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非均匀加载真三轴CT扫描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非均匀加载真三轴CT扫描系统。
技术介绍
[0002]CT扫描是一种无损探测技术,能有效表征煤岩体内部孔隙结构,被广泛应用于油气勘探、煤炭开采等能源领域。为了更准确的表征在原位环境下,煤岩体的孔隙结构,将CT技术与应力加载技术有效结合在一起是十分重要的。目前,真三轴梯度加载被认为是最符合实际地层应力条件的,但是现有的真三轴设备大都只能进行均匀的三轴应力加载,且无法有效的与CT设备相结合,导致煤岩体受力不符合地层环境,并且内部孔隙结构可视化困难。基于上述情况,迫切需要一种可视化多级多梯度非均匀加载的真三轴CT扫描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通过加载机构实现试样不均匀梯度加载,通过加载机构实现试样多级多梯度非均匀三轴加载,通过扫描机构实现对非均匀加载试样的实时扫描,最终在两大机构的高效配合下,实现试样在真三轴条件下多级多梯度非均匀加载,并实现加载过程的可视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4]一种非均匀加载真三轴CT扫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非均匀加载真三轴CT扫描系统,其特征在于:非均匀加载真三轴CT扫描系统包括:加载机构,包括反力装置、Z向加压轴、试样腔体、通气管、气瓶、Z向反力轴、加载气腔、气腔Ⅰ、气腔Ⅱ、气腔Ⅲ、传压装置、传压轴Ⅰ、传压轴Ⅱ、传压轴Ⅲ;扫描机构,包括CT射线源、接收器、样品台连接线、电源设备,所述加载气腔包括所述加载气腔Ⅰ、气腔Ⅱ、气腔Ⅲ,所述气腔Ⅱ上下端部分别与所述气腔Ⅰ、气腔Ⅲ活塞式连接,所述传压装置包括所述传压轴Ⅰ、传压轴Ⅱ、传压轴Ⅲ,所述传压轴Ⅰ、传压轴Ⅱ、传压轴Ⅲ分别与所述气腔Ⅰ、气腔Ⅱ、气腔Ⅲ活塞式连接,所述反力装置与所述加载气腔接触式连接,所述反力装置与所述传压装置位于所述试样腔体正X向和正Y...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燕芳,张通,唐明,杨鑫,朱敏,毛钧林,谢志争,周国梁,吴俊,王鸣超,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理工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