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鱼诱鱼通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772401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23 19:27
一种集鱼诱鱼通道,包括集鱼槽,所述的集鱼槽一端封闭另一端开口,集鱼槽中间位置的底部设有坑体,坑体内设有集鱼笼,坑体底部连接有主进水管,主进水管上设有一根第一支水管,第一支水管连接至集鱼槽封闭一端上;坑体两端上方的集鱼槽内分别设有阻鱼隔网与自开关隔网,阻鱼隔网与自开关隔网之间形成集鱼区,阻鱼隔网靠近第一支水管设置;自开关隔网由两块网板组成,网板活动设置在固定轴上,固定轴竖直固定于集鱼槽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上述结构,提供了一种与大坝过鱼设施相配套的,能有效提高过鱼效率的集鱼诱鱼通道。高过鱼效率的集鱼诱鱼通道。高过鱼效率的集鱼诱鱼通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集鱼诱鱼通道


[0001]本技术涉及水利水电工程生态环境保护领域,具体的是一种集鱼诱鱼通道。

技术介绍

[0002]大坝的建设,将连续的河道生境一分为二,阻断了坝址上下游河道中鱼类的交流,给河流中洄游性鱼类的生存和繁殖带来了较大影响。过鱼设施是减缓大坝对鱼类阻隔影响的主要措施之一,常见的过鱼设施有鱼道、鱼闸、升鱼机和集鱼船等形式。现有过鱼设施大多存在集鱼系统集鱼措施单一、集鱼效果差、与过鱼设施的匹配性差等缺陷,特别是针对高水头大坝的升鱼机,尚缺乏与其匹配的集鱼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与大坝过鱼设施相配套的,能有效提高过鱼效率的集鱼诱鱼通道。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集鱼诱鱼通道,包括集鱼槽,所述的集鱼槽一端封闭另一端开口,集鱼槽中间位置的底部设有坑体,坑体内设有集鱼笼,坑体底部连接有主进水管,主进水管上设有一根第一支水管,第一支水管连接至集鱼槽封闭一端上;
[0005]所述的坑体两端上方的集鱼槽内分别设有阻鱼隔网与自开关隔网,阻鱼隔网与自开关隔网之间形成集鱼区,阻鱼隔网靠近第一支水管设置;
[0006]所述的自开关隔网由两块网板组成,网板活动设置在固定轴上,固定轴竖直固定于集鱼槽内。
[0007]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集鱼槽一侧还设有补水槽,主进水管上设有一根连接至补水槽一端的第二支水管。
[0008]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集鱼槽与补水槽之间的侧板上设有补水口,补水口处设置网隔板。r/>[0009]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坑体靠近底部的位置上设有整流板,整流板上均布设有多个透水孔。
[0010]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整流板上方设有多块竖直的支撑限位板,支撑限位板用于支撑固定集鱼笼。
[0011]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支撑限位板与坑体顶面之间的高度差等于集鱼笼的高度。
[0012]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集鱼笼顶部设有向下延伸的锥形顶板,在锥形顶板中部设有集鱼孔,集鱼笼的底部还设有活动底板,活动底板一端与集鱼笼之间铰接。
[0013]优选的方案中,组成所述的自开关隔网的网板与固定轴之间设有扭力弹簧,网板一侧设有木质条板,另一侧设置于集鱼槽两侧侧壁上的凹槽内。
[0014]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集鱼诱鱼通道,通过采用上述结构,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5](1)通过设置多个高于槽体内液位的补水位置,解决了补水点对鱼类的诱导导致
鱼类停滞的问题,可有效保障集鱼效果;
[0016](2)所设置的自开关隔网可在水流持续流动状态下打开,当关闭进水管路时,可自动实现关闭,防止鱼类回逃。
附图说明
[0017]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的正立面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集鱼槽1,坑体2,主进水管3,第一支水管3

,第二支水管3
’’
,整流板4,透水孔5,支撑限位板6,集鱼笼7,锥形顶板701,集鱼孔702,活动底板703,集鱼区8,阻鱼隔网9,自开关隔网10,固定轴11,网板12,木质条板13,补水口14,补水槽15。
具体实施方式
[0021]实施例1:
[0022]一种集鱼诱鱼通道,包括集鱼槽1,所述的集鱼槽1一端封闭另一端开口,集鱼槽1中间位置的底部设有坑体2,坑体2内设有集鱼笼7,坑体2底部连接有主进水管3,主进水管3上设有一根第一支水管3

,第一支水管3

连接至集鱼槽1封闭一端上;
[0023]所述的坑体2两端上方的集鱼槽1内分别设有阻鱼隔网9与自开关隔网10,阻鱼隔网9与自开关隔网10之间形成集鱼区8,阻鱼隔网9靠近第一支水管3

设置;
[0024]所述的自开关隔网10由两块网板12组成,网板12活动设置在固定轴11上,固定轴11竖直固定于集鱼槽1内。
[0025]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集鱼槽1一侧还设有补水槽15,主进水管3上设有一根连接至补水槽15一端的第二支水管3
’’

[0026]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集鱼槽1与补水槽15之间的侧板上设有补水口14,补水口14处设置网隔板。
[0027]本例中所设置的补水槽15以及补水口14为集鱼槽1内水流深度与流速提供了保障,实现了持续诱鱼目的。
[0028]实施例2:
[0029]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所述的坑体2靠近底部的位置上设有整流板4,整流板4上均布设有多个透水孔5。
[0030]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整流板4上方设有多块竖直的支撑限位板6,支撑限位板6用于支撑固定集鱼笼7。
[0031]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支撑限位板6与坑体2顶面之间的高度差等于集鱼笼7的高度。
[0032]本例中,所设置的整流板可避免由坑体2底部向上流动的水流对集鱼槽1内水平向水流的干扰,同时可实现对集鱼区8中鱼类的向下引导目的。
[0033]实施例3:
[0034]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所述的集鱼笼7顶部设有向下延伸的锥形顶板701,在锥形顶板701中部设有集鱼孔702,集鱼笼7的底部还设有活动底板703,活动底板703一端与集鱼笼
7之间铰接。
[0035]本例中,集鱼笼7所采用的锥顶结构,可实现鱼类进入后,避免鱼类向上回逃的情况,保证集鱼效果。
[0036]实施例4:
[0037]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组成所述的自开关隔网10的网板12与固定轴11之间设有扭力弹簧,网板12一侧设有木质条板13,另一侧设置于集鱼槽1两侧侧壁上的凹槽101内。
[0038]本例中,自开关隔网10可随水流实现转动至平行于水流流向从而打开供鱼类通过,而在完成集鱼作业之后,水流减小的情况下自开关隔网10可自行关闭,防止鱼类回逃。
[0039]本技术结构简单,易于布设,集鱼效果好,能与升鱼机、运鱼船等多种过鱼设施配合,大大提高了过鱼效率。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集鱼诱鱼通道,包括集鱼槽(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集鱼槽(1)一端封闭另一端开口,集鱼槽(1)中间位置的底部设有坑体(2),坑体(2)内设有集鱼笼(7),坑体(2)底部连接有主进水管(3),主进水管(3)上设有一根第一支水管(3

),第一支水管(3

)连接至集鱼槽(1)封闭一端上;所述的坑体(2)两端上方的集鱼槽(1)内分别设有阻鱼隔网(9)与自开关隔网(10),阻鱼隔网(9)与自开关隔网(10)之间形成集鱼区(8),阻鱼隔网(9)靠近第一支水管(3

)设置;所述的自开关隔网(10)由两块网板(12)组成,网板(12)活动设置在固定轴(11)上,固定轴(11)竖直固定于集鱼槽(1)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鱼诱鱼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集鱼槽(1)一侧还设有补水槽(15),主进水管(3)上设有一根连接至补水槽(15)一端的第二支水管(3
’’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集鱼诱鱼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集鱼槽(1)与补水槽(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露侯轶群金瑶朱正强胡望斌韩德举陈小娟陶江平
申请(专利权)人:水利部中国科学院水工程生态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