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充电底座及清洁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762573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23 19: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清洁设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充电底座及清洁设备。充电底座包括安装座、支撑组件和充电机构,安装座能够承载待充电件;支撑组件包括支架和保护壳,支架设置于安装座上,保护壳罩设于支架外,保护壳上设置有与待充电件的充电口正对的开口;充电机构设置于支架上,充电机构包括弹出板和电极组件,弹出板的中部铰接于支架上,电极组件设置于弹出板的一端并正对开口,弹出板的另一端伸出保护壳,且能够绕铰接点正向或反向转动,以使电极组件从开口伸出并插接于充电口内或隐藏于保护壳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的充电底座能避免电极组件和清洁液接触而造成电极组件损坏,延长电极组件的使用寿命,还能防止使用者误碰触电极组件,安全可靠。安全可靠。安全可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充电底座及清洁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清洁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充电底座及清洁设备。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倾向于采用清洁设备完成清洁工作,常用的清洁设备例如拖地机、洗地机等,其具有省力和清洁效果好等诸多优点。一般的清洁设备包括设备本体和充电底座,设备本体用于清洁待清洁面,充电底座用于完成设备本体的充电过程和自清洁过程。设备本体在使用一段时间后,放回充电底座,充电底座上设置有充电孔,充电器的一端插入充电孔,另一端插入家庭电源即可完成充电过程,在充电过程中按下自清洁模式还能完成设备本体的自清洁过程。
[0003]大部分清洁设备的充电底座上都设置有电极组件来实现设备本体的充电过程,但是,现有技术中,大多清洁设备的充电底座上的电极组件裸露在外部。当设备本体清洁完待清洁面之后,设备本体的地刷上会残留有清洁液,设备本体进行充电时,电极组件很容易和清洁液接触,造成电极组件的损坏,影响电极组件的使用寿命,从而无法对设备本体进行充电,进而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同时,用户在使用过程中,很容易误碰触电极组件,因此在一定程度上还存在安全隐患。
[0004]因此,亟需提出一种充电底座及清洁设备,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充电底座及清洁设备,能够避免电极组件和清洁液接触造成电极组件损坏,还能防止用户误碰触电极组件,安全可靠。
[0006]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7]一种充电底座,包括:
>[0008]安装座,能够承载待充电件;
[0009]支撑组件,包括支架和保护壳,所述支架设置于所述安装座上,所述保护壳罩设于所述支架外,所述保护壳上设置有与所述待充电件的充电口正对的开口;
[0010]充电机构,所述充电机构设置于所述支架上,所述充电机构包括弹出板和电极组件,所述弹出板的中部铰接于所述支架上,所述电极组件设置于所述弹出板的一端并正对所述开口,所述弹出板的另一端伸出所述保护壳,所述弹出板能够绕铰接点正向或反向转动,以使所述电极组件从所述开口伸出所述保护壳并插接于所述充电口内,或者缩回并隐藏于所述保护壳内。
[0011]可选地,所述充电机构还包括铰接轴,所述支架上设置有安装槽,所述铰接轴穿设于所述安装槽内,所述弹出板通过所述铰接轴转动连接于所述支架上。
[0012]可选地,所述支架包括:
[0013]支架本体,设置于所述安装座上;
[0014]限位块,设置于所述支架本体上,所述安装槽为开设于所述限位块上并沿垂直于
所述铰接轴的轴线方向延伸的通槽。
[0015]可选地,所述电极组件包括间隔设置的正电极和负电极,所述正电极和所述负电极均包括:
[0016]第一卡块,设置于所述弹出板上,所述第一卡块上设置有沿其轴线方向延伸的第一限位孔;
[0017]充电触点,位于所述第一卡块远离所述弹出板的一端;
[0018]第一连接件,设置于所述第一限位孔内,所述第一连接件的一端能与外部电源电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充电触点电连接。
[0019]可选地,所述电极组件还包括复位件,所述复位件套设于所述第一卡块外,所述复位件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弹出板上,另一端连接于所述保护壳的内壁。
[0020]可选地,还包括信号组件,所述信号组件包括:
[0021]第二卡块,设置于所述弹出板上,所述第二卡块上设置有沿其轴线方向延伸的第二限位孔;
[0022]信号触点,位于所述第二卡块远离所述弹出板的一端,所述信号触点能够插接于所述待充电件的信号传输接口;
[0023]第二连接件,于所述第二限位孔内,所述第二连接件的一端能与所述外部电源电连接,另一端与所述信号触点电连接。
[0024]可选地,所述充电机构还包括接头,所述接头设置于所述支架上,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均通过所述接头与所述外部电源电连接。
[0025]可选地,所述第一连接件为第一缓冲弹簧;和/或
[0026]所述第二连接件为第二缓冲弹簧。
[0027]可选地,所述安装座上设置有用于容置所述待充电件的容置槽,且所述容置槽的内壁能与所述待充电件的外壁相贴合。
[0028]一种清洁设备,包括设备本体,还包括以上任一方案所述的充电底座,用于对所述设备本体充电。
[0029]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30]本技术提供的充电底座,在底座上设置充电机构,当设备本体清洁完待清洁面之后,能够对设备本体进行充电。此外,充电机构包括弹出板和电极组件,电极组件设置于弹出板上,弹出板铰接于支架上。在设备本体充电之前,电极组件位于保护壳内,当设备本体需要充电时,只需将设备本体放入底座并利用设备本体自身的重力下压弹出板,弹出板绕支架转动,并带动电极组件伸出保护壳外并插接于待充电件的充电口内,即可实现设备本体的充电过程,充电完成后,移除设备本体,弹出板绕支架转动,并带动电极组件回到保护壳内。该充电底座避免了设备本体在移动过程中,设备本体上残留的清洁液与电极组件接触,造成电极组件损坏,延长了充电底座的使用寿命;同时,用户在使用过程中,不容易发生误碰触电极组件的情况,该充电底座在使用过程中安全可靠,不存在安全隐患,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0031]本技术提供的清洁设备,通过应用上述充电底座,操作简单快捷,只需将设备本体放置于安装座内下压弹出板,就能够实现设备本体的安全充电,充电结束后,只需拿起设备本体,电极组件就能够实现自动复位回到保护壳内,使用方便安全,大大提高了用户的
使用体验。
附图说明
[0032]为了更明显易懂的说明本技术的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做一简单介绍,下面描述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0033]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充电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0034]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充电底座隐去部分保护壳的结构示意图;
[0035]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充电底座的隐去保护壳和安装座的结构示意图;
[0036]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极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37]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信号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38]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极组件、信号组件和接头的配合关系图。
[0039]图中:
[0040]1‑
安装座;11

容置槽;12

清洁剂槽;13

滚刷槽;14

毛刷槽;
[0041]2‑
支撑组件;21

支架;211

支架本体;212

限位块;212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充电底座,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座(1),能够承载待充电件;支撑组件(2),包括支架(21)和保护壳(22),所述支架(21)设置于所述安装座(1)上,所述保护壳(22)罩设于所述支架(21)外,所述保护壳(22)上设置有与所述待充电件的充电口正对的开口(221);充电机构(3),所述充电机构(3)设置于所述支架(21)上,所述充电机构(3)包括弹出板(31)和电极组件(32),所述弹出板(31)的中部铰接于所述支架(21)上,所述电极组件(32)设置于所述弹出板(31)的一端并正对所述开口(221),所述弹出板(31)的另一端伸出所述保护壳(22),所述弹出板(31)能够绕铰接点正向或反向转动,以使所述电极组件(32)从所述开口(221)伸出所述保护壳(22)并插接于所述充电口内,或者缩回并隐藏于所述保护壳(22)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机构(3)还包括铰接轴(34),所述支架(21)上设置有安装槽(2121),所述铰接轴(34)穿设于所述安装槽(2121)内,所述弹出板(31)通过所述铰接轴(34)转动连接于所述支架(21)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充电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21)包括:支架本体(211),设置于所述安装座(1)上;限位块(212),设置于所述支架本体(211)上,所述安装槽(2121)为开设于所述限位块(212)上并沿垂直于所述铰接轴(34)的轴线方向延伸的通槽。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组件(32)包括间隔设置的正电极和负电极,所述正电极和所述负电极均包括:第一卡块(321),设置于所述弹出板(31)上,所述第一卡块(321)上设置有沿其轴线方向延伸的第一限位孔(3211);充电触点(322),位于所述第一卡块(321)远离所述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吉康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睿米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