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窗帘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779676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23 19: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窗帘控制技术领域,包括电机驱动电路、过载检测电路、启动按键KEY1和继电器K1,所述电机驱动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控制器,所述电机驱动电路的输出端连接电机U3,所述启动按键KEY1串联在电机驱动电路的供电端与12V电压源之间,所述电机驱动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电机U3之间串联采样电阻R10,所述R10的两端通过整流桥T1后输出采样信号DC_1连接所述过载检测电路的输入端,过载检测电路通过继电器K1控制电机驱动电路的供电状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过载检测电路对电机U3的工作电流实时监测,过载状态下,自动断开供电电源,避免了电机U3工作在过载状态下,一定程度上保护了电机U3,从而保证了自动窗帘机的正常使用并提高了使用寿命。使用寿命。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自动窗帘机


[0001]本技术属于窗帘控制
,具体为一种自动窗帘机。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电子科技的不断发展,智能窗帘已经逐渐走进了人们的生活。智能窗帘是带有一定自我反应、调节、控制功能的电动窗帘,其主要还是依赖于电机控制实现窗帘的自动开合功能。
[0003]由于绝缘技术的不断发展,在电机的设计上既要求增加出力,又要求减小体积,使新型电机的热容量越来越小,过负荷能力越来越弱;再由于生产自动化程度的提高,要求电机经常运行在频繁的起动、制动、正反转以及变负荷等多种方式,对电机保护装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0004]电机在使用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过载的现象,过载会影响智能窗帘的正常使用以及使用寿命,长时间过载还会烧坏电机。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增加过载检测电路,当电机运行在过载状态时自动切断电机驱动电路和电源之间的连接,有效的保护了电机,增加了智能窗帘的使用寿命。
[0006]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7]自动窗帘机,包括电机驱动电路,所述电机驱动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控制器,所述电机驱动电路的输出端连接电机U3,
[0008]还包括过载检测电路、启动按键KEY1和继电器K1,所述启动按键KEY1串联在电机驱动电路的供电端与12V电压源之间,所述电机驱动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电机U3之间串联采样电阻R10,所述R10的两端通过整流桥T1后输出采样信号DC_1连接所述过载检测电路的输入端,
[0009]所述过载检测电路包括运放U4、三极管Q2和三极管Q1,所述运放U4的同相输入端串联电阻R8后作为过载检测电路的输入端,所述运放U4的反相输入端连接变阻器RP1的滑动端,所述变阻器RP1一端串联电阻R9后连接VCC电压源,另一端接地,所述运放U4的输出端串联电阻R3后连接三极管Q2的基极,所述三级管Q2的发射极串联电阻R7后连接VCC电压源,所述三极管Q2的集电极串联电阻R5后接地,所述三极管Q2的集电极连接三极管Q1的基极,所述三极管Q1的发射极串联电阻R6后接地,所述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串联继电器K1的线圈后连接VCC电压源,所述继电器K1的开关并联在启动按键KEY1两端。
[0010]进一步,本技术还包括继电器K2,所述继电器K2的线圈串联在12V电压源与启动按键KEY1之间,所述继电器K2的开关串联在电阻R7与继电器K1的连接点与VCC电压源之间。
[0011]进一步,所述电机驱动电路包括时基芯片U1和时基芯片U2,所述时基芯片U1的VCC脚和所述时基芯片U2的VCC脚作为电机驱动电路的供电端,所述时基芯片U1的OUT脚连接所
述电机U3的正输入端,所述时基芯片U2的OUT脚连接所述电机U3的负输入端,所述时基芯片U1的TRIG脚和所述时基芯片U2的TRIG脚连接控制器。
[0012]进一步,所述电机驱动电路的输入端通过隔离电路连接控制器,
[0013]所述隔离电路包括光耦U5和三极管Q3,所述光耦U5的in1脚串联电阻R13后连接控制器的IO口,所述光耦U5的in2脚接地,所述光耦U5的out1脚串联电阻R11后连接VCC电压源,所述光耦U5的out2脚接地,所述三极管Q3的基极连接所述光耦U5的out1脚,所述三极管Q3的发射极连接VCC电压源,所述三极管Q3的集电极串联电阻R12后接地,所述三极管Q3的集电极作为隔离电路的一个输出端连接时基芯片U1的TRIG脚,所述光耦U5的out1脚作为隔离电路的另一输出端连接时基芯片U2的TRIG脚。
[0014]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是:
[0015]启动按键KEY1按下后,窗帘驱动电路通电,电机工作电流经采样电阻R10进入过载检测电路,经运放U4比较输出驱动三极管Q2和Q1导通,从而继电器K1开关常开触点闭合,电机驱动电路进入正常工作状态,当电机过载时,采样电阻R10两端的电压经过整流后输出的信号经过运放U4使三极管Q2和Q1截止,继电器K1开关常开触点断开,电机驱动电路停止供电。
[0016]通过过载检测电路对电机U3的工作电流实时监测,电机U3过载状态下,自动断开供电电源,避免了电机U3工作在过载状态下,一定程度上保护了电机U3,从而保证了自动窗帘机的正常使用并提高了使用寿命。
[0017]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本技术过载检测电路的电路图;
[0019]图2是本技术电机驱动电路的电路图;
[0020]图3是本技术隔离电路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及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及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0022]本技术为自动窗帘机,包括电机驱动电路,所述电机驱动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控制器,所述电机驱动电路的输出端连接电机U3,
[0023]具体实施例1,如图1和图2所示,
[0024]本技术还包括过载检测电路、启动按键KEY1和继电器K1,所述启动按键KEY1串联在电机驱动电路的供电端与12V电压源之间,所述电机驱动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电机U3之间串联采样电阻R10,所述R10的两端通过整流桥T1后输出采样信号DC_1连接所述过载检测电路的输入端,所述过载检测电路包括运放U4、三极管Q2和三极管Q1,所述运放U4的同相输入端串联电阻R8后作为过载检测电路的输入端,所述运放U4的反相输入端连接变阻器RP1的滑动端,所述变阻器RP1一端串联电阻R9后连接VCC电压源,另一端接地,所述运放U4的输出端串联电阻R3后连接三极管Q2的基极,所述三级管Q2的发射极串联电阻R7后连接VCC电压源,所述三极管Q2的集电极串联电阻R5后接地,所述三极管Q2的集电极连接三极管
Q1的基极,所述三极管Q1的发射极串联电阻R6后接地,所述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串联继电器K1的线圈后连接VCC电压源,所述继电器K1的开关并联在启动按键KEY1两端。
[0025]本技术的自动窗帘机在使用时,先按下启动按键KEY1,电机驱动电路接通12V电压源,电机U3正常工作,采样电阻R10输出相应电压信号,经整流后进入运放U4的同相输入端与反相输入端的基准电压进行比较,当电压正常时,运放U4输出低电平,驱动三极管Q2导通,进一步驱动三极管Q1导通,继电器K1的线圈端接通,继电器K1的常闭触点闭合,松开启动按键KEY1的状况下,借助继电器K1的开关使电机驱动电路接通12V电压源,保证电机驱动电路正常供电,当12V电压源出现过载现象时,运放U4输出高电平,三极管Q2截止,三极管Q1也截止,继电器K1的线圈不通电,继电器K1开关断开,此时电机驱动电路与12V电压源断开。
[0026]具体实施例2,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还包括继电器K2,所述继电器K2的线圈串联在12V电压源与启动按键KEY1之间,所述继电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自动窗帘机,包括电机驱动电路,所述电机驱动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控制器,所述电机驱动电路的输出端连接电机U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过载检测电路、启动按键KEY1和继电器K1,所述启动按键KEY1串联在电机驱动电路的供电端与12V电压源之间,所述电机驱动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电机U3之间串联采样电阻R10,所述R10的两端通过整流桥T1后输出采样信号DC_1连接所述过载检测电路的输入端,所述过载检测电路包括运放U4、三极管Q2和三极管Q1,所述运放U4的同相输入端串联电阻R8后作为过载检测电路的输入端,所述运放U4的反相输入端连接变阻器RP1的滑动端,所述变阻器RP1一端串联电阻R9后连接VCC电压源,另一端接地,所述运放U4的输出端串联电阻R3后连接三极管Q2的基极,所述三级管Q2的发射极串联电阻R7后连接VCC电压源,所述三极管Q2的集电极串联电阻R5后接地,所述三极管Q2的集电极连接三极管Q1的基极,所述三极管Q1的发射极串联电阻R6后接地,所述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串联继电器K1的线圈后连接VCC电压源,所述继电器K1的开关并联在启动按键KEY1两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窗帘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继电器K2,所述继电器K2的线圈串联在12V电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焱
申请(专利权)人:邯郸市篪睿物联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