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戴锦艺专利>正文

智能终端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754520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23 18: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智能终端支架,用于放置移动终端,包括底板、立板和第一支撑件,所述立板与所述底板通过第一连接件活动连接,所述立板与所述底板以所述第一连接件为轴调节所述立板与所述底板之间的夹角;所述第一支撑件支撑于所述立板和所述底板之间,使所述立板、所述底板和所述第一支撑件之间形成三角形稳定支撑结构,且所述第一支撑件可调节所述立板的倾斜角度;所述立板具有支撑面并设有至少一组第二支撑件,所述第二支撑件用于支撑移动终端,多对所述第二支撑件使移动终端放置于不同的高度,方便人们使用和观看。当所述智能终端支架不使用时,使所述立板与所述底板折叠放置,不占用空间,且使用方法简单。且使用方法简单。且使用方法简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智能终端支架


[0001]本技术涉及机械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智能终端支架。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科技进步,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智能终端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日常生活中,人们使用手机支架,不仅可以放置移动终端,方便人们观看,还可以固定放置手机的位置,免去寻找手机的麻烦。
[0003]目前,手机支架产品多种多样,但大多为固定结构,不使用时会占用空间,且不便于存放。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便于调节、便于折叠收纳的智能终端支架。
[0005]一种智能终端支架,用于放置移动终端,包括底板和立板,所述立板与所述底板通过第一连接件活动连接,所述立板与所述底板通过相对转动以调节所述立板与所述底板之间的夹角;所述立板具有支撑面并设有至少一组第二支撑件,所述第二支撑件由所述支撑面凸伸出来,所述第二支撑件具有向上的第二支撑面,所述第二支撑件用于支撑移动终端。
[0006]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一支撑件,所述第一支撑件支撑于所述立板的背侧与所述底板之间,所述立板、所述底板和所述第一支撑件形成三角形支撑结构。
[0007]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件包括分别设于所述立板背面的第一凸起和所述底板顶面的第二凸起、及用于连接所述第一凸起和所述第二凸起的第一连接轴,所述立板和所述底板以所述连接轴连接并旋转,以实现所述立板和所述底板张开或者折叠。
[0008]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支撑件设于所述立板的两侧,并靠近边缘部分;所述立板的边缘部分具有收纳通孔或收纳槽,所述收纳通孔或所述收纳槽用于收纳所述第二支撑件,所述第二支撑件收纳入所述收纳通孔或所述收纳槽后,所述立板的支撑面平整。
[0009]进一步地,所述立板的背面设有第一凸筋,所述第一凸筋用于安装所述第二支撑件,所述第一凸筋设于所述收纳通孔的两侧,所述第二支撑件与所述第一凸筋之间通过第二连接轴连接,所述第二支撑件以第二连接轴为轴旋转。
[0010]进一步地,所述立板的背面中央设有第三凸起,所述第一支撑件的顶端与所述第三凸起通过第三连接轴连接,所述第一支撑件以所述第三连接轴为轴旋转,所述第一支撑件的末端为自由端。
[0011]进一步地,所述底板的顶面中间设有定位槽,所述定位槽的长度方向与所述第一支撑件的长度方向一致;所述定位槽突出与所述底板的顶面,所述定位槽的槽底具有多个均匀分布的支撑点,所述第一支撑件的末端可移动地卡设于所述支撑点处。
[0012]进一步地,所述立板背面设有第一磁性件,所述第一磁性件设于所述立板的近顶端,所述定位槽的末端侧壁上设有第二磁性件,所述第二磁性件的位置与所述第一磁性件的位置相对应,所述立板与所述底板折叠收纳时,所述第一磁性件与所述第二磁性件吸合。
[0013]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支撑件成对设置于所述立板的两侧边缘,每对所述第二支撑件具有不同的高度。
[0014]进一步地,所述立板的支撑面、所述第二支撑件的第二支撑面和所述底板的底面设有防滑垫。
[0015]上述智能终端支架中,所述第一支撑件支撑与所述立板和所述底板之间,使所述立板、所述底板和所述第一支撑件之间形成三角形稳定支撑结构,且所述第一支撑件可调节所述立板的倾斜角度,多对所述第二支撑件使移动终端放置于不同的高度,方便人们使用和观看。当所述智能终端支架不使用时,使所述立板与所述底板折叠放置,不占用空间,且使用方法简单。本技术的产品结构简单,易于生产,成本低廉,便于推广。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智能终端支架的结构示意图一(使用状态一)。
[0017]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智能终端支架的结构示意图二(使用状态一)。
[0018]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智能终端支架的结构示意图(使用状态二)。
[0019]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智能终端支架的结构示意图(收纳状态)。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以下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
[0021]请参阅图1、图2、图3和图4,示出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终端支架100,用于放置移动终端,包括底板10和立板20,所述立板20与所述底板10通过第一连接件50活动连接,所述立板20与所述底板10通过相对转动以调节所述立板20与所述底板10之间的夹角;所述立板20具有支撑面21并设有至少一组第二支撑件40,所述第二支撑件40由所述支撑面21凸伸出来,所述第二支撑件40具有向上的第二支撑面,所述第二支撑件40用于支撑移动终端。
[0022]具体地,所述立板20具有支撑面21和与其支撑面21相对的背面,所述底板10具有顶面和与其顶面相对的底面,所述立板20的支撑面21用于放置移动终端,所述立板20的背面与所述底板10的顶面相对,所述底板10的底面放置于桌面上。
[0023]具体地,所述立板20为一平面板,所述立板20的支撑面21具有防滑结构,所述第二支撑件40伸展并垂直于所述立板20的支撑面21时,所述立板20支撑面21和所述第二支撑面用于放置移动终端,或者,所述第二支撑件40收纳于所述立板20表面时,所述立板20支撑面21保持平整。
[0024]具体地,所述立板20具有底端和与底端相对的顶端,所述底板10具有第一端和与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所述立板20的底端与所述底板10的第一端通过所述第一连接件50连接。
[0025]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一支撑件30,所述第一支撑件30支撑于所述立板20的背侧与所述底板10之间,所述立板20、所述底板10和所述第一支撑件30形成三角形支撑结构。
[0026]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件50包括分别设于所述立板20背面的第一凸起和所述底板10顶面的第二凸起、及用于连接所述第一凸起和所述第二凸起的第一连接轴,所述立板20和所述底板10以所述连接轴连接并旋转,以实现所述立板20和所述底板10张开或者折
叠。
[0027]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支撑件40设于所述立板20的两侧,并靠近边缘部分;所述立板20的边缘部分具有收纳通孔22或收纳槽,所述收纳通孔22或所述收纳槽用于收纳所述第二支撑件40,所述第二支撑件40收纳入所述收纳通孔22或所述收纳槽后,所述立板20的支撑面21平整。所述立板20的背面设有第一凸筋23,所述第一凸筋23用于安装所述第二支撑件40,所述第一凸筋23设于所述收纳通孔22的两侧,所述第二支撑件40与所述第一凸筋23之间通过第二连接轴41连接,所述第二支撑件40以第二连接轴41为轴旋转。
[0028]具体地,所述第二支撑件40穿设于所述收纳通孔22,并与所述第一凸筋23连接,所述第二支撑件40的厚度与所述第一凸筋23的高度相同,当所述第二支撑件40收起时,能够完全收纳至所述第一凸筋23内。
[0029]具体地,当所述立板20设有所述收纳槽时,所述第二支撑件40通过所述第二连接轴41与所述收纳槽的侧壁连接,并旋转收纳于所述收纳槽内。
[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终端支架,用于放置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和立板,所述立板与所述底板通过第一连接件活动连接,所述立板与所述底板通过相对转动以调节所述立板与所述底板之间的夹角;所述立板具有支撑面并设有至少一组第二支撑件,所述第二支撑件由所述支撑面凸伸出来,所述第二支撑件具有向上的第二支撑面,所述第二支撑件用于支撑移动终端;所述第二支撑件设于所述立板的两侧,并靠近边缘部分;所述立板的边缘部分具有收纳通孔或收纳槽,所述收纳通孔或所述收纳槽用于收纳所述第二支撑件,所述第二支撑件收纳入所述收纳通孔或所述收纳槽后,所述立板的支撑面平整;所述立板的背面设有第一凸筋,所述第一凸筋用于安装所述第二支撑件,所述第一凸筋设于所述收纳通孔的两侧,所述第二支撑件与所述第一凸筋之间通过第二连接轴连接,所述第二支撑件以第二连接轴为轴旋转。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终端支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支撑件,所述第一支撑件支撑于所述立板的背侧与所述底板之间,所述立板、所述底板和所述第一支撑件形成三角形支撑结构。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终端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包括分别设于所述立板背面的第一凸起和所述底板顶面的第二凸起、及用于连接所述第一凸起和所述第二凸起的第一连接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锦艺
申请(专利权)人:戴锦艺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