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配电网柔性互联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764022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23 19: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配电网柔性互联装置,包括:多个AC/DC双向变流器,所述AC/DC双向变流器的DC端之间电连接,所述AC/DC双向变流器的AC端与输入端电连接;不同两组AC/DC双向变流器之前设置机械联络开关,所述机械联络开关分别相连AC/DC双向变流器的AC端电连接。在传统配电网联络开关的基础上融入AC/DC双向变流器和机械联络开关组成的柔性互联装置。实现了配网正常运行时母线、馈线间的功率流动,可充分利用负荷率较低的变电站母线功率,提高能量利用率。在满足母线、馈线实现柔性互联的同时,机械联络开关的加入可实现一旦出现故障线路时,由另一条正常运行的线路为故障线路中的负载供电。负载供电。负载供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配电网柔性互联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交流配电网
,具体涉及一种配电网柔性互联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发电与用电形式的多样化,配电网在电力系统中扮演的角色愈发重要。各种分布式新能源的高效消纳、能源的协调调配,以及用户侧的高质供给等都经由配电网来完成,它与电力用户直接相连,其供电可靠性对用户有巨大的影响。有统计资料表明,80%的用户停电事故是由于配电系统故障引起的,因此,提高配电网运行可靠性具有十分重要的实际意义。
[0003]传统配电网由于受短路容量、电磁环网等问题的限制,被迫采取闭环设计、开环运行的模式。正常运行时呈辐射状接线形式,潮流方向单一,保护方式简单,虽然便于运行和管理,但供电可靠性相对较低,故障后的故障隔离和供电恢复都需要短时停电,供电可靠性难以得到进一步提高。潮流随网络结构参数以及负荷需求而自然分布,只能通过开关操作的网络重构才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变潮流分布。开环运行对供电可靠性有负面影响,潮流控制力不强对安全性和供电能力也是不利的。
[0004]柔性多状态开关可以满足智能配电网分布式能源的消纳、高供电可靠性等定制电力需求,被视为提升供电灵活性及可靠性的关键配电装备。针对我国城乡配电网发展薄弱的现状,柔性多状态开关技术的应用还有望提升中压线路联络率,构建坚强的负荷转移通道,改善电能质量等。但大容量的柔性开关结构复杂,造价昂贵,限制了其在配电网中的应用和推广。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出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第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配电网柔性互联装置,包括:多个AC/DC双向变流器,所述AC/DC双向变流器的DC端之间电连接,所述AC/DC双向变流器的AC端与输入端电连接;不同两组AC/DC双向变流器之前设置机械联络开关,所述机械联络开关分别相连AC/DC双向变流器的AC端电连接。
[0007]采用上述实现方式,在传统配电网联络开关的基础上融入AC/DC双向变流器和机械联络开关组成的柔性互联装置。实现了配网正常运行时母线、馈线间的功率流动,可充分利用负荷率较低的变电站母线功率,提高能量利用率。在满足母线、馈线实现柔性互联的同时,机械联络开关的加入可实现一旦出现故障线路时,由另一条正常运行的线路为故障线路中的负载供电。
[0008]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输入端与第一馈线电连接,第二输入端与所述第二馈线电连接,所述第一馈线和所述第二馈线为同一变电站同一母线的馈线,所述第一输入端和所述第二输入端为所有输入端中的任意两个输入端。
[0009]当柔性互联装置设置在同变电站、同一母线的不同馈线之间时,以两条馈线为例,
第一馈线与第一AC/DC双向变流器的输入端电连接,第二馈线与第二AC/DC双向变流器的输入端电连接。如果在某一时刻第一馈线的负荷率较低,而第二馈线负荷较高,则通过第一AC/DC双向变流器和第二AC/DC双向变流器控制功率由负荷功率较小的一端向负载功率较大的一端流动,提供有功支撑和无功补偿,实现同一母线两段馈线的闭环运行和潮流控制。在紧急情况下,当其中一段馈线发生故障断电时,联络开关合闸,由另一条正常运行的馈线为故障馈线中的负载供电,进而分担了同母线不同馈线的负载压力。
[0010]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输入端与第三馈线电连接,第二输入端与第四馈线电连接,所述第三馈线和所述第四馈线为同一变电站不同母线的馈线,所述第一输入端和所述第二输入端为所有输入端中的任意两个输入端。
[0011]当柔性互联装置设置在同变电站、不同母线的不同馈线之间时,依然以两条馈线为例,第三馈线与第一AC/DC双向变流器的输入端电连接,第四馈线与第二AC/DC双向变流器的输入端电连接。如果在某一时刻第三馈线的负荷率较低,而第四馈线负荷较高,则通过第一AC/DC双向变流器和第二AC/DC双向变流器控制功率由负荷功率较小的一端向负载功率较大的一端流动,提供有功支撑和无功补偿,实现不同母线不同馈线的闭环运行和潮流控制。在紧急情况下,当其中一段馈线发生故障断电时,联络开关合闸,由另一条正常运行的馈线为故障馈线中的负载供电,进而分担了同变电站不同母线的馈线间的负载压力。
[0012]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输入端与第一母线电连接,第二输入端与第二母线电连接,所述第一母线和所述第二母线位于同一变电站,所述第一输入端和所述第二输入端为所有输入端中的任意两个输入端。
[0013]当柔性互联装置设置在同一变电站、不同母线之间时,两条母线为例,第一母线与第一AC/DC双向变流器的输入端电连接,第二母线与第二AC/DC双向变流器的输入端电连接。如果在某一时刻第一母线的负荷率较低,而第二母线负荷较高,则通过第一AC/DC双向变流器和第二AC/DC双向变流器控制功率由负荷功率较小的一端向负载功率较大的一端流动,提供有功支撑和无功补偿,实现同变电站不同母线之间的闭环运行和潮流控制。在紧急情况下,当其中一母线发生故障断电时,联络开关合闸,由另一条正常运行的母线为故障母线中的负载供电,进而分担了同变电站的负载压力。
[0014]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输入端与第一母线电连接,第二输入端与第二母线电连接,所述第一母线和所述第二母线位于不同变电站,所述第一输入端和所述第二输入端为所有输入端中的任意两个输入端。
[0015]当柔性互联装置设置在不同变电站、不同母线之间时,两条母线为例,第三母线与第一AC/DC双向变流器的输入端电连接,第四母线与第二AC/DC双向变流器的输入端电连接。如果在某一时刻第三母线的负荷率较低,而第四母线负荷较高,则通过第一AC/DC双向变流器和第二AC/DC双向变流器控制功率由负荷功率较小的一端向负载功率较大的一端流动,提供有功支撑和无功补偿,实现不同变电站母线的闭环运行和潮流控制。在紧急情况下,当其中一母线发生故障断电时,联络开关合闸,由不同变压站的正常运行的母线为故障母线中的负载供电,进而减轻了故障母线端变电站的压力。
[0016]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输入端与第五馈线电连接,第二输入端与第六馈线电连接,所述第五馈线和所述第六馈线为不同变电站不同母线的馈线,所述第一输入端和所述第二输入端为所有输入端中的任意两个输入端。
[0017]当柔性互联装置设置在不同变电站、不同母线的不同馈线之间时,依然以两条馈线为例,第五馈线与第一AC/DC双向变流器的输入端电连接,第六馈线与第二AC/DC双向变流器的输入端电连接。如果在某一时刻第五馈线的负荷率较低,而第六馈线负荷较高,则通过第一AC/DC双向变流器和第二AC/DC双向变流器控制功率由负荷功率较小的一端向负载功率较大的一端流动,提供有功支撑和无功补偿,实现不同变电站不同母线不同馈线的闭环运行和潮流控制。在紧急情况下,当其中一段馈线发生故障断电时,联络开关合闸,由另一条正常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配电网柔性互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AC/DC双向变流器,所述AC/DC双向变流器的DC端之间电连接,所述AC/DC双向变流器的AC端与输入端电连接;不同两组AC/DC双向变流器之前设置机械联络开关,所述机械联络开关分别相连AC/DC双向变流器的AC端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电网柔性互联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输入端与第一馈线电连接,第二输入端与第二馈线电连接,所述第一馈线和所述第二馈线为同一变电站同一母线的馈线,所述第一输入端和所述第二输入端为所有输入端中的任意两个输入端。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电网柔性互联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输入端与第三馈线电连接,第二输入端与第四馈线电连接,所述第三馈线和所述第四馈线为同一变电站不同母线的馈线,所述第一输入端和所述第二输入端为所有输入端中的任意两个输入端。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电网柔性互联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输入端与第一母线电连接,第二输入端与第二母线电连接,所述第一母线和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毕成肖风良李伟谢文刚宋中建张志成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泰开直流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