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磁性导电元件的电互连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77567 阅读:1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电互连件包括第一磁性导体和第二磁性导体。第二磁性导体被磁性吸引至第一磁性导体,以便在第一和第二磁性导体之间建立导电通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总体涉及一种用于电连接部件的系统。具体地说,本专利技术 涉及一种电互连件,该电互连件设置成将两个或更多导电元件磁耦合 在一起,以便在这些导电元件之间建立导电通路。
技术介绍
过去,向部件供电或从部件接收电信号的最简单方式是利用电导 线将电源连接至该部件。 一种最普通的电导线是铜线。在很多情况下, 这些电导线都涂覆有用于保护电线和使电线绝缘的材料。电导线制造 成多种"规格,,,以便特定用途可以选用合适尺寸的电线。普通的电导线相对较硬,且设计成当拉力施加在电线上时不能拉 长。当电线与经受振动的部件结合使用时通常有拉力。因此,受到拉 力的电线有在拉长时在中间断裂的趋势,从而破坏它们作为导电通路 的用途。而且,当电线用于寒冷环境中时,用于支承电线和使电线绝 缘的材料的硬度和热收缩特性将成为更大的问题,因为在该寒冷环境 中,这些材料可能变脆和可能皱缩。经常有材料自身剪切电线的情况, 从而破坏导电通路。已经开发了导电元件例如电导线编织物,它能够 比普通的线束进行更大的拉长。不过,电导线编织物的拉长量仍然很 有限。因此,需要一种具有更大通用性的电互连件,它能够在多种工作 条件下提供导电通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一种电互连件,它包括第一磁性导体和第二磁性导体。 第二磁性导体被磁吸引至第 一磁性导体,以便在第 一和第二磁性导体 之间建立导电通路。附图说明图l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电互连件的视图,该电互连件包括第一导电元4 件和第二导电元件。图2A和2B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电互连件怎样设置成当力(例如拉力) 施加在第一或第二导电元件上时减小应变。图3是表示图1的电互连件的笫一备选实施例的视图。 图4是表示图1的电互连件的笫二备选实施例的视图。 图5是表示图1的电互连件的笫三备选实施例的视图。 图6是表示图1的电互连件的第四备选实施例的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图1是表示电互连件10的视图,该电互连件包括第一导电元件12、 第二导电元件14、第一磁性元件16和第二磁性元件18。如图1中所示, 第一磁性元件16布置在笫一导电元件12中,而第二磁性元件18布置在 第二导电元件14中,磁性元件的轮廓由虚线表示。当第一和第二磁性元件12和14的相反磁极相互接近时,在这两个 磁性元件之间形成磁吸引力F。如后面更详细所述,当第一和第二磁性 元件16和18磁耦合在一起时,在笫一导电元件12和第二导电元件14之 间形成导电通路。这样,当笫一和第二导电元件12和14磁耦合在一起 时,第一和笫二导电元件12和14形成能够传递电流的单个导电元件。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和笫二磁性元件16和18可以都是永磁体(即 具有较大剩余磁化强度的铁磁材料)。永磁体的一个示例是稀土磁体。 在另外的实施例中,其中 一个磁性元件可以是没有像永磁体一样具有 剩余磁化强度的顺磁或铁磁类型材料,但是当置于磁场附近时将被磁 化。电互连件10可用于需要在两个部件之间进行电连接的任意用途, 并可以代替现有技术中通常用于在部件之间提供导电通路的电线。特 别是,本专利技术的电互连件可用于当电线可能受到非常低的温度、极大 的振动或拉力(这可能使得电线断裂或受损)时的用途。在图l所示的实施例中,笫一和第二导电元件12和14是导电编织 物,且第一和第二磁性元件16和18布置在它们各自的导电编织物中。 不过,在另外的实施例中,第一和第二磁性元件16和18也可选择与它 们各自导电元件的外表面相联接。另外,尽管导电元件12和14表示为 各自有一个连带的磁性元件,但是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预定范围的情况下也可以^使用多个磁性元件。第一和第二磁性元件16和18之间的磁吸引力F提供了一种"快速断 开,,特征,它用于快速且容易地中断从一个导电元件至另一个导电元 件的电流。特别是,该导电通路可以通过将笫一和笫二磁性元件16和 18分开而中断。这可以简单地通过沿F轴线沿相反方向拉动磁性元件16 和18直到第一和笫二导电元件12和14不再接触而实现。因此,当第一 和第二导电元件12和14不再接触时,电流不能在它们之间通过。例如, 当电互连件10用于向传感器供电时,该磁性元件用作将通向传感器的 电力快速断开(和重新连接)的装置。重要的是,为了使第一和第二磁性元件16和18之间存在磁吸引力 F,第一和第二导电元件12和14的温度必须保持低于两个磁性元件16 和18的居里温度。当导电元件的温度超过其所连带的磁性元件的居里 温度时,磁性元件开始损失任何剩余磁化强度。结果,由于磁性元件 之间没有磁吸引力,导电通路可能会断开。图2A和2B表示了将力(例如拉力)施加在导电元件12和14中的一 个或两个上时本专利技术的电互连件怎样减小应变。首先,如图2A所示, 两个导电元件上没有被施加拉力。第一磁性元件16的中心点C1与第二 磁性元件18的中心点C2对齐。如图2A所示,导电通路20由第一和第二 磁性元件16和18的交叠表面长度来确定。然后,如图2B中所示,这时拉力可以沿方向Y1施加在笫一导电元 件12上并沿方向Y2施加在第二导电元件14上。这些拉力使得第一磁性 元件16的中心点C1沿方向Y1滑动,并使得第二磁性元件18的中心点C2 沿方向Y2滑动,从而在中心点C1和C2之间产生间距AC。该间距AC表示 了本专利技术的应变减小元件,它的存在是由于第一和第二导电元件12和 14可以在不损失导电通路20的情况下沿轴向方向被彼此相对拉开。特 别是,当将拉力施加在第一和第二导电元件12和14上时,在第一和第 二磁性元件16和18之间形成的磁吸引力允许导电元件彼此相对滑动, 同时保持该导电通路20。应当注意,第一和笫二导电元件12和14可以 彼此相对滑动的量与各导电元件上的磁性元件的长度、位置和数量相 关。例如,第一和笫二导电元件12和14的磁性区域越长,它们就可以大,图3是表示电互连件10A的视图,该电互连件10A是电互连件10的第 一备选实施例。如图3所示,电互连件10A包括第一导电元件12A、笫二 导电元件14A、笫一磁性元件16A和第二磁性元件18A。电互连件10A与 电互连件10类似。不过,第一和第二磁性元件16和18 (它们自身也是 导电)与它们各自的导电元件的外表面相联接,且多个磁性导电长条 22布置在这两个磁性元件之间。磁性导电长条22设置成在第一和第 二磁性元件16A和18A被分开从而在导电元件之间产生间隙G时,保持第 一和第二导电元件12A和14A之间的导电通路20A。实际上,添加磁性导 电长条形成应变减小元件的另一实施例,因为可以在不使导电通路20A 断开的情况下拉开第一和第二导电元件12A和14A。当将第一和第二磁性元件16A和18A拉开时,各磁性导电长条22的 北极"N,,与第一磁性元件16A或另一磁性导电长条22的南极"S"对齐。 类似的,各磁性导电长条22的南极"S"与第二磁性元件18A或另一磁 性导电长条22的北极"N,,对齐。应当注意,由于磁性导电长条22的较 小尺寸,在图3中并没有标记长条22的北极和南极。由于在第一和第二 磁性元件16A和18A之间存在的磁吸引(即磁通量),因此磁性导电长 条22能够保持第一和第二导电元件12A和14A之间的导电通路20A。重要 的是应当注意,当第 一和笫二磁性元件16A和18A之间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互连件,包括:    第一磁性导体;以及    第二磁性导体,该第二磁性导体被磁性地吸引至第一磁性导体,以在第一和第二磁性导体之间建立导电通路。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A施瓦茨巴特DO奇普拉
申请(专利权)人:联合工艺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US[美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