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持式振动治疗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780714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23 19: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手持式振动治疗仪,包括治疗仪主体,治疗仪主体由穹顶状底盖、圆筒状电机外壳、圆形电路板支架、鼻尖状顶盖组成;穹顶状底盖固定连接有扬声器、信号线固定夹、圆筒状电机外壳安装螺丝柱;圆筒状电机外壳固定设置有底盖安装螺丝位、电机减震及固定装置、螺丝柱;圆形电路板支架固定连接有聚合物电池;鼻尖状顶盖固定连接有控制电路板、半导体显示屏、薄膜按键、电源线固定夹、显示屏保护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显著降低因高频振动导致的外壳松动风险,以及因累积使用按摩用油性润滑物质所导致的部件间隙扩大,并可降低维修替换零部件的难度,方便医生将设备应用于更多的适应症治疗场景,降低故障率,提升使用寿命。提升使用寿命。提升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手持式振动治疗仪


[0001]本技术涉及振动治疗仪
,尤其涉及一种手持式振动治疗仪。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逐渐提高,通过物理振动方式促进血液和淋巴循环、放松肌肉缓解疼痛、改善呼吸帮助排痰等逐渐成为用药、手术之外的重要补充手段。
[0003]振动治疗仪,特别是手持式振动治疗仪,有可便携、精准触达等优点。但传统的振动治疗仪由于集成度高、振动强度大、使用时间长,散热面积小等特点,在医疗用途中常常遇到稳定性和可靠性的瓶颈,故而本专利提出一种新型实用的振动治疗仪装配结构,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手持式振动治疗仪。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手持式振动治疗仪,包括治疗仪主体,所述治疗仪主体由穹顶状底盖、圆筒状电机外壳、圆形电路板支架、鼻尖状顶盖组成;所述穹顶状底盖固定连接有扬声器、信号线固定夹、圆筒状电机外壳安装螺丝柱;所述圆筒状电机外壳固定设置有底盖安装螺丝位、电机减震及固定装置、螺丝柱;所述圆形电路板支架固定连接有聚合物电池;所述鼻尖状顶盖固定连接有控制电路板、半导体显示屏、薄膜按键、电源线固定夹、显示屏保护层。
[0007]优选地,所述穹顶状底盖表面中心开有个防窥孔,所述防窥孔呈圆周角八等分状。
[0008]优选地,所述圆筒状电机外壳的外表面印有防滑颗粒,所述圆筒状电机外壳内部底盖安装螺丝位和顶盖安装导轨及螺丝柱。
[0009]优选地,所述圆形电路板支架的底部预留有圆孔和方形电池安装槽位,其外围有对应嵌入所述鼻尖状顶盖的安装导轨以及鼻尖状顶盖安装螺丝柱的导轨。
[0010]优选地,所述电机减震及固定装置开设有线槽。
[0011]优选地,所述鼻尖状顶盖上设置有可用于固定屏幕保护层的边缘台阶。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13]1.解决了因长时间振动而造成的拼接处开裂问题,同时降低了因跌落而造成的外壳开裂风险;
[0014]2.避免了接缝填充剂的使用,从而规避了填充剂易被按摩用油性润滑物侵蚀的风险;
[0015]3.使电路板表面有更多的面积进行元器件排布,有效提升了电路板的散热性能;
[0016]4.避免圆筒状电机外壳而外开槽铺线而造成的强度降低问题;
[0017]5.有效防止半导体显示屏因外力挤压而造成损坏;
[0018]6.有效防止水溅对机身内部造成的危害;
[0019]7.有效降低水溅及按摩用油性物质对机身内部造成的危害;
[0020]8.有效分散了底盖与顶盖对圆筒状机身外壳的拉力,提升了机身外壳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技术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本技术另一视角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3]图3为本技术中鼻尖状顶盖及其连接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中:
[0025]1穹顶状底盖、2圆筒状电机外壳、3圆形电路板支架、4鼻尖状顶盖、5扬声器、6信号线固定夹、7圆筒状电机外壳安装螺丝柱、8底盖安装螺丝位、9 电机减震及固定装置、10鼻尖状顶盖安装螺丝柱、11聚合物电池、12控制电路板、13半导体显示屏、14薄膜按键、15电源线固定夹、16显示屏保护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7]参照图1

3所示的一种手持式振动治疗仪,包括治疗仪主体,治疗仪主体由穹顶状底盖1、圆筒状电机外壳2、圆形电路板支架3、鼻尖状顶盖4组成,该装置使用整体抽模的圆筒状电机外壳2代替常规的两半对拼圆筒状外壳,圆形电路板支架3针对该装置的特殊形状进行制作,更加方便进行使用;穹顶状底盖1固定连接有扬声器5、信号线固定夹6、圆筒状电机外壳安装螺丝柱7,使用螺丝固定穹顶状底盖1方案替代常规的两半对拼圆筒抱夹方案;圆筒状电机外壳2固定设置有底盖安装螺丝位8、电机减震及固定装置9、鼻尖状顶盖安装螺丝柱10,起到方便固定的同时还能增加保护效果;圆形电路板支架3固定连接有聚合物电池11;鼻尖状顶盖4固定连接有控制电路板12、半导体显示屏13、薄膜按键 14、电源线固定夹15、显示屏保护层16,起到整体的控制作用,便于整体装置操作,使用薄膜按键代替常规机械开关按钮,同时覆盖完整鼻尖状顶盖表面。
[0028]其中,穹顶状底盖1表面中心开有8个防窥孔,防窥孔呈圆周角八等分状,使用防窥孔代替常规圆孔可以起到防窥效果,增加装置的使用性能。
[0029]其中,圆筒状电机外壳2的外表面印有防滑颗粒,便于使用者进行手持,圆筒状电机外壳2内部底盖安装螺丝位8和顶盖安装导轨及鼻尖状顶盖安装螺丝柱10,结构在垂直方投影面上的分布成圆周角六等分,可以起到牢固固定的作用,有效分散了底盖与顶盖对圆筒状机身外壳的拉力,提升了机身外壳的可靠性。
[0030]其中,圆形电路板支架3的底部预留有圆孔和方形电池安装槽位,其外围有对应嵌入鼻尖状顶盖4的安装导轨以及鼻尖状顶盖安装螺丝柱10的导轨。
[0031]其中,电机减震及固定装置9开设有线槽,从而可以避免圆筒状电机外壳而外开槽铺线而造成的强度降低问题,增加了整体的使用性能。
[0032]其中,鼻尖状顶盖4上设置有可用于固定屏幕保护层的边缘台阶,增加了半导体显示屏的承受力,从而减少损坏。
[0033]一种手持式振动治疗仪的方案具体实施如下:
[0034]1.使用整体抽模的圆筒状电机外壳代替常规的两半对拼圆筒状外壳;
[0035]2.使用螺丝固定穹顶状底盖方案替代常规的两半对拼圆筒抱夹方案;
[0036]3.使用专用的电路板支架支撑电路板;
[0037]4.使用电机减震及固定装置固定扬声器信号线;
[0038]5.使用鼻尖状顶盖提供支撑屏幕保护层的台阶;
[0039]6.使用薄膜按键代替常规机械开关按钮,同时覆盖完整鼻尖状顶盖表面;
[0040]7.使用防窥孔代替常规圆孔;
[0041]8.使用底盖安装螺丝位和顶盖安装导轨及螺丝柱在垂直方投影面上的分布成圆周角六等分的设计。
[0042]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手持式振动治疗仪,包括治疗仪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治疗仪主体由穹顶状底盖(1)、圆筒状电机外壳(2)、圆形电路板支架(3)、鼻尖状顶盖(4)组成;所述穹顶状底盖(1)固定连接有扬声器(5)、信号线固定夹(6)、圆筒状电机外壳安装螺丝柱(7);所述圆筒状电机外壳(2)固定设置有底盖安装螺丝位(8)、电机减震及固定装置(9)、鼻尖状顶盖安装螺丝柱(10);所述圆形电路板支架(3)固定连接有聚合物电池(11);所述鼻尖状顶盖(4)固定连接有控制电路板(12)、半导体显示屏(13)、薄膜按键(14)、电源线固定夹(15)、显示屏保护层(1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持式振动治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穹顶状底盖(1)表面中心开有8个防窥孔,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子奕
申请(专利权)人:尼亚加拉南京医疗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