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PVC加强筋膜生产线用薄膜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786250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23 19: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PVC生产设备领域,特别公开了一种PVC加强筋膜生产线用薄膜模具,它由上下两部分模体固定连接而成,然后形成了通道、分流道、U型稳流区、缓冲增压区和口模区;在上下两部分模体的前端分别设有导热油通道。其中上部分模体设有口模厚度调节螺丝。上下两部分模体内分别设有电热棒。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两部分上下结合,形成物料流通通道,在物料流通通道内,物料通过分流、稳压、增压和缓冲通过PVC加强筋膜结合到一起,然后再经过芯层和发泡覆合冷却块冷区、去应力装置去应力后得到符合要求的半成品PVC发泡板,整个过程流畅,提高了生产效率。效率。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PVC加强筋膜生产线用薄膜模具


[0001]本技术涉及PVC生产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PVC加强筋膜生产线。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市场普通PVC发泡板市场需求在35万吨以上,国外市场需求在15万吨以上,总量超过50万吨以上,高端板涵盖彩色板及高强度板需求超过总量的四十以上,市场份额在20万吨以上,并在不断需求上升中,至于板材面上覆亚克力或者PET,只能预先生产出亚克力薄片,然后再用胶水将薄片贴合到板材上去,增加工序又增加成本且不环保寿命不会长久。为此,申请人专利技术了一种彩色高强度彩色复合环保板,该复合板包括一层PVC加强筋膜,该PVC加强筋膜不同于一般的PVC膜,因此需要一种专门的加强筋膜生产线用薄膜模具。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了一种能生产出符合要求加强筋膜的PVC加强筋膜生产线用薄膜模具。
[0004]本技术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5]一种PVC加强筋膜生产线用薄膜模具,其特征是:由上下两部分模体固定连接而成,然后形成了通道、分流道、U型稳流区、缓冲增压区和口模区;在上下两部分模体的前端分别设有导热油通道。
[0006]其中上部分模体设有口模厚度调节螺丝。
[0007]上下两部分模体内分别设有电热棒。
[0008]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09]本技术的两部分上下结合,形成物料流通通道,在物料流通通道内,物料通过分流、稳压、增压和缓冲通过PVC加强筋膜结合到一起,然后再经过芯层和发泡覆合冷却块冷区、去应力装置去应力后得到符合要求的半成品PVC发泡板,整个过程流畅,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0010]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
[0011]图1为PVC加强筋膜生产线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12]图2为图1中a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3]图3为图1中b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4]图4为PVC加强筋膜生产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5]图5为搅拌装置和主机的放大图;
[0016]图6为本技术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7]图7为本技术下部分模体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8]图8为成型机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9]图9为冲孔装置和废料回收装置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0]图10为冲孔装置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1]图11为废料回收装置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2]图12为图11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3]图13为切割装置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4]图中,0薄膜,00废料膜;
[0025]1搅拌装置,11初始上料装置,12废料上料装置,13输料带,14一级搅拌罐,15二级搅拌罐,16搅拌轴,17螺旋绞龙;
[0026]2主机;
[0027]3薄膜模具,31通道、32分流道、33 U型稳流区,34缓冲增压区,35口模区,36导热油通道,37电热棒,38口模厚度调节螺丝;
[0028]4预冷辊;
[0029]5成型机,51固定压光冷却辊,52下调节压光冷却辊,53水平调节冷却辊,54下调节辊,55弯曲辊;
[0030]6冲孔装置,61阴切割辊,62阳切割辊,63上张紧辊,64下张紧辊,65凸起块,66凹进槽,
[0031]7切割装置,71导向辊,72转向辊,73废料托辊,;
[0032]8废料回收装置,801下料斗,802废料斗,803废料挤压辊,804下料通道,805旋转挤压辊,806定刀,807破碎刀辊,808抽料风机,809第一管道,810旋风分离筒,811送料风机,812第二管道,813挡料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33]附图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如图1至13所示,该种PVC加强筋膜生产线,包括PLC控制系统,整个生产线由PLC控制系统控制运行,从后至前依次包括搅拌装置1、主机2、薄膜模具3、预冷辊4、成型机5、冲孔装置6、切割装置7和废料回收装置8,其中:
[0034]搅拌装置1包括初始上料装置11和废料上料装置12,就是两个上料罐,只不过作用不同,在废料上料装置12下方有一个由电机带动的输料带13,初始上料装置11下方为螺旋绞龙17,输料带13和螺旋绞龙17的尾端都位于一个一级搅拌罐14的上方,一级搅拌罐14下方再连接二级搅拌罐15,二级搅拌罐15的搅拌轴16是横向的。
[0035]紧接着搅拌装置1的是主机2,包括挤出机等,为现有技术,不再赘述,经过主机2的加温、剪切,最后经挤出机挤出到薄膜模具3成膜,薄膜模具3为专用模具,具体结构为:
[0036]由上下两部分模体固定连接而成,形成了从后至前的通道31、分流道32、U型稳流区33、缓冲增压区34和口模区35,在上下两部分模体的前端分别设置有导热油通道36,另外在上下两部分模体内分别安装电热棒37;另外在上部分模体的前端还有一个口模厚度调节螺丝38,通过调整口模厚度调节螺丝38,可以使上部分模体的前端抬起或落下,从而控制从口模区35出来的薄膜0的厚度。
[0037]从薄膜模具3出来成薄膜0后进入预冷辊4,预冷辊4为现有技术,不再赘述,进过预冷辊4后进入成型机5,成型机5为四辊成型机,顾名思义,四辊成型机有四个辊,上下方向的两个分别为固定压光冷却辊51和下调节压光冷却辊52,固定压光冷却辊51在上,下调节压
光冷却辊52在下,通过调节下调节压光冷却辊52的位置可以调节固定压光冷却辊51和下调节压光冷却辊52之间的间距,二者之间的缝隙正对薄膜模具3的口模区35,也就是薄膜0出口,在固定压光冷却辊51前方为两个水平调节冷却辊53,这两个水平调节冷却辊53与固定压光冷却辊51水平排列,并且这两个水平调节冷却辊53之间的间距能够调节,其调节方式为现有技术,固定压光冷却辊51与其靠近的一个水平调节冷却辊53不接触,之间有一段空隙,薄膜0从固定压光冷却辊51和下调节压光冷却辊52之间出来后向上绕过该水平调节冷却辊53,然后进入靠在一起的两个水平调节冷却辊53之间向下出来,然后经过一个下调节辊54,实际上在此处有若干下调节辊54,实际应用中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下调节辊54,让薄膜0通过,然后经过一个弯曲辊55后进入冲孔装置6:
[0038]冲孔装置6包括倾斜排列的阴切割辊61和阳切割辊62,也就是说:阴切割辊61在前上,阳切割辊62在后下,或者二者位置颠倒过来,在薄膜0的进入侧安装一根上张紧辊63,出来侧安装一根下张紧辊64,安装方式也是现有技术;在阳切割辊62上有若干凸起块65,阴切割辊61上有若干凹进槽66,凸起块65和凹进槽66配套,它们之间相互配合形成冲孔刀,二者之间就像齿轮间的啮合一样,薄膜0经二者配合切割后形成孔,切割下来的废料掉入下方的废料回收装置8:
[0039]废料回收装置8包括一个下料斗801,下料斗801上方是一个废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PVC加强筋膜生产线用薄膜模具,其特征是:由上下两部分模体固定连接而成,然后形成了通道(31)、分流道(32)、U型稳流区(33)、缓冲增压区(34)和口模区(35);在上下两部分模体的前端分别设有导热油通道(36)。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焦方泳
申请(专利权)人:济南聚隆塑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