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翁仕尧专利>正文

地拖干水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7676 阅读:2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地拖干水桶,包括桶主体和提手,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桶体顶部两侧的滑槽及可在滑槽内滑动的滑杆和挤压筒,以及连接在滑杆两端的拉杆,设置在桶体与脚踏支杆之间的弹簧共同构成。由上述构成的水桶同时具备了清洗和脱水双重功能。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省时省力,脱水功能强等优点。可广泛应用于家庭及各公共场所。(*该技术在200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生活用品,尤其是一种清洁用的地拖干水桶。通常人们在使用地拖时特别在清洗过程中,往往用手拧或用脚挤压拖布而达到脱水的目的。这样,操作起来不仅十分费力,而且也非常麻烦。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脱水效果好,省时省力,同时具备清洗和脱水双重功能的地拖干水桶。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方案实现的该水桶包括桶主体和提手,其中还包括设置在桶体顶部两侧的滑槽及可在滑槽内滑动的滑杆和挤压筒;以及连接在滑杆两端的拉杆;设置在桶体与脚踏支杆之间的弹簧共同构成。上述所说的拉杆一端与滑杆铰接,另一端与脚踏支杆上端铰接,同时脚踏支杆的下端铰接在桶体底部的桶脚环上。本技术与现有技术比具有结构设计合理,简单实用,使用方便,省时省力,脱水效果好。并且具备了清洗和脱水双重功能。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加以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水桶由桶主体1、提手2、滑槽3、滑杆4、挤压筒5、弹簧6、脚踏支杆7、拉杆8、脚踏板9、桶脚环10共同构成。在实施过程中,桶主体1采用常规方法制成后,在其底部的桶脚环10的对角线上各打一个直径约0.6厘米的孔,将U型脚踏支杆7以铰接方式安装在桶体上,同时在桶主体1顶部的两侧对称分别打3个呈三角形对角线的孔,再将事先预置好的带有滑槽的部件3设置在桶体顶部两侧适当位置,而后装入一对带有挤压筒5的滑杆4,其中在一条活动滑杆的两端分别安装一条拉杆8,拉杆的另一端通过铰链铰接在脚踏支杆7的中部,以方便脚踏支杆7时带动挤压筒5完成脱水工作为支点,弹簧6一端固定于桶体上部,另一端固定于部件7上。

【技术保护点】
一种地拖干水桶,包括桶主体(1)和提手(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桶体(1)顶部两侧的滑槽(3)及可在滑槽内滑动的滑杆(4)和挤压筒(5);以及连接在滑杆(4)两端的拉杆(8),设置在桶体(1)与脚踏支杆(7)之间的弹簧(6)共同构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拖干水桶,包括桶主体(1)和提手(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桶体(1)顶部两侧的滑槽(3)及可在滑槽内滑动的滑杆(4)和挤压筒(5);以及连接在滑杆(4)两端的拉杆(8),设置在桶体(1)与脚踏支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翁仕尧
申请(专利权)人:翁仕尧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