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设备和热垫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780536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23 19:38
本申请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和热垫结构。本申请提供的电子设备,包括热垫结构,所述热垫结构包括第一管路,所述第一管路具有热液进口和冷液出口,所述热液进口接收热液,所述冷液出口排出冷液;机箱,所述机箱具有第二管路,所述第二管路具有热液出口和冷液进口,所述热液出口排出热液,所述冷液进口接收冷液;所述第二管路的热液出口与所述第一管路的热液进口连接,以使热液进入经过所述第一管路交互为冷液,所述第一管路的冷液出口与所述第二管路的冷液进口连接,以使冷液进入经过所述第二管路交互为热液。本申请提供的电子设备,在实现热垫功能的同时,能够对液体和废热循环利用,节约了能源,保护了环境。保护了环境。保护了环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子设备和热垫结构


[0001]本申请涉及管路设计
,尤其涉及一种电子设备和热垫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在冬季没有暖气地区或者暖气开闭前后,人们普遍体感较冷,尤其在办公学习桌前和操作电脑的时候,手脚会比较凉影响效率和心情。
[0003]现有技术中,通常会使用电加热垫或者热水袋作为保暖措施,但是电加热垫易发生漏电,容易起火产生风险,有电磁辐射,容易干扰鼠标等电信号等缺点,而易烫伤;而热水袋则保温时间有限,软质材料表面不易书写和正常操作,有刺破漏水等风险。
[0004]因此,如何提供一种更好的热垫结构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和热垫结构,本申请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0007]热垫结构,所述热垫结构包括第一管路,所述第一管路具有热液进口和冷液出口,所述热液进口接收热液,所述冷液出口排出冷液;
[0008]机箱,所述机箱具有第二管路,所述第二管路具有热液出口和冷液进口,所述热液出口排出热液,所述冷液进口接收冷液;
[0009]所述第二管路的热液出口与所述第一管路的热液进口连接,以使热液进入经过所述第一管路交互为冷液,所述第一管路的冷液出口与所述第二管路的冷液进口连接,以使冷液进入经过所述第二管路交互为热液。
[0010]在本申请第一方面的一些变更实施方式中,还包括:
[0011]热液管,所述热液管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管路的热液出口连接,第二端与所述第一管路的热液进口连接;
[0012]冷液管,所述冷液管第一端与所述第一管路的冷液出口连接,第二端与所述第二管路的冷液进口连接。
[0013]在本申请第一方面的一些变更实施方式中,所述热液管上设置有第一阀门,用于开启或关闭所述第二管路的热液出口与所述热液管之间的导通;
[0014]所述冷液管上设置有第二阀门,用于开启或关闭所述第二管路的冷液进口与所述冷液管之间的导通。
[0015]在本申请第一方面的一些变更实施方式中,还包括:
[0016]第一三通结构和第二三通结构,所述第一三通结构的第一端形成所述第二管路的热液出口,所述第一三通结构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热液管,所述第二三通结构的第一端形成所述第二管路的冷液进口,所述第二三通结构的第二端连接所述冷液管;
[0017]动力综合结构,所述第一三通结构的第三端和所述第二三通结构的第三端分别与
所述动力结构的两端连接,以使液体在所述第一管路和所述第二管路之间循环。
[0018]在本申请第一方面的一些变更实施方式中,所述动力综合结构包括附加管,所述附加管具有注液口,液体通过所述注液口进入所述附加管,所述附加管还具有第一连通口和第二连通口,所述第一连通口与所述第一三通结构的第三端连通,所述第二连通口与所述第二三通结构的第三端的连通,以使所述附加管与所述第二管路形成循环。
[0019]在本申请第一方面的一些变更实施方式中,所述动力综合结构包括附加管和第一动力泵,所述附加管还具有第一连通口和第二连接口,所述第一连通口与所述第一三通结构的第三端连通,所述第二连通口与所述第二三通结构的第三端的连通,以使所述附加管与所述第二管路形成循环;
[0020]所述第一动力泵设置在所述附加管上,以使所述液体在所述附加管和第二管路中循环。
[0021]在本申请第一方面的一些变更实施方式中,所述动力综合结构还包括散热结构,所述散热结构临近所述附加管设置,用于为所述附加管内的液体降温。
[0022]在本申请第一方面的一些变更实施方式中,所述冷液管和/或所述热液管上设置第二动力泵,以使所述冷液由所述第一管路通过冷液管进入所述第二管路和/或使所述热液由所述第二管路进入所述第一管路。
[0023]在本申请第一方面的一些变更实施方式中,所述热垫结构还包括:
[0024]表层结构和底层结构中的至少一个,所述表层结构在至少所述第一管路的第一侧,所述底层结构在所述第一管路的第二侧;
[0025]所述表层结构包括放置层和均热层,所述均热层设置在所述第一管路与所放置层之间。
[0026]相较于现有技术,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热垫结构和机箱,热垫结构具有第一管路,机箱具有第二管路,机箱在工作过程中能够将原有的冷液变为热液,若热液不排放或者降温,则会由于温度过高影响机箱的工作,本申请中机箱包括第二管路,第二管路具有热液出口和冷液进口,且热液出口与热垫结构的热液进口连接,在机箱内液体温度高时,热液能够通过机箱的热液出口流向热垫结构的热液进口,从而热垫结构的第一管路中进入热液,使得热垫结构温度变高,用户可以通过热垫结构进行保暖,而当液体在热垫结构中的第一管路循环一周后,热量被吸收,热液变为冷液,冷液从热垫结构的冷液出口排出,热垫结构的冷液出口与机箱的冷液进口连接,从而冷液经热垫的冷液出口进入机箱的冷液进口,再在机箱内进行循环,待循环一周后冷液再次变为热液后,再从机箱的热液出口进入热垫结构的热液进口,以此往复循环,从而本申请提供的电子设备,在实现热垫功能的同时,能够对液体和废热循环利用,节约了能源,保护了环境。
[0027]另一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热垫结构,包括:
[0028]第一管路,所述第一管路具有热液进口和冷液出口,所述热液进口接收热液,所述冷液出口排出冷液;所述第一管路的热液进口与所述机箱的热液出口与连接,以使所述机箱排出的热液通过所述第一管路交互为冷液;所述第一管路的冷液出口与机箱的冷液进口连接,以使冷液经过所述机箱交互为热液。
[0029]上述说明仅是本申请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申请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申请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
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说明
[0030]图1示意性地示出了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2示意性地示出了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热垫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32]附图标号如下:
[0033]电子设备1,热垫结构12,第一管路122,热液进口124,冷液出口126,表层结构128,底层结构130,第二管路142,热液出口144,冷液进口146,热液管16,第一阀门162,第二动力泵164,冷液管18,第二阀门182,第一三通结构20,第二三通结构22,附加管242,注液口244,第一动力泵246,散热结构248。
具体实施方式
[0034]为更进一步阐述本申请为达成预定申请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申请提出的电子设备其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0035]如图1和图2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1,包括:
[0036]热垫结构12,所述热垫结构12包括第一管路122,所述第一管路1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热垫结构,所述热垫结构包括第一管路,所述第一管路具有热液进口和冷液出口,所述热液进口接收热液,所述冷液出口排出冷液;机箱,所述机箱具有第二管路,所述第二管路具有热液出口和冷液进口,所述热液出口排出热液,所述冷液进口接收冷液;所述第二管路的热液出口与所述第一管路的热液进口连接,以使热液进入经过所述第一管路交互为冷液,所述第一管路的冷液出口与所述第二管路的冷液进口连接,以使冷液进入经过所述第二管路交互为热液。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还包括:热液管,所述热液管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管路的热液出口连接,第二端与所述第一管路的热液进口连接;冷液管,所述冷液管第一端与所述第一管路的冷液出口连接,第二端与所述第二管路的冷液进口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设备,所述热液管上设置有第一阀门,用于开启或关闭所述第二管路的热液出口与所述热液管之间的导通;所述冷液管上设置有第二阀门,用于开启或关闭所述第二管路的冷液进口与所述冷液管之间的导通。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设备,还包括:第一三通结构和第二三通结构,所述第一三通结构的第一端形成所述第二管路的热液出口,所述第一三通结构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热液管,所述第二三通结构的第一端形成所述第二管路的冷液进口,所述第二三通结构的第二端连接所述冷液管;动力综合结构,所述第一三通结构的第三端和所述第二三通结构的第三端分别与所述动力结构的两端连接,以使液体在所述第一管路和所述第二管路之间循环。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设备,所述动力综合结构包括附加管,所述附加管具有注液口,液体通过所述注液口进入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左常龙
申请(专利权)人: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