块可向内推折的折叠侧板,两块所述折叠侧板的折叠连接线与所述底板(101)平行,所述后板(104)的底部与所述底板(101)卡接,所述后板(104)的顶部与所述收纳盖(20)铰接以使所述后板(104)能向内向上推折,所述前板包括门框(105),所述门框(105)上铰接有可向外拉开的门板(106),所述门框(105)的底部与所述底板(101)卡接,所述门框(105)的顶部与收纳盖(20)铰接以使所述门框(105)能向内向上推折。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收纳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板(102)和第二侧板(103)的两侧均设置有翻边(108),所述翻边(108)上具有插接部(109),所述前板和后板(104)的两侧均设置有插槽(110),所述插接部(109)与插槽(110)配合以使将第一侧板(102)、第二侧板(103)、前板及后板(104)紧密地连接在一起。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收纳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01)的上顶面(1010)四周具有向上凸起的第一挡沿(1011),所述底板(101)上顶面(1010)左右两侧第一挡沿(1011)处开设有具有轴孔的第一铰接部(1012),所述底板(101)上顶面(1010)前后两侧第一挡沿(1011)处开设有卡扣槽(1013),所述第一侧板(102)和第二侧板(103)底部设置的第一转轴(111)与底板(101) 的第一铰接部(1012)配合,所述后板(104)和门框(105)底部设置的卡扣部与底板(101)的卡扣槽(1013)配合。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收纳单元,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旭彬宋晓珊林烈民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海兴塑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