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有害气体无害化处理排放试管
[0001]本技术属于高中化学课化学实验教具,特别是一种有害气体无害化处理排放试管。
技术介绍
[0002]现有尾气吸收装置连接相对复杂,一般需要使用双孔塞。双孔塞孔径相对较大,需要配套使用较大广口瓶,则需要装入较大量的尾气吸收液。组装麻烦,同时造成原材料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本技术提供一种有害气体无害化处理排放试管。它操作简单,使用方便,能够基本做到有害气体无害化处理排放。
[0004]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试管体有内腔,试管体的上端敞口,下端有尺寸变小的进气口,进气口与导气管的一端密封固定相通,内腔下端被密封,导气管在所述的试管体内向上接近试管体上端后弯曲向下伸入试管体内腔的内底部。
[0005]本技术操作简单,使用方便,能够基本做到有害气体无害化处理排放。
附图说明
[0006]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
[0007]图1为本技术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08]如图1所示,试管体1有内腔3,试管体1的上端敞口,下端有尺寸变小的进气口4,进气口4与导气管2的一端密封固定相通,内腔3下端被密封,导气管2在所述的试管体1内向上接近试管体1上端后弯曲向下伸入试管体1内腔3 的内底部。
[0009]所述的导气管2在试管体1上端传出试管体1壁在试管体1上端再传入试管体1内,以便对导气管2的上部固定。
[0010]所述的进气口4为圆锥状,以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有害气体无害化处理排放试管,其特征在于:试管体(1)有内腔(3),试管体(1)的上端敞口,下端有尺寸变小的进气口(4),进气口(4)与导气管(2)的一端密封固定相通,内腔(3)下端被密封,导气管(2)在所述的试管体(1)内向上接近试管体(1)上端后弯曲向下伸入试管体(1)内腔(3)的内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聂秉元,闫建军,孙玉杰,王萍,夏昌伟,
申请(专利权)人:聂秉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