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盖装置及加热容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753675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23 18: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盖装置,与容器本体可拆卸连接,包括盖体单元、按压单元、驱动单元和泄压单元,其中盖体单元设有安装通道,按压单元、驱动单元设置在安装通道内,泄压单元设置有透气隔液的膜结构,用于容纳腔室内气流与外界相贯通和/或气体的泄压,通过驱动按压单元的运动,按压单元、驱动单元和泄压单元沿安装通道进行同步运动。因此,该盖装置只需驱动按压单元,联动驱动单元和泄压单元,进行导液和/或导气,使用较为便捷,且膜结构使得泄压单元具有透气防水性,可用于密封容器和防止水溢出,具有一定的密封、保温效果,安全、可靠。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该盖装置及加热容器。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该盖装置及加热容器。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该盖装置及加热容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盖装置及加热容器


[0001]本技术涉及加热容器
,具体涉及一种盖装置及加热容器。

技术介绍

[0002]盖和加热容器是人们的日常生活用品,盖主要用于密封和/或开启容器,而加热容器通常用于盛装水、食品等液体和/或固体并进行加热,包括电热杯、烧水壶、养生壶等多种加热设备,这些生产厂家们通常将盖和加热容器的出水口、泄压口设计为开放式结构。
[0003]现有技术公开了一种液体加热容器(中国专利号:CN201822275254.0),该液体加热容器包括设有盛液内腔的容器本体和出水部,出水部设有顶端出水口和连接容器本体的侧向连接口。上述技术的出水口作为泄压口,只设有一个通道,因此在加热状态下,蒸汽夹杂着热水从出水口中喷出,这样不仅加热效率低且容易烫伤使用者,且在自然不加热状态下,该电热容器不能被密封,不能作为保温杯外出携带使用,实用性不强。
[0004]目前,大多数容器上的盖都具有以下缺点:(1)容器盖为保证出水的便捷性,通常将出水口设计为开放式结构,且不设置透气隔液的结构,因此加热效率较低且使用者无法外出携带,不具有密封性和保温性;(2)容器盖的出水口直接与外界相接触,因此在高压下水容易溢出,水蒸汽也易夹杂着热水向外喷出,泄压方式直接,不具有安全性;(3)容器盖上通常只设有一个通道,同时用于出水、泄压,因此通常需要在加热、饮用时将通道开启,或者将盖拧开进行泄压,在携带时又需要将通道关闭,为此使用麻烦,实用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盖,该盖装置只需驱动按压单元,联动驱动单元和泄压单元,进行导液和/或导气,使用较为便捷,且膜结构使得泄压单元具有透气防水性,可用于密封容器和防止水溢出,具有一定的密封、保温效果,安全、可靠。本技术还公开了一种该盖装置及加热容器。
[0006]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
[0007]一种盖装置,与容器本体可拆卸连接,所述盖装置包括:
[0008]盖体单元,所述盖体单元设有安装通道;
[0009]按压单元,用于外部作用力的施力;
[0010]驱动单元,所述驱动单元与按压单元的下端相连,所述按压单元、驱动单元设置在所述安装通道内;
[0011]泄压单元,设置在所述驱动单元的下方,与驱动单元的下端相连,所述泄压单元设置有透气隔液的膜结构,用于所述容纳腔室内气流与外界相贯通和/或气体的泄压;
[0012]驱动所述按压单元的运动,所述按压单元、驱动单元和泄压单元沿安装通道进行同步运动。
[0013]优选的,所述泄压单元包括:
[0014]第一泄压结构,设有用于容纳腔室内、外气体导流的通道一;
[0015]和/或第二泄压结构,设有用于容纳腔室内、外气体导流的通道二;
[0016]所述膜结构设置在所述第一泄压结构、第二泄压结构的上方和/或下方,所述膜结构上设有用于容纳腔室内、外气体导流的通道三;
[0017]所述通道一、通道二、通道三相贯通,构成透气隔液的引流通道。
[0018]优选的,所述膜结构设置成具有透气隔液功能的膜层和/或面料,所述膜结构通过干燥和/或熔化和/或涂抹和/或贴附和/或挤压和/或安装在所述的第一泄压结构和/或第二泄压结构上。
[0019]优选的,所述膜结构上设置有具有一个和/或多个孔隙,构成所述的通道三。
[0020]优选的,所述膜结构覆盖在所述通道一和/或通道二上,用于阻隔所述容纳腔室内液体的导流。
[0021]优选的,所述驱动单元包括:
[0022]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上端与所述按压单元相连;
[0023]阻隔板,与所述连接杆的下端相连;
[0024]所述的第一泄压结构由部分和/或全部的阻隔板构成。
[0025]优选的,所述阻隔板上设置有至少一个通孔结构四,所述的通道一由该通孔结构四构成。
[0026]优选的,所述驱动单元包括:
[0027]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上端与所述按压单元相连;
[0028]阻隔板,与所述连接杆的下端相连;
[0029]所述的第一泄压结构与阻隔板的下端相连;
[0030]所述第一泄压结构上设置有至少一个通孔结构一,所述的通道一由该通孔结构一构成;
[0031]所述阻隔板上设置有至少一个通孔结构四,形成有通道四,所述通道四与通道一相贯通。
[0032]优选的,所述第二泄压结构与所述阻隔板和/或膜结构相连,所述第二泄压结构上设置有至少一个通孔结构二,所述的通道二由该通孔结构二构成。
[0033]优选的,所述阻隔板的下端面设有向内凹陷的安装空间,用于容纳所述的膜结构和第二泄压结构。
[0034]优选的,所述阻隔板包括:
[0035]阻隔板本体,所述阻隔板本体下端形成所述的安装空间;
[0036]限位件,与所述阻隔板本体下端相连,所述限位件与阻隔板本体的外周边沿形成限位空间,用于安装和/或定位所述第二泄压结构。
[0037]优选的,所述第二泄压结构包括:
[0038]第二泄压结构本体,位于所述安装空间;
[0039]安装件,与所述第二泄压结构本体上端相连,所述安装件连接于所述限位空间内,以使所述第二泄压结构与阻隔板相卡合固定;所述安装件的顶端还设有凸起部,所述凸起部嵌置于阻隔板本体下端。
[0040]优选的,所述盖装置上设置有第一导流通道、第二导流通道,其中:
[0041]所述第一导流通道,沿所述盖体单元的内侧壁连接于外部与容纳腔室和/或引流
通道形成;
[0042]所述第二导流通道,由所述第一导流通道、引流通道构成;
[0043]驱动所述按压单元的运动,所述按压单元、阻隔板、膜结构和第二泄压结构沿安装通道进行同步运动,所述阻隔板处于开启状态时,所述第一导流通道贯通容纳腔室与外部,供容纳腔室内液体和/或气体的导流;所述阻隔板处于闭合状态时,所述第二导流通道贯通容纳腔室与外部,供容纳腔室内气体的导流。
[0044]本技术还公开了一种加热容器,包括:
[0045]容器本体,所述容器本体设有容纳腔室,用于放置外部介质;
[0046]提手结构,与所述容器本体相连,用于手部持握;
[0047]加热装置,与所述容器本体的下端相连,用于对所述容纳腔室内介质的制热;
[0048]上述任一项所述的盖装置,与所述容器本体可拆卸连接,用于开启和/或关闭所述的容纳腔室。
[0049]优选的,所述加热装置包括:
[0050]底座,与所述容器本体的下端相连,用于支撑所述容器本体;
[0051]发热元件,设置于所述底座上,所述发热元件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
[0052]和/或蓄电元件,用于存储电能和/或对所述发热元件供电。
[0053]优选的,所述加热装置与加热容器为一体结构或分体结构。
[0054]本实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盖装置,与容器本体可拆卸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盖装置包括:盖体单元,所述盖体单元设有安装通道;按压单元,用于外部作用力的施力;驱动单元,所述驱动单元与按压单元的下端相连,所述按压单元、驱动单元设置在所述安装通道内;泄压单元,设置在所述驱动单元的下方,与驱动单元的下端相连,所述泄压单元设置有透气隔液的膜结构,用于容纳腔室内气流与外界相贯通和/或气体的泄压;驱动所述按压单元的运动,所述按压单元、驱动单元和泄压单元沿安装通道进行同步运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泄压单元包括:第一泄压结构,设有用于容纳腔室内、外气体导流的通道一;和/或第二泄压结构,设有用于容纳腔室内、外气体导流的通道二;所述膜结构设置在所述第一泄压结构、第二泄压结构的上方和/或下方,所述膜结构上设有用于容纳腔室内、外气体导流的通道三;所述通道一、通道二、通道三相贯通,构成透气隔液的引流通道。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膜结构设置成具有透气隔液功能的膜层和/或面料,所述膜结构通过干燥或熔化或涂抹或贴附或挤压安装在所述的第一泄压结构和/或第二泄压结构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膜结构上设置有具有一个和/或多个孔隙,构成所述的通道三。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膜结构覆盖在所述通道一和/或通道二上,用于阻隔所述容纳腔室内液体的导流。6.根据权利要求2

5任一项所述的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单元包括: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上端与所述按压单元相连;阻隔板,与所述连接杆的下端相连;所述的第一泄压结构由部分和/或全部的阻隔板构成。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阻隔板上设置有至少一个通孔结构四,所述的通道一由该通孔结构四构成。8.根据权利要求2

5任一项所述的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单元包括: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上端与所述按压单元相连;阻隔板,与所述连接杆的下端相连;所述的第一泄压结构与阻隔板的下端相连;所述第一泄压结构上设置有至少一个通孔结构一,所述的通道一由该通孔结构一构成;所述阻隔板上设置有至少一个通孔结构四,形成有通道四,所述通道四与通道一相贯通。9.根据权利要求6或8所述的盖装置,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萱邓德生黄思华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魅果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