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变频器驱动后备供电控制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768088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23 19: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供电控制柜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变频器驱动后备供电控制柜,包括供电控制柜,所述供电控制柜的内壁顶部设置有隔灰板,所述隔灰板底部的两侧设置有导灰板,所述供电控制柜顶部的两侧开设有出灰孔,所述导灰板的底部从出灰孔延伸至供电控制柜的外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隔灰板可以让灰尘不会掉入供电控制柜内,达到防灰的效果,并且通过设置导灰板,从而让灰尘可以从供电控制柜的内壁,经过导灰板和出灰孔通向外面,达到始终无尘的效果,通过风扇一可以将供电控制柜内部热热量吸入到外界,达到高效散热的目的,解决了现有技术的柜体不具备优良的散热性,稳定性不好的问题。题。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变频器驱动后备供电控制柜


[0001]本技术涉及供电控制柜
,具体为一种变频器驱动后备供电控制柜。

技术介绍

[0002]控制柜是按电气接线要求将开关设备、测量仪表、保护电器和辅助设备组装在封闭或半封闭金属柜中或屏幅上,其布置应满足电力系统正常运行的要求,便于检修,不危及人身及周围设备的安全。正常运行时可借助手动或自动开关接通或分断电路。故障或不正常运行时借助保护电器切断电路或报警。借测量仪表可显示运行中的各种参数,还可对某些电气参数进行调整,对偏离正常工作状态进行提示或发出信号。常用于各发、配、变电所中。现有技术的柜体不具备优良的散热性,稳定性不好。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变频器驱动后备供电控制柜,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二)技术方案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变频器驱动后备供电控制柜,包括供电控制柜,所述供电控制柜的内壁顶部设置有隔灰板,所述隔灰板底部的两侧设置有导灰板,所述供电控制柜顶部的两侧开设有出灰孔,所述导灰板的底部从出灰孔延伸至供电控制柜的外部。
[0007]优选的,所述供电控制柜的正面设置有柜门,所述柜门的边缘设置有合页,所述柜门通过合页与供电控制柜的正面活动连接,所述柜门的正面安装有拉手,通过设置柜门从而对内部元器件进行防护。
[0008]优选的,所述供电控制柜的底部设置有底座,所述底座为绝缘材质,绝缘材质为橡胶,通过设置绝缘底座。
[0009]优选的,所述供电控制柜内部的电器元件包括充电机、电池组、控制器和变频器,所述充电机通过维修开关与三相AC380V电源电性连接,所述充电机通过连接器一与电池组电性连接,所述充电机与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器通过电压检测装置与三相AC380V电源电性连接,所述电池通过连接器二与变频器电性连接,系统在正常通电的情况下维修开关处于闭合状态、KM1、KM2处于断开状态,同时KM需与变频器的市电上电开关进行硬件互锁,充电机对电池进行充电操作,当BMS反馈电池电量处于饱和时,充电机的OBC暂停充电操作,当系统处于非市电的情况下,充电机不工作,操作员通过控制器显示屏进行后备供电,KM1、KM2处于吸合状态,变频器由电池进行供电,在此供电途中,控制器将实时监控电池状态,当设备处于检修状态时,由人为断开维修开关,拔掉电池箱的航空插头,对系统元件进行维修或更换。
[0010]优选的,所述供电控制柜的顶部开设有散热孔,所述散热孔布满供电控制柜的顶
部,所述隔灰板安装在散热孔下方,所述隔灰板的顶部与供电控制柜的内壁顶部之间设有缝隙,所述隔灰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风扇一,所述风扇一设有多个,通过隔灰板可以让灰尘不会掉入供电控制柜内,达到防灰的效果,通过风扇一可以将供电控制柜内部热热量吸入到外界。
[0011]优选的,所述供电控制柜的后内壁安装有风扇二,所述风扇二设有多个,所述风扇二的后端与供电控制柜的后方贯通。
[0012]优选的,所述供电控制柜的两端固定安装有电机,所述供电控制柜的内壁安装有扇叶,所述扇叶与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扇叶可以和风扇一配合,形成空气循环,将供电控制柜内部的热量吹走。
[0013]优选的,所述供电控制柜的内部设置有散热管,所述散热管的两端连接有换热管,所述扇叶的风向对准换热管,扇叶吹向换热管,将换热管上的热量与冷空气交换,达到散热作用。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变频器驱动后备供电控制柜,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5]1、本技术通过隔灰板可以让灰尘不会掉入供电控制柜内,达到防灰的效果,并且通过设置导灰板,从而让灰尘可以从供电控制柜的内壁,经过导灰板和出灰孔通向外面,达到始终无尘的效果,通过风扇一可以将供电控制柜内部热热量吸入到外界,达到高效散热的目的,解决了现有技术的柜体不具备优良的散热性,稳定性不好的问题。
[0016]2、本技术通过扇叶的风向对准换热管,扇叶吹向换热管,将换热管上的热量与冷空气交换,达到散热作用,然后扇叶可以和风扇一配合,形成空气循环,将供电控制柜内部的热量吹走。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正视图;
[0018]图2为本技术剖视图;
[0019]图3为本技术换热管的侧视图;
[0020]图4为本技术侧视图;
[0021]图5为本技术电器元件电路图。
[0022]图中:供电控制柜101、柜门102、合页103、底座104、散热孔105、隔灰板106、风扇一107、风扇二108、导灰板109、出灰孔110、扇叶111、电机112、散热管113、换热管114。
具体实施方式
[0023]请参阅图1

5,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变频器驱动后备供电控制柜,包括供电控制柜101,供电控制柜101的内壁顶部设置有隔灰板106,隔灰板106底部的两侧设置有导灰板109,供电控制柜101顶部的两侧开设有出灰孔110,导灰板109的底部从出灰孔110延伸至供电控制柜101的外部。
[0024]供电控制柜101的正面设置有柜门102,柜门102的边缘设置有合页103,柜门102通过合页103与供电控制柜101的正面活动连接,柜门102的正面安装有拉手,通过设置柜门102从而对内部元器件进行防护。
[0025]供电控制柜101的底部设置有底座104,底座104为绝缘材质,绝缘材质为橡胶,通过设置绝缘底座104。
[0026]供电控制柜101内部的电器元件包括充电机、电池组、控制器和变频器,充电机通过维修开关与三相AC380V电源电性连接,充电机通过连接器一与电池组电性连接,充电机与控制器电性连接,控制器通过电压检测装置与三相AC380V电源电性连接,电池通过连接器二与变频器电性连接,系统在正常通电的情况下维修开关处于闭合状态、KM1、KM2处于断开状态,同时KM需与变频器的市电上电开关进行硬件互锁,充电机对电池进行充电操作,当BMS反馈电池电量处于饱和时,充电机的OBC暂停充电操作,当系统处于非市电的情况下,充电机不工作,操作员通过控制器显示屏进行后备供电,KM1、KM2处于吸合状态,变频器由电池进行供电,在此供电途中,控制器将实时监控电池状态,当设备处于检修状态时,由人为断开维修开关,拔掉电池箱的航空插头,对系统元件进行维修或更换。
[0027]供电控制柜101的顶部开设有散热孔105,散热孔105布满供电控制柜101的顶部,隔灰板106安装在散热孔105下方,隔灰板106的顶部与供电控制柜101的内壁顶部之间设有缝隙,隔灰板106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风扇一107,风扇一107设有多个,通过隔灰板106可以让灰尘不会掉入供电控制柜101内,达到防灰的效果,通过风扇一107可以将供电控制柜101内部热热量吸入到外界。
[0028]供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变频器驱动后备供电控制柜,包括供电控制柜(101),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控制柜(101)的内壁顶部设置有隔灰板(106),所述隔灰板(106)底部的两侧设置有导灰板(109),所述供电控制柜(101)顶部的两侧开设有出灰孔(110),所述导灰板(109)的底部从出灰孔(110)延伸至供电控制柜(101)的外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频器驱动后备供电控制柜,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控制柜(101)的正面设置有柜门(102),所述柜门(102)的边缘设置有合页(103),所述柜门(102)通过合页(103)与供电控制柜(101)的正面活动连接,所述柜门(102)的正面安装有拉手。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频器驱动后备供电控制柜,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控制柜(101)的底部设置有底座(104),所述底座(104)为绝缘材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频器驱动后备供电控制柜,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控制柜(101)内部的电器元件包括充电机、电池组、控制器和变频器,所述充电机通过维修开关与三相AC380V电源电性连接,所述充电机通过连接器一与电池组电性连接,所述充电机与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器通过电压检测装置与三相AC380V电源电性连接,所述电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春建李海慧戴英杰
申请(专利权)人:长沙建慧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