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风型光伏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757644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23 18: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防风型光伏支架。所述光伏支架包括底座,设置在底座边缘的挡风板、安装在底板上的光伏组件支撑架和铺设在挡风板围设区域内的一组或两组或多组光伏组件,每组光伏组件对应设有一套光伏组件支撑架,每套光伏组件支撑架包括设置在单组光伏组件两端的升降支撑架和转动支架,升降支撑架的顶端与光伏组件滑动连接,转动支架与光伏组件转动连接,并通过升降支撑架将光伏组件一端顶升,使其形成一侧高另一侧低的倾斜面,且转动支架的高度与升降支撑架完全下降后的高度相等,并等于或小于挡风板的高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操作简便,成本低,可减少配重负荷的同时提高了平屋顶光伏支架在多风地区的防风性能,起到抗强风的效果。的效果。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风型光伏支架


[0001]本技术属于光伏组件支架
,具体为一种防风型光伏支架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太阳能是绿色可再生能源,将太阳能进行充分开发和利用,可使用太阳能代替化石能等不可再生的能源,有效的缓解现实生活中的资源短缺和污染的问题。
[0003]目前,国家正大力推进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的建设,平屋顶作为主要的一种屋面光伏系统安装环境,防风安全考量必不可少,光伏支架往往都是基于现有屋顶进行二次施工安装,需要在原屋顶配置足够载荷的水泥墩进行稳固,以满足系统安全要求规范,一方面增加了屋顶的承重负荷,给原本屋顶增大了隐患;另一方面增加了光伏施工成本,增多了光伏施工工序。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根据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防风型光伏支架,该光伏支架承重负荷减少,施工成本降低,通过采用风感自动化控制系统,使光伏组件可以根据周边环境的风力情况,改变光伏组件的角度,且通过结构防风的方式,使光伏支架在受到风力时,获得一定的抓地力,提高防风的效果。
[0005]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防风型光伏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支架包括底座,设置在底座边缘的挡风板、安装在底座上的光伏组件支撑架和铺设在挡风板围设区域内的一组或两组或多组光伏组件,每组光伏组件对应设有一套光伏组件支撑架,每套光伏组件支撑架包括设置在单组光伏组件两端的升降支撑架和转动支架,升降支撑架的顶端与光伏组件滑动连接,转动支架与光伏组件转动连接,并通过升降支撑架将光伏组件一端顶升,使其形成一侧高另一侧低的倾斜面,且转动支架的高度与升降支撑架完全下降后的高度相等,并等于或小于挡风板的高度。
[0006]本技术较优的技术方案:所述光伏支架的升降支撑架是由电机和自动调控装置控制的电动升降架,所述自动调控装置包括控制箱和设置在底座上的风力传感器,所述风力传感器布设在底座的挡风板外侧,风力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与控制箱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控制箱的信号输出端与电机的控制端连接。
[0007]本技术较优的技术方案:所述底座为方形底座,其四个角部均设有配重块。
[0008]本技术较优的技术方案:所述升降支撑架采用不锈钢外壳,升降支撑架的伸缩杆顶端设有滑轮,在光伏组件的底部对应设有限位滑槽,升降支撑架通过顶端的滑轮与光伏组件底部的限位滑槽滑动连接,并在升降支撑架上升时,滑轮移动至限位滑槽的高处,在升降支撑架下降时,滑轮移动至限位滑槽的低处。
[0009]本技术较优的技术方案:所述挡风板采用铝合金板,沿着底座的边缘分布,其底边与底座连接,且朝向光伏组件的方向倾斜,并与底座之间形成 15
°
~30
°
夹角,并在每块挡风板的背面有支撑筋板;所述挡风板底边长度小于光伏组件处于最佳安装角度时的投
影长度。
[0010]本技术较优的技术方案:所述控制箱内设有逻辑控制单元、支架升降控制器、光伏发电供电模块和备用电源模块,在控制箱上设有控制按钮;风力传感器采集风力信号并传送给信号给逻辑控制单元,逻辑控制单元发出指令给电机控制升降支撑架升降;通过控制按钮控制支架升降控制器从而控制升降支撑架升降;所述光伏发电供电模块和备用电源模块为整个系统供电。
[0011]本技术在外界风力达到预设最高阈值时,风力传感器发出信号给逻辑控制单元,逻辑控制单元发出指令给升缩支撑杆收缩,从而降低光伏组件至水平位置,光伏支架四周设有挡风板,当挡风板受到风力时,获得向下的抓地力;当风力降低至预设最低阈值,持续时间达到系统规定时间后,风力传感器发出信号给逻辑控制单元,辑控制单元发出指令给升缩支撑杆上升,至光伏组件预设最佳安装角度,期间转动支撑装置跟随光伏组件进行转动;当遇到紧急或特殊情况时,比如预报有台风等,可以通过支架升降控制器控制升缩支撑杆上升或下降,使光伏组件到达预定位置。本技术的其电力来源于光伏发电供电模块(光伏板发电),当晚上或出现应急情况时,可由备用电源模块(市网)提供电力。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3]1、本技术在遇到强风时,可自动降低光伏组件角度至水平状态,并在光伏支架四周设有挡风板,可提供一定的抓地力,大大提高了防风效果。
[0014]2、本技术利用风力传感器、逻辑控制单元、限位开关以及伸缩支撑杆等设施,使光伏支架可以根据风力大小自动变换角度,其自动化程度高。
[0015]3、本技术通过结构设计,当遇到强风时,可为光伏支架提供向下的抓地力,提高抗拔能力;另外系统设有光伏发电供电模块及备用电源模块(市网供电),有效的保证了系统的供电稳定性。
[0016]4、本技术各部件可采用预制式,在现场直接组装,所需现场工序内容少,安装方便。
[0017]本技术整体结构简单,减少了其承重负荷,施工了成本降低,并采用风力感应自动控制系统及结构防风的方式,大大提高了光伏组件的防风效果,且稳定、便于安装,该光伏支架系统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本技术的光伏支架倾斜状态侧视图;
[0019]图2为本技术的光伏支架水平状态侧视图;
[0020]图3为本技术设有一组光伏组件的俯视图;
[0021]图4为本技术设有若干光伏组件的示意图;
[0022]图5为本技术控制原理图。
[0023]图中:1—底座,2—挡风板,3—光伏组件,4—升降支撑架,400—滑轮,5 —转动支架,6—电机,7—风力传感器,8—逻辑控制单元,9—支架升降控制器,10—光伏发电供电模块,11—备用电源模块,12—控制箱,13—配重压块, 14—限位滑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1至图5均为实施例的附图,采用简化的方式绘制,仅用于清晰、简洁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以下对在附图中的展现的技术方案为本技术的实施例的具体方案,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5]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内”、“外”、“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技术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惯常理解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6]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防风型光伏支架,如图1至图4所示,所述光伏支架包括底座1,设置在底座1边缘的挡风板2、安装在底座1上的光伏组件支撑架和铺设在挡风板2围设区域内的一组或两组或多组光伏组件3,所述底座1为方形底座,其四个角部均设有配重块13。所述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风型光伏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支架包括底座(1),设置在底座(1)边缘的挡风板(2)、安装在底座(1)上的光伏组件支撑架和铺设在挡风板(2)围设区域内的一组或两组或多组光伏组件(3),每组光伏组件(3)对应设有一套光伏组件支撑架,每套光伏组件支撑架包括设置在单组光伏组件(3)两端的升降支撑架(4)和转动支架(5),升降支撑架(4)的顶端与光伏组件(3)滑动连接,转动支架(5)与光伏组件(3)转动连接,并通过升降支撑架(4)将光伏组件(3)一端顶升,使其形成一侧高另一侧低的倾斜面,且转动支架(5)的高度与升降支撑架(4)完全下降后的高度相等,并等于或小于挡风板(2)的高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风型光伏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支架的升降支撑架(4)是由电机(6)和自动调控装置控制的电动升降架,所述自动调控装置包括控制箱(12)和设置在底座(1)上的风力传感器(7),所述风力传感器(7)布设在底座(1)的挡风板(2)外侧,风力传感器(7)的信号输出端与控制箱(12)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控制箱(12)的信号输出端与电机(6)的控制端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防风型光伏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为方形底座,其四个角部均设有配重块(13)。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防风型光伏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支撑架(4)采用不锈钢外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海峰李弼心白冰李盼杨可
申请(专利权)人:中冶集团武汉勘察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