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入侵探测防穿越电子围栏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2772576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23 19:28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入侵探测防穿越电子围栏系统,包括:电子围栏本体,设置于待监控区,用于隔离危险区域,电子围栏本体包括安全围栏以及设置于安全围栏上的电栅栏线,电栅栏线能够在闯入者接触时瞬间产生高压脉冲,阻止闯入者翻越安全围栏;监控装置,设置于待监控区,用于监视监控装置所覆盖的区域;报警装置,设置于待监控区,报警装置与所述监控装置连接和电子围栏本体连接,当监控装置发现闯入人员或者闯入人员接触电子围栏本体时,报警装置发出警报;监控中心,设置于监控室内,监控中心与监控装置、报警装置连接,用于实时查看待监控区的画面以及接受报警信息;其中,还包括防鸟装置,设置于安全围栏上,用于防止鸟类在安全围栏上搭窝。搭窝。搭窝。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入侵探测防穿越电子围栏系统


[0001]本技术属于电子围栏
,尤其涉及一种入侵探测防穿越电子围栏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电子围栏是最先进的周界防盗报警系统,它由电子围栏主机和前端探测围栏组成。电子围栏主机是产生和接收高压脉冲信号,并在前端探测围栏处于触网、短路、断路状态时能产生报警信号,并把入侵信号发送到安全报警中心;前端探测围栏由杆及金属导线等构件组成的有形周界。通过控制键盘或控制软件,可实现多级联网。电子围栏是一种主动入侵防越围栏,对入侵企图做出反击,击退入侵者,延迟入侵时间,并且不威胁人的性命,并把入侵信号发送到安全部门监控设备上,以保证管理人员能及时了解报警区域的情况,快速的作出处理。
[0003]公开号为CN210222962U的专利,其公开了一种智能电子围栏系统,该系统包括:摄像监测设备、报警器及监控服务器;所述摄像监测设备与所述报警器连接;安装于待监控区域,监控范围覆盖所述监控区域。通过对监控区域实时图像的处理,分析是否存在施工人员及非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擅自跨越安全电子围栏的现象,及非施工人员进入施工区现象;当发现违规跨越安全电子围栏及非施工人员进入施工区时,通过系统控制报警器,对违规跨越安全电子围栏人员及非施工人员发出警示信息,从而确保施工的安全性;另一方面,还能使管理人员能够实时查看实时视频、录像和图片,详细了解施工区的状态,并为今后施工队伍施工规范性评价提供依据。
[0004]但是上述智能电子围栏系统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还存在不少问题,虽然上述智能电子围栏可以在发现违规跨越安全电子围栏及非施工人员进入施工区时,通过系统控制报警器,对违规跨越安全电子围栏人员及非施工人员发出警示信息,但是闯入者不听从警报继续进入施工区,上述智能电子围栏并不能阻止跨越者,只能通过管理人员自己或者听到警报的人去阻止闯入者,但是赶到现场需要一定的时间,在这个时间段里,闯入者可能已经进入了危险区域,造成极大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入侵探测防穿越电子围栏系统,能够解决上述问题。
[0006]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入侵探测防穿越电子围栏系统,包括:电子围栏本体,设置于待监控区,用于隔离危险区域,所述电子围栏本体包括安全围栏以及设置于所述安全围栏上的电栅栏线,所述电栅栏线能够在闯入者接触时瞬间产生高压脉冲,阻止闯入者翻越安全围栏;监控装置,设置于待监控区,用于监视监控装置所覆盖的区域;报警装置,设置于待监控区,所述报警装置与所述监控装置连接和电子围栏本体连接,当监控装置发现闯入人员或者闯入人员接触电子围栏本体时,报警装置发出警报;监控中心,设置于监控室
内,所述监控中心与所述监控装置、报警装置连接,用于实时查看待监控区的画面以及接受报警信息;其中,还包括防鸟装置,设置于所述安全围栏上,用于防止鸟类在安全围栏上搭窝。
[0007]采用上述的一种入侵探测防穿越电子围栏系统,通过设有安全围栏,可以将危险区域隔离,同时起到阻拦效果,通过在电栅栏线,当闯入者无视安全围栏以及触发的警报时,电栅栏线可以在闯入者接触时产生瞬间高压脉冲,脉冲在电栅栏线上传播,阻止闯入者翻跃电子围栏本体。脉冲的电压很高(3000至12000V),触及电栅栏线者会产生触及高压电的感觉,但是由于作用时间极短(<0.15s),释放的能量很小(<5J),所以只会使接触者产生难受的感觉,接触者不会受到伤害,这也同样适用于试图其他动物,可以有效遏制闯入者进入危险区域,并为管理人员的到来争取时间;鸟类搭窝的材料大多为树枝或杂草夹杂着建筑材料铁丝等导电物体,遇阴雨、浓雾、大风等天气,湿润长草、藤蔓植物或金属丝等导电性异物容易造成短路跳闸,通过设有防鸟装置,可以有效防止鸟类在安全围栏上搭窝,对安全围栏和电栅栏线起到保护作用。
[0008]进一步的,所述安全围栏包括:竖杆,垂直设置于地面上,所述竖杆设置有多个;横杆,设置于所述竖杆上,横杆与所述竖杆相互垂直,且所述横杆上设有若干安装槽,安装槽位于相邻的竖杆之间;压力感应装置,设置于所述安装槽内,用于对横杆受到的压力进行测量;控制装置,与所述报警装置连接,用于在所述压力感应装置所感应的压力值大于阈值时控制报警装置报警;其中,所述阈值根据人体体重的下限设置。
[0009]通过在横杆上设有安装槽,并在安装槽内安装压力感应装置,压力感应装置可以是压力传感器,当有人试图攀爬安全围栏时,必然会接触安全围栏,并触发警报,起到警示作用,同时,压力感应装置的阈值根据人体体重的下限而设置,因为人体的体重区别与其他动物,当小型动物攀爬时并不会触发安全围栏,可以有效避免误触警报,降低误报率。
[0010]进一步的:所述防鸟装置包括:支撑板,设置于所述横杆和竖杆的连接处且位于所述横杆的上部,所述支撑板上设有供竖杆穿过的第一通孔;弧形板,设置于所述支撑板上,所述弧形板的靠近竖杆的一端至远离竖杆的一端呈逐渐平缓的圆滑结构,且所述弧形板上设有供竖杆穿过的第二通孔;其中,所述支撑板为橡胶材质制成,所述弧形板由绝缘材质制成,且所述弧形板的上表面光滑设置。
[0011]通过设有防鸟装置,可以对鸟类搭窝时树枝的着力点进行遮挡,使鸟类搭建时的第一根树枝无法放置到横杆和竖杆的交界处,即使勉强搭建出鸟窝,也不具有牢固的结构,受到震动或者风力的冲击就会散架、掉落,从而有效防止鸟类在围栏本体上搭窝。
[0012]进一步的,所述电子围栏本体还包括额外供电装置,所述额外供电装置与所述电栅栏线通过电缆线连接,所述额外供电装置包括太阳能电池以及与太阳能电池连接的铅酸蓄电池和电感式升压变换器,所电感式升压变换器通过电缆线与所述太阳能电池、铅酸蓄电池输出端相连。
[0013]通过安装额外供电装置作为电栅栏线的电源,电感式升压变换器实现直流电的升压,解决了待监控区不便于外接电源时的供电问题,其中,铅酸蓄电池也叫酸性电池,是一种电极主要由铅及其氧化物制成,电解液是硫酸溶液的蓄电池,铅酸电池放电状态下,正极主要成分为二氧化铅,负极主要成分为铅;充电状态下,正负极的主要成分均为硫酸铅。同时,铅酸蓄电池充电时,硫酸铅通过氧化还原反应分别恢复成二氧化铅和铅,电解液中的硫
酸浓度增大;放电时,正极板的二氧化铅和负极板的铅与电解液中的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铅,电解液中的硫酸浓度降低,因此铅酸蓄电池可以反复充放电,且寿命较长。因此,将铅酸蓄电池与太阳能电池通过电缆线相连,在白天光照充足的时候,铅酸蓄电池可以储存太阳能电池输出的多余电能;铅酸蓄电池的输出端与电感式升压变换器相连,当夜晚或者光照不足时,铅酸蓄电池可以提供电源。这样就在待监控区不便于外接电源时使用电子围栏。
[0014]进一步的,所述监控装置和报警装置上均设有备用电源,所述备用电源包括太阳能电池组和蓄电池。
[0015]通过在监控装置和报警装置上设有备用电源,可以在待监控区不便于外接电源时为监控装置和报警装置供电,同时,通过采用太阳能电池组进行供电,可以实现自主供电,维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入侵探测防穿越电子围栏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电子围栏本体(100),设置于待监控区,用于隔离危险区域,所述电子围栏本体(100)包括安全围栏(110)以及设置于所述安全围栏(110)上的电栅栏线(120),所述电栅栏线(120)能够在闯入者接触时瞬间产生高压脉冲,阻止闯入者翻越安全围栏(110);监控装置(200),设置于待监控区,用于监视监控装置(200)所覆盖的区域;报警装置(300),设置于待监控区,所述报警装置(300)与所述监控装置(200)连接和电子围栏本体(100)连接,当监控装置(200)发现闯入人员或者闯入人员接触电子围栏本体(100)时,报警装置(300)发出警报;监控中心(500),设置于监控室内,所述监控中心(500)与所述监控装置(200)、报警装置(300)连接,用于实时查看待监控区的画面以及接受报警信息;其中,还包括防鸟装置(400),设置于所述安全围栏(110)上,用于防止鸟类在安全围栏(110)上搭窝。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入侵探测防穿越电子围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围栏(110)包括:竖杆(111),垂直设置于地面上,所述竖杆(111)设置有多个;横杆(112),设置于所述竖杆(111)上,横杆(112)与所述竖杆(111)相互垂直,且所述横杆(112)上设有若干安装槽(113),安装槽(113)位于相邻的竖杆(111)之间;压力感应装置(114),设置于所述安装槽(113)内,用于对横杆(112)受到的压力进行测量;控制装置(115),与所述报警装置(300)连接,用于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先平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宏图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