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支撑筏板钢筋的型钢支撑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支撑结构
,尤其涉及一种支撑筏板钢筋的型钢支撑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现有技术中,对于筏板结构的支撑大都仅采用立柱支撑的形式,然而对于某些情况下,如在高层建筑中,局部电梯坑处阀板厚度达到6m;筏板主筋直径为ф28和ф32。因为筏板较厚,普通立柱支撑无法承受筏板上部钢筋和施工荷载的重量,造成楼承板塌陷或支撑立柱断裂。
[0003]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支撑筏板钢筋的型钢支撑结构,以解决或至少改善上述技术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支撑筏板钢筋的型钢支撑结构,旨在解决现有技术的支撑结构无法支撑较重载荷的技术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支撑筏板钢筋的型钢支撑结构,包括上承板和与所述上承板相对间隔设置的下承板,所述上承板和所述下承板之间设置有支撑结构,所述支撑结构包括横梁、立柱和斜拉件,所述横梁设置于所述上承板的下方且与所述上承板平齐设置以对所述上承板起支撑作用,所述立柱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支撑筏板钢筋的型钢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承板和与所述上承板相对间隔设置的下承板,所述上承板和所述下承板之间设置有支撑结构,所述支撑结构包括横梁、立柱和斜拉件,所述横梁设置于所述上承板的下方且与所述上承板平齐设置以对所述上承板起支撑作用,所述立柱连接所述横梁和所述下承板,所述立柱的数量为多根,相邻两根立柱之间通过斜拉件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筏板钢筋的型钢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斜拉件包括第一斜拉件和第二斜拉件,所述第一斜拉件包括第一斜拉杆,所述第二斜拉件包括交叉设置的第二斜拉杆,所述第一斜拉件和所述第二斜拉件沿所述横梁的长度方向交替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支撑筏板钢筋的型钢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斜拉杆自所述立柱的顶端延伸至相邻立柱的底端;或所述第一斜拉杆自所述立柱的底端延伸至相邻立柱的顶端。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支撑筏板钢筋的型钢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斜拉杆包括第一拉杆和第二拉杆,所述第一拉杆自所述立柱的顶端延伸至相邻立柱的底端,所述第二拉杆自所述立柱的底端延伸至相邻立柱的顶端,所述第一拉杆和所述第二拉杆交叉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筏板钢筋的型钢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承板包括筏板和上钢筋层,所述筏板设置于所述上钢筋层的上方,所述横梁设置于所述上钢筋层的下方且与所述上钢筋层平齐设置以对所述上钢筋层起支撑作用,所述下承板包括下钢筋层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龙,姜继果,薛晓宏,杨磊,黄正业,宫富才,徐海圣,姜子麒,古刚,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二十局集团第六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