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结构型电解槽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767415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23 19: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复合结构型电解槽,包括主槽体,所述主槽体的中心安装有可拆卸内槽体,所述可拆卸内槽体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定位耳,所述主槽体外壁一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排液管,所述主槽体的顶部滑动连接有滑动防护盖;所述主槽体顶部的前后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与滑动防护盖相对应的第一限位滑轨和第二限位滑轨,所述滑动防护盖顶部的中心嵌合有透明观察窗,所述滑动防护盖前端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把手;所述滑动防护盖的一端安装有气体过滤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计滑动防护盖和气体过滤机构,既可以在电解反应时起到安全防护作用,同时也可以对反应时产生的有害气体进行有效吸收过滤,从而大大降低了安全隐患。从而大大降低了安全隐患。从而大大降低了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复合结构型电解槽


[0001]本技术涉及电解
,特别是涉及复合结构型电解槽。

技术介绍

[0002]电解槽由槽体、阳极和阴极组成,多数用隔膜将阳极室和阴极室隔开。按电解液的不同分为水溶液电解槽、熔融盐电解槽和非水溶液电解槽三类。当直流电通过电解槽时,在阳极与溶液界面处发生氧化反应,在阴极与溶液界面处发生还原反应,以制取所需产品。对电解槽结构进行优化设计,合理选择电极和隔膜材料,是提高电流效率、降低槽电压、节省能耗的关键。电解槽内电极以垂直安装较紧凑,导电板连接容易,并利于降低气泡效应。因在有气体析出的电极表面上常附有气泡,会降低电极的工作表面积。另外,在电极附近的溶液中也会充有气泡,增大溶液电阻,这种现象称"气泡效应"。但在垂直电极表面的附近,则可利用溶液中充气度高、溶液密度低与上升速度快的特点,以形成电解液的自然循环,使气泡加速离开电极表面,减轻气泡效应。当垂直电极用作气体电极时,电极形状以网状为多,它除了能增加工作表面积外,也有利于气泡逸出。
[0003]电解槽是一种十分常见的电解设备,目前市场上有多种不同类型的电解槽,但现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复合结构型电解槽,包括主槽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槽体(1)的中心安装有可拆卸内槽体(2),所述可拆卸内槽体(2)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定位耳(3),所述主槽体(1)外壁一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排液管(4),所述主槽体(1)的顶部滑动连接有滑动防护盖(5);所述主槽体(1)顶部的前后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与滑动防护盖(5)相对应的第一限位滑轨(6)和第二限位滑轨(7),所述滑动防护盖(5)顶部的中心嵌合有透明观察窗(8),所述滑动防护盖(5)前端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把手(9);所述滑动防护盖(5)的一端安装有气体过滤机构(10),所述气体过滤机构(10)包括过滤箱(1001),所述过滤箱(1001)内侧的中心安装有吸气风扇(1002),所述过滤箱(1001)前后两端的中心均设置有金属防护网(1003),所述过滤箱(1001)中心的前后两端分别安装有第一活性炭过滤模块(1004)和第二活性炭过滤模块(1005),所述过滤箱(100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两组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海鹏栾竹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氢新净水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