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气动马达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763809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23 19:1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气动马达,包括前法兰盖、后法兰盖、中筒、转子、挡圈、轴承、油封、螺丝、通气孔、出气孔、接头和排气头,前法兰盖、后法兰盖通过螺丝与中筒进行连接,中筒内通过轴承转动配合有转子,挡圈、油封用于对转子侧端进行密封,通气孔设置有两个,通过优化设置中筒,对中筒结构进行优化,结构配合精密加工设备,使得气动马达无需在加一个套体形成双套体来保证马达密封性,中筒内直接安装转子,并配合法兰盖即可形成完整气动马达,节省了马达的生产制造使用成本。在中筒结构上设计月牙状的第一送风槽,单面设计两个轴对称的送风槽,双面共计四个,便于气体在中筒内流动时,驱动转子高效转动。子高效转动。子高效转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气动马达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马达
,尤其是涉及的是一种新型气动马达。

技术介绍

[0002]气动马达也称为风动马达,是指将压缩空气的压力能转换为旋转的机械能的装置。一般作为更复杂装置或机器的旋转动力源。气动马达按结构分类为:叶片式气动马达,活塞式气动马达,紧凑叶片式气动马达,紧凑活塞式气动马达。常用的气压马达是容积式气动马达,它利用工作腔的容积变化来作功,分叶片式、活塞式和齿轮式等型式。
[0003]现有的气动马达均为一个进气孔和一个出气孔,且进气孔与出气孔之间的位置常规设置在不同位置,导致压缩气体在驱动转子转动时,气体的进出无法达到相应的平衡,导致压缩气体无法有效的排出壳体外,导致压缩气体膨胀。
[0004]现有的气动马达通常采用双套体结构提升内部密封效果,且气动马达内部气体导向配合结构往往不变,导致生产使用成本难以进一步下降,使用效果难以进一步优化。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专利技术而了解。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其他说明书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新型气动马达。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0008]一种新型气动马达,包括前法兰盖、后法兰盖、中筒、转子、挡圈、轴承、油封、螺丝、通气孔、出气孔、接头和排气头,该前法兰盖、后法兰盖通过螺丝与中筒进行连接,该中筒内通过轴承转动配合有转子,该挡圈、油封用于对转子侧端进行密封,该通气孔设置有两个,并且呈轴对称设置于后法兰盖上,该出气孔贯穿于中筒侧面中心位置,该出气孔与排气头螺纹连接,该通气孔贯穿于该后法兰盖上,该接头与通气孔螺纹连接,该中筒包括筒体、内腔、螺丝孔、第一送风槽、第二送风槽、贯通孔和密封圈,该筒体上预制设有该内腔,该筒体上设有该螺丝孔,该第一送风槽为月牙状,该第二送风槽位于该第一送风槽的对立面一侧,该贯通孔与该接头相对应,该密封圈用于提升后法兰盖、中筒之间的密封性。
[0009]优选的,该转子包括叶片、安装腔和槽体,该转子上预制设有的槽体处贯穿有安装腔。
[0010]优选的,该安装腔共有六个,并且安装腔相互间不互通,单个该安装腔中心设有孔对应相通,孔内安装有弹簧、销子。
[0011]优选的,该弹簧、销子构成弹簧杆,该转子通过弹簧杆与叶片连接,该弹簧杆安装于转子上的安装腔内。
[0012]优选的,该叶片共设有三组,共计6片。
[0013]优选的,单组该叶片呈对立侧设置,每组该叶片通过弹簧杆联动配合伸缩。
[0014]优选的,该中筒为独立外壳。
[0015]优选的,该中筒同面两侧均设有第一送风槽,一侧该第一送风槽共设有两个,并且第一送风槽呈轴对称设置。
[0016]优选的,该第一送风槽为凹槽。
[0017]优选的,该后法兰盖上设置的两个通气孔中任意一个为进气作用,则另一个为辅助排气作用,该中筒上的出气孔用于马达主排气。
[0018]优选的,该挡圈为内孔挡圈,该轴承为深沟球轴承,该油封为双口型油封,该螺丝为内六角圆柱头螺丝。
[0019]优选的,该贯通孔贯穿该筒体。
[0020]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1]1、本专利技术通过优化设置中筒,对中筒结构进行优化,结构配合精密加工设备,使得气动马达无需在加一个套体形成双套体来保证马达密封性,中筒内直接安装转子,并配合法兰盖即可形成完整气动马达,节省了马达的生产制造使用成本。在中筒结构上设计月牙状的第一送风槽,单面设计两个轴对称的送风槽,双面共计四个,便于气体在中筒内流动时,驱动转子高效转动,一侧的气体,能通过贯穿筒体的贯通孔进入到另一面的送风槽上,实现对转子两侧的高效驱动。
[0022]2、本专利技术通过优化设置通气孔和出气孔,通气孔设置在后法兰盖上,出气孔为气动马达的主要排气口,而通气孔共设有两个,配合气动马达正反转,通气孔能够实现一个进气,另一个辅助排气,压缩气体在驱动转子转动时,气体的进出达到相应的平衡,压缩气体有效的排出壳体外,有效避免压缩气体膨胀。
附图说明
[0023]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共同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0024]在附图中,相同的部件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且附图是示意性的,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002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或数个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此类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6]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新型气动马达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新型气动马达的气体流向图;
[0028]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新型气动马达中中筒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4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新型气动马达中中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0]图5为本专利技术图4中A

A方向的剖视图;
[0031]图6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新型气动马达的剖视图;
[0032]图7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新型气动马达中转子与中筒的配合示意图;
[0033]图8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新型气动马达中中筒与法兰盖安装配合后通气孔与贯通孔的配合关系示意图;
[0034]图9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新型气动马达中前法兰盖的一侧侧视图;
[0035]图10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新型气动马达中后法兰盖的一侧侧视图;
[0036]图1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新型气动马达中转子的结构示意图;
[0037]图12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新型气动马达中的侧视图;
[0038]图13为本专利技术图11中C

C处的剖视图;
[0039]图14为本专利技术图11中D

D处的剖视图。
[0040]主要附图标记说明:
[0041]1、前法兰盖;
[0042]2、后法兰盖;
[0043]3、中筒;
[0044]31、筒体;32、内腔;33、螺丝孔;34、第一送风槽;35、第二送风槽;36、贯通孔;37、密封圈;
[0045]4、转子;
[0046]41、叶片;42、安装腔;43、槽体;
[0047]5、挡圈;
[0048]6、轴承;
[0049]7、油封;
[0050]8、螺丝;
[0051]9、通气孔;
[0052]10、出气孔;
[0053]11、接头;
[0054]12、排气头。
具体实施方式
[0055]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气动马达,其特征在于,包括前法兰盖、后法兰盖、中筒、转子、挡圈、轴承、油封、螺丝、通气孔、出气孔、接头和排气头,该前法兰盖、后法兰盖通过螺丝与中筒进行连接,该中筒内通过轴承转动配合有转子,该挡圈、油封用于对转子侧端进行密封,该通气孔设置有两个,并且呈轴对称设置于后法兰盖上,该出气孔贯穿于中筒侧面中心位置,该出气孔与排气头螺纹连接,该通气孔贯穿于该后法兰盖上,该接头与通气孔螺纹连接,该中筒包括筒体、内腔、螺丝孔、第一送风槽、第二送风槽、贯通孔和密封圈,该筒体上预制设有该内腔,该筒体上设有该螺丝孔,该第一送风槽为月牙状,该第二送风槽位于该第一送风槽的对立面一侧,该贯通孔与该接头相对应,该密封圈用于提升后法兰盖、中筒之间的密封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气动马达,其特征在于,该转子包括叶片、安装腔和槽体,该转子上预制设有的槽体处贯穿有安装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气动马达,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团结
申请(专利权)人:泉州市丰泽区铭鸿船舶配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