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变压器隔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774326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23 19: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变压器隔振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设置于变压器和地面之间,所述壳体内部设有限位缓冲器、阻尼器和弹力装置,所述限位缓冲器的高度低于阻尼器的高度,所述阻尼器倾斜设置,多个所述阻尼器沿壳体中心线对称设置。能够抑制变压器在工作过程中产生的低频振动与降噪,尤其是变压器结构在共振峰处的响应幅值,达到良好的隔振效果,极大的改善变压器工作的动力学环境,改善工作人员的工作环境。相比其他的变压器隔振装置,其具有结构简单、占用空间小和安装方便等特点,能够降低隔振成本。最主要的是还能够满足在不改变变压器环境的条件下进行隔振设计的要求,限制振动幅度,保护变压器不受振动和隔振装置的影响。响。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变压器隔振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变压器辅助装置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变压器隔振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配电房主要噪声为干式变压器产生的低频噪声,会对人体产生慢性损伤,容易使人烦躁、易怒,有时甚至失去理智,长期受袭扰的话,还可能造成神经衰弱、失眠等神经系统疾病,如果孕妇长期处于低频噪声中也会影响到腹中胎儿的发育。中国疾控中心环境影响评价室的专家指出,低频噪声对生理的影响虽然没有高频噪声那么明显,但它可以直达人的耳骨,使人的交感神经紧张,导致心跳过速、血压升高、内分泌失调等症状。由于低频噪声主要是通过结构传声的,所以很容易引起人的感觉共鸣。一般而言,人对低频噪声的忍耐程度相对也较低。正常情况下,30至35分贝一般人还能接受,35分贝以上就会有人明显感觉到心慌、烦躁等不舒服情况。
[0003]因此变压器在工作阶段的力学环境中,产生的噪音污染需要进行及时的处理,对变压器采取隔振处理十分有必要,而现有变压器隔振装置结构复杂,存在一定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变压器振动产生噪音污染较大,隔振装置结构复杂、存在安全隐患的技术问题。
[0005]为此,本技术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变压器隔振装置。
[0006]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变压器隔振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设置于变压器和地面之间,所述壳体内部设有限位缓冲器、阻尼器和弹力装置,所述限位缓冲器的高度低于阻尼器的高度。
[0007]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变压器隔振装置,隔振装置的壳体起到支撑作用,并对内部的隔振器件进行保护,弹力装置是隔振装置中提供刚度的主要部件,进一步提高隔振装置的支撑能力,采用弹性部件使支撑部位具有一定弹性,减少磨损,增强可靠性,阻尼器是隔振装置中提供振动控制的主要部件,提供运动的阻力,耗减变压器振动能量,可以采用液体阻尼器、气体阻尼器或电磁阻尼器,可根据变压器的质量和振动频率选择阻尼器的大小和数量,限位缓冲器主要用于提供缓冲,承受上转接板所产生的反作用力,限位缓冲器的高度低于阻尼器的高度,利用限位缓冲器的高度控制阻尼器和变压器的振动幅度,提供振动最大幅度的限定,并对变压器进行保护,作为保险措施避免阻尼器失效或变压器振动频率超限时变压器直接降落,保障变压器正常稳定运行。
[0008]根据本技术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变压器隔振装置,还可以具有以下附加技术特征:
[0009]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壳体包括上转接面、下转接面和支架,所述上转接面与变压器连接,所述下转接面与地面连接,所述上转接面和下转接面通过支架连接。
[0010]在该技术方案中,上转接面与变压器的底部可通过螺栓连接方式进行连接,下转
接面与地面稳固连接,防止隔振装置移位,可在隔振装置的四个角位设置支架连接上转接面和下转接面,使各部分之间形成一个整体,支架与上转接面和下转接面固定连接,支架也可选用具有一定弹力的刚性器件构成。
[0011]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限位缓冲器、阻尼器和弹力装置设置于上转接面和下转接面之间。
[0012]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弹力装置的两端分别与上转接面和下转接面连接,所述阻尼器的两端分别与上转接面和下转接面连接,所述限位缓冲器与下转接面连接。
[0013]在该技术方案中,阻尼器的上下两端分别与上转接面和下转接面通过螺栓连接,限位缓冲器的底端与下转接面通过螺栓连接,顶部与上转接面之间形成一定高度的空间,变压器可在该空间内由阻尼器控制减少振动能量。
[0014]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阻尼器倾斜设置,多个所述阻尼器沿壳体中心线对称设置。
[0015]在该技术方案中,阻尼器倾斜布置与上转接面和下转接面之间呈一定角度,通过向变压器提供倾斜方向的阻力,提高减振效果,上转接面和下转接面之间设置8个阻尼器,上转接面和下转接面为规则的长方形,阻尼器两两分布于转接面的四条边上,任意两阻尼器设置在同一平面,该平面与转接面所在平面相垂直,倾斜方向沿壳体中心线对称,使各个阻尼器之间均匀受力,提高减振精度。
[0016]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阻尼器包括支撑部和伸缩部,所述支撑部与下转接面连接,所述伸缩部与上转接面连接,所述伸缩部与支撑部滑动连接。
[0017]在该技术方案中,支撑部通过连接片与下转接部螺栓连接,伸缩部通过连接片与上转接部连接,通过伸缩部在支撑部内进行活塞运动控制变压器的振动。
[0018]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弹力装置与支架相邻设置,所述限位缓冲器设置于任意相邻两支架之间。
[0019]在该技术方案中,弹力装置和支架共同作用提供刚度,4个限位缓冲器分别设置在靠近下转接面四条边中点的位置,同时作用限制振动幅度,提供缓冲能力。
[0020]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上转接面和/或下转接面连接有绝缘层,所述绝缘层与变压器和/或地面绝缘。
[0021]在该技术方案中,绝缘层可采用符合变压器电压要求的绝缘胶垫,提供绝缘效果,保证设备安全和人身安全,同时通过绝缘胶垫的弹力进一步提高隔振效果。
[0022]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能够抑制变压器在工作过程中产生的低频振动与降噪,尤其是变压器结构在共振峰处的响应幅值,达到良好的隔振效果,极大的改善变压器工作的动力学环境,改善工作人员的工作环境。
[0023]相比其他的变压器隔振装置,其具有结构简单、占用空间小和安装方便等特点,能够降低隔振成本。最主要的是还能够满足在不改变变压器环境的条件下进行隔振设计的要求,限制振动幅度,保护变压器不受振动和隔振装置的影响。
[0024]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0025]本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0026]图1是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一种变压器隔振装置的结构图;
[0027]图2是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一种变压器隔振装置的俯视图;
[0028]图3是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一种变压器隔振装置的壳体内部结构俯视图;
[0029]图4是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一种变压器隔振装置的阻尼器的结构图。
[0030]其中,图1至图4中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0031]1、变压器;2、壳体;3、限位缓冲器;4、阻尼器;5、弹力装置;6、上转接面;7、下转接面;8、支架;9、支撑部;10、伸缩部。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33]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还可以采用其它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变压器隔振装置,包括:壳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2)设置于变压器(1)和地面之间,所述壳体(2)内部设有限位缓冲器(3)、阻尼器(4)和弹力装置(5),所述限位缓冲器(3)的高度低于阻尼器(4)的高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压器隔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2)包括上转接面(6)、下转接面(7)和支架(8),所述上转接面(6)与变压器(1)连接,所述下转接面(7)与地面连接,所述上转接面(6)和下转接面(7)通过支架(8)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变压器隔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缓冲器(3)、阻尼器(4)和弹力装置(5)设置于上转接面(6)和下转接面(7)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变压器隔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力装置(5)的两端分别与上转接面(6)和下转接面(7)连接,所述阻尼器(4)的两端分别与上转接面(6)和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禄文杨勃王谦邱妮邹岸新杨华夏蒋西平陈伟张盈唐介李翊歆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