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转子护套检测装置、检测方法及加工设备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752439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20 09:02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转子护套检测装置、检测方法及加工设备,涉及高速永磁电机技术领域。转子护套检测装置包括第一电极件、检测器及检测探头;第一电极件与检测器连接,第一电极件用于安装转子护套,第一电极件的外周面能够与转子护套的内壁面保持抵接;检测探头包括绝缘支架及设置于绝缘支架一端的第二电极件,第二电极件与检测器连接,第二电极件的一侧设有检测面,检测面能够与转子护套的外壁面抵接,以与第一电极件配合,使检测器能够获取检测面处转子护套对应的介质损耗因数值。本申请提供的转子护套检测装置利用介质损耗因数分析法,无需破坏转子护套结构,检测精度高,保障每个转子护套的性能,进而保障转子护套对转子的防护效果。效果。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转子护套检测装置、检测方法及加工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高速永磁电机
,尤其涉及一种转子护套检测装置、检测方法及加工设备。

技术介绍

[0002]高速永磁电机运行时转子承受较大的离心力和高温,而永磁体材料采用粉末冶金工艺制造,机械性能较差,为了对转子上的永磁体进行有效的防护,通常采用碳纤维护套对转子进行防护。
[0003]碳纤维护套采用缠绕成型工艺制造,即将碳纤维浸渍树脂后(或采用预浸渍树脂的碳纤维)再缠绕、固化制成。由于碳纤维护套的机械性能及热性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碳纤维与基体树脂结合的情况,若树脂与纤维的结合面存在浸润不良、固化不良、裂纹或气泡等缺陷,将导致碳纤维护套本身的性能大大下降,在高温高应力的环境中运行,其力学性能和热性能将与设计预期相差甚远。此外,在潮湿环境运行时,水汽将沿缺陷进入碳纤维护套界面,造成塑化、脆化、水汽与聚合物二次交联等作用,导致缺陷被放大,进一步使碳纤维护套性能降低。
[0004]由此为了确保碳纤维护套性能,需要在使用前对碳纤维护套进行性能评估。但是现有的评估方法多采用NOL环的方法进行力学性能测试,该方法是取部分环切试样或采用相同的工艺制作环形试样进行测试,非直接对所有生产的碳纤维护套进行测试,具有局限性,无法反应每个完整的碳纤维护套的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转子护套检测装置、检测方法及加工设备,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
[0006]为达上述目的,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转子护套检测装置,包括第一电极件、检测器及检测探头;所述第一电极件与所述检测器连接,所述第一电极件用于安装转子护套,所述第一电极件的外周面能够与所述转子护套的内壁面保持抵接;所述检测探头包括绝缘支架及设置于所述绝缘支架一端的第二电极件,所述第二电极件与所述检测器连接,所述第二电极件远离所述绝缘支架的一侧设有检测面,所述检测面能够与所述转子护套的外壁面抵接,以与所述第一电极件配合,使所述检测器能够获取所述检测面处所述转子护套对应的介质损耗因数值。
[0007]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检测面上设有绝缘层。
[0008]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转子护套检测装置还包括打标器,所述打标器设置于所述绝缘支架,所述打标器能够在所述转子护套上进行标记。
[0009]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打标器包括安装架及设置于所述安装架上的驱动件和打标头,所述安装架设置于所述绝缘支架,所述打标头对应所述第二
电极件设置,所述驱动件能够驱动所述打标头在所述转子护套上进行标记。
[0010]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检测器内设有介质损耗因数测量电桥,所述介质损耗因数测量电桥用于测量所述转子护套的介质损耗因数值。
[0011]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检测面与所述转子护套的外壁面的形状相适配。
[0012]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转子护套检测装置还包括检测平台及设置于所述检测平台上的第一驱动机构、第二驱动机构;所述第一驱动机构与所述第一电极件连接,所述第一驱动机构能够驱动所述第一电极件绕自身轴线转动;所述第二驱动机构与所述绝缘支架连接,所述第二驱动机构能够驱动所述绝缘支架带动所述第二电极件沿所述转子护套的轴向和径向移动。
[0013]第二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检测方法,应用了上述第一方面提供的转子护套检测装置,所述检测方法包括:安装待检测的所述转子护套;将所述转子护套的外壁面划分为预设数量的待检区域;检测每个所述待检区域的所述介质损耗因数值;其中,所述待检区域与所述检测面相适配。
[0014]结合第二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检测每个所述待检区域的所述介质损耗因数值的方法还包括当检测的所述介质损耗因数值大于预设值时,在对应的所述待检区域进行标记。
[0015]第三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转子护套加工设备,用于碳纤维护套的加工,所述转子护套加工设备包括上述第一方面提供的转子护套检测装置,其中,所述第一电极件为用于所述转子护套加工的缠绕辊。
[0016]相比于现有技术,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转子护套检测装置、检测方法及加工设备,其中,转子护套检测装置通过第一电极件实现转子护套的安装与定位,并且第一电极件的外周面与转子护套的内壁面保持抵接。当进行检测时,将第二电极件的检测面与转子护套的外壁面的待检区域抵接,以与第一电极件配合。此时,第一电极件、转子护套、第二电极件及检测器形成一个完整的测试回路,转子护套作为第一电极件和第二电极件之间的介质。由于介质损耗因数定义为介质中有功电流分量和无功电流分量的比值,由此,通过第一电极件和第二电极件对介质施加交变电场,测得对应的介质损耗因数值。其中,若该检测区域无缺陷,介质损耗因数值随电压变化无明显增加;若该检测区域存在缺陷(如浸润不良、固化不良、裂纹或气泡等),介质损耗因数值随电压上升将出现明显变化,进而可通过介质损耗因数值的变化判断转子护套上是否存在缺陷。本申请提供的转子护套检测装置利用介质损耗因数分析法,在不破坏转子护套结构的情况下,可对每个生产的转子护套进行检测,检测精度高,保障了每个转子护套的性能,进而保障转子护套对转子的防护效果。
[0017]转子护套加工设备应用了转子护套检测装置,由此转子护套检测装置集生产与检测为一体,实现生产检测一步到位,减少后续再增加检测工序,进而实现对生产的每个转子护套进行检测,保障出厂时每个转子护套的性能。
附图说明
[00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0019]图1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转子护套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示出了图1所示转子护套检测装置中一种检测探头的结构示意图;图3示出了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4示出了图1所示转子护套检测装置中检测探头与第一电极件配合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检测探头的结构示意图;图6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转子护套待检区域的划分的结构示意图;图7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应用了转子护套检测装置的检测方法;图8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转子护套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0]主要元件符号说明:10

转子护套;100

第一电极件;110

缠绕辊;200

检测器;300

检测探头;310

绝缘支架;320

第二电极件;321

检测面;330

绝缘层;400

打标器;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转子护套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电极件、检测器及检测探头;所述第一电极件与所述检测器连接,所述第一电极件用于安装转子护套,所述第一电极件的外周面能够与所述转子护套的内壁面保持抵接;所述检测探头包括绝缘支架及设置于所述绝缘支架一端的第二电极件,所述第二电极件与所述检测器连接,所述第二电极件远离所述绝缘支架的一侧设有检测面,所述检测面能够与所述转子护套的外壁面抵接,以与所述第一电极件配合,使所述检测器能够获取所述检测面处所述转子护套对应的介质损耗因数值。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子护套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面上设有绝缘层。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子护套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护套检测装置还包括打标器,所述打标器设置于所述绝缘支架,所述打标器能够在所述转子护套上进行标记。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转子护套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打标器包括安装架及设置于所述安装架上的驱动件和打标头,所述安装架设置于所述绝缘支架,所述打标头对应所述第二电极件设置,所述驱动件能够驱动所述打标头在所述转子护套上进行标记。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子护套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器内设有介质损耗因数测量电桥,所述介质损耗因数测量电桥用于测量所述转子护套的介质损耗因数值。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勇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飞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