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配式节能建筑墙体及安装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2751933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20 09:01
一种装配式节能建筑墙体及安装方法,属于节能建筑领域,采用组合拼接式的主墙体和组合拼接式的保护墙体,极大的提高了建筑风格自由度,使得该墙体可以自由适配各种建筑结构,使其有效的体现了装配式建筑快速安装的优点,又避开了传统装配式建筑的刻板印象,基于其极大的自由度来满足各种个性化的需求,使得构建出的建筑体更显特色和美观效果,且整体未使用化学材料,环保节能效果极佳,施工过程简单快捷,对施工工人的技术要求不高,安装速度快,自由度高,造型美观。造型美观。造型美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装配式节能建筑墙体及安装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节能建筑领域,尤其涉及装配式建筑,具体为一种装配式节能建筑墙体及安装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我国建筑事业不断发展开拓创新的进程中,建筑技术的发展也是一年一个进步,一年一次变样,这也推动着建筑设计不能再因循守旧,需要大胆的开发新的思路,采用新的技术,来完成各种新的建筑设计方案,装配式建筑就是一类越来越成熟的设计思路,更多的人员投入进这个领域,开展更多的研发和创新。
[0003]装配式建筑是一种施工理念,自建筑设计开始快速发展的时候,有技术人员开始提出这个理念,利用预制好的房屋构件,运输到工地装配起来就轻松实现了房屋建筑的成型,这种方案建造速度快,生产成本低,对环境污染小,但是由于当时的建筑技术受配套工程设施和建筑材料的限制,施工出来的建筑外形不美观,建筑强度不足,精度不够使得建筑整体质量较差,保质时长远远难以满足要求。
[0004]现在的建筑设计思路中,有了施工技术和建筑材料的支持,基于装配式建筑施工理念的设计思路百花齐放,诞生了各种类型的装配式建筑方案供人们参考,人们开始肯定了采用了且根据需求选择了特定的装配式建筑方案来进行实施。
[0005]可供选择的装配式建筑思路大致有两类,一类是整面墙体进行预制,通过吊装、封闭、灌浆等一系列环节将预制墙体连接固定,使得整个建筑成为一个整体,这种建筑思路倾向于较大型的建筑体,施工速度快,可以跟钢构建筑相媲美,但具体的细节处理不足,应对非标准房间建筑时比较乏力,虽然可以通过后期的室内装饰修饰来实现一部分效果,但总的来说要显得过于标准化,难以突出差异化;另一类是将墙体分拆成为需要组装的多个模块,根据需要分别拼装组装在一起,这种建筑思路倾向于单层或低层设计的建筑体,或者室内分隔装修,能够根据各种个性化需求构建出不同规格的墙体,但由于结构复杂模块组件相对较多,在应对大规模高层建筑时,会显得相当繁琐,效率低下。因此,需要根据需求来选择装配式建筑思路。
[0006]对于后面一种装配式建筑方案思路,目前尚无成熟的技术成果出现,还需要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不断的努力创新。

技术实现思路

[0007]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装配式节能建筑墙体及安装方法,来实现装配式建筑的快速施工。
[0008]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技术手段来实现的:一种装配式节能建筑墙体,包括主墙体和保护墙体,保护墙体包覆在主墙体的两个侧面,其中,主墙体包括主框架和拼接在主框架内的墙体单元块,以及将墙体单元块串联拼接成为整体的连接机构,墙体单元块为方形预制件,墙体单元块的两个侧面为平面,墙体
单元块的左右侧边为相吻合的凸起和凹槽,通过相邻的墙体单元块的嵌合来实现主墙体的拼接。
[0009]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墙体单元块为混凝土和钢筋骨架预制成型的预制件,钢筋骨架包括竖向设置平行布置的两条穿管,上下相邻的墙体单元块内的穿管相互连通,穿管与墙体单元块的两个侧面平行,两条穿管之间设置有至少一个定位管,定位管与穿管垂直,且与墙体单元块的两个侧面垂直,并在墙体单元块的两侧侧面开口,使得定位管垂直贯穿墙体单元块的两侧侧面,定位管分别与两条穿管通过钢筋连接固定,钢筋骨架还包括钢筋网,均匀分布在墙体单元块内。
[0010]进一步的,所述墙体单元块的两个侧面分别开设有水平方向的定位槽,定位槽沿侧面走向,左右相邻的墙体单元块上同侧的定位槽相互拼接成一条,定位槽内穿设有定位筋拦截在墙体单元块的两侧,墙体单元块左右侧边的凸起和凹槽为等腰梯形或V字形,凸起的底部和凹槽的开口处为最宽处,墙体单元块的厚度大于凸起或凹槽的最宽处长度。
[0011]进一步的,所述主框架包括立柱和横梁,立柱和横梁为金属型材件,立柱竖直设置,包括一个到四个与墙体单元块相连接的连接端,连接端的端面设置为与墙体单元块侧边的凸起相嵌合的凹槽,凹槽的底部均匀开有通孔,连接端的厚度小于墙体单元块的厚度,连接端的两个侧面均设置有若干个定位孔,同侧的定位孔位于同一条垂线上,定位筋的两端分别穿入并固定在立柱分布在墙体单元块左右两侧的定位孔上;墙体单元块带有凹槽的一侧边通过配位件与立柱连接,配位件为长条状的金属型材结构,其两侧面均设置为与墙体单元块的凹槽和立柱连接端的凹槽相配合的凸起,另外两侧面为平面,配位件与立柱相接的侧面上设置有限位柱,与立柱连接端的通孔相配合,配位件与立柱相接的侧面上覆盖有密封层,配位件的两平面侧面之间的宽度与立柱连接端的宽度一致。
[0012]进一步的,所述横梁包括上横梁和下横梁,墙体单元块拼接设置在上横梁与下横梁之间,上横梁与下横梁相对的侧面中部均匀设置有若干个固定孔,即,上横梁的上侧面设置有固定孔,下横梁的上侧面设置有固定孔,且,上横梁的上侧面设置的定位孔与下横梁的上侧面设置的定位孔一一对应,定位孔内穿设有穿筋,穿筋的中部穿过拼接的墙体单元块的穿管,并沿穿管自由滑动,穿筋的两端分别穿入上横梁和下横梁上的固定孔并与之螺接固定,定位筋和穿筋构成了将墙体单元块串联拼接成为整体的连接机构。
[0013]进一步的,所述下横梁及上横梁连接立柱的对应位置分别开设有方槽,相对应的,立柱的上下两端设置为方管,分别穿入下横梁上侧面的方槽内和上横梁下侧面的方槽内;带有至少两个连接端的立柱上,相邻的连接端呈直角设置,相邻的两个连接端的夹角处设置有直角填充件,直角填充件呈直角三棱柱状,其直角侧边填充在立柱的相邻连接端的夹角内,包括连接板和泡沫填充料,连接板位于直角填充件的直角侧边对面的侧面,剩余部分为泡沫填充料构成的直角填充件的主体,直角填充件通过螺栓固定在立柱上。
[0014]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保护墙体为一体式面板或拼接而成的组合件,其中,组合件包括墙体单元板和连接相邻的墙体单元板并穿设在墙体单元块内的墙体固定件,墙体单元板为方形板状,其侧边为斜面,相邻的墙体单元板的侧边相互搭接,并通过螺栓固定,相邻的墙体单元板相接处设置有密封层,墙体单元板的四个角分别通过四个墙体固定件固定在四个相邻的墙体单元块上,相邻的四个墙体单元板相互拼接于同一个墙体固定件处,并通过墙体固定件固定在同一个墙体单元块上,墙体单元板与墙体单元块的拼接相互错位。
[0015]进一步的,所述墙体单元板的四个角设置为1/4圆的缺口,相互拼接的四个相邻的墙体单元板的缺口拼接成为一个整圆,墙体固定件穿设在其中,墙体固定件包括成套设置的子件和母件,子件和母件的一端为端帽,端帽呈圆饼状,子件的另一端为实心螺柱,母件的另一端为空心螺管,实心螺柱和空心螺管的一端固定在端帽的中部,子件的实心螺柱的另一端与母件的空心螺管的另一端相互配合,子件和母件分别固定在主墙体两侧的墙体单元板外,穿过墙体单元块的定位管螺接,子件和母件的端帽与墙体单元板之间设置有强化板,强化板为圆板或方板状,其中心带有圆孔,墙体固定件的子件的实心螺柱或母件的空心螺管穿过强化板的中心穿入到墙体内。
[0016]进一步的,所述墙体单元板根据其侧边的斜面方向,通过正面安装或反面安装,正面安装与反面安装相互交错,正向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配式节能建筑墙体,其特征在于:包括主墙体和保护墙体,保护墙体包覆在主墙体的两个侧面,其中,主墙体包括主框架和拼接在主框架内的墙体单元块,以及将墙体单元块串联拼接成为整体的连接机构,墙体单元块为方形预制件,墙体单元块的两个侧面为平面,墙体单元块的左右侧边为相吻合的凸起和凹槽,通过相邻的墙体单元块的嵌合来实现主墙体的拼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节能建筑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墙体单元块为混凝土和钢筋骨架预制成型的预制件,钢筋骨架包括竖向设置平行布置的两条穿管,上下相邻的墙体单元块内的穿管相互连通,穿管与墙体单元块的两个侧面平行,两条穿管之间设置有至少一个定位管,定位管与穿管垂直,且与墙体单元块的两个侧面垂直,并在墙体单元块的两侧侧面开口,使得定位管垂直贯穿墙体单元块的两侧侧面,定位管分别与两条穿管通过钢筋连接固定,钢筋骨架还包括钢筋网,均匀分布在墙体单元块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配式节能建筑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墙体单元块的两个侧面分别开设有水平方向的定位槽,定位槽沿侧面走向,左右相邻的墙体单元块上同侧的定位槽相互拼接成一条,定位槽内穿设有定位筋拦截在墙体单元块的两侧,墙体单元块左右侧边的凸起和凹槽为等腰梯形或V字形,凸起的底部和凹槽的开口处为最宽处,墙体单元块的厚度大于凸起或凹槽的最宽处长度。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配式节能建筑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框架包括立柱和横梁,立柱和横梁为金属型材件,立柱竖直设置,包括一个到四个与墙体单元块相连接的连接端,连接端的端面设置为与墙体单元块侧边的凸起相嵌合的凹槽,凹槽的底部均匀开有通孔,连接端的厚度小于墙体单元块的厚度,连接端的两个侧面均设置有若干个定位孔,同侧的定位孔位于同一条垂线上,定位筋的两端分别穿入并固定在立柱分布在墙体单元块左右两侧的定位孔上;墙体单元块带有凹槽的一侧边通过配位件与立柱连接,配位件为长条状的金属型材结构,其两侧面均设置为与墙体单元块的凹槽和立柱连接端的凹槽相配合的凸起,另外两侧面为平面,配位件与立柱相接的侧面上设置有限位柱,与立柱连接端的通孔相配合,配位件与立柱相接的侧面上覆盖有密封层,配位件的两平面侧面之间的宽度与立柱连接端的宽度一致。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配式节能建筑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包括上横梁和下横梁,墙体单元块拼接设置在上横梁与下横梁之间,上横梁与下横梁相对的侧面中部均匀设置有若干个固定孔,即,上横梁的上侧面设置有固定孔,下横梁的上侧面设置有固定孔,且,上横梁的上侧面设置的定位孔与下横梁的上侧面设置的定位孔一一对应,定位孔内穿设有穿筋,穿筋的中部穿过拼接的墙体单元块的穿管,并沿穿管自由滑动,穿筋的两端分别穿入上横梁和下横梁上的固定孔并与之螺接固定,定位筋和穿筋构成了将墙体单元块串联拼接成为整体的连接机构。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配式节能建筑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横梁及上横梁连接立柱的对应位置分别开设有方槽,相对应的,立柱的上下两端设置为方管,分别穿入下横梁上侧面的方槽内和上横梁下侧面的方槽内;带有至少两个连接端的立柱上,相邻的连接端呈直角设置,相邻的两个连接端的夹角处设置有直角填充件,直角填充件呈直角三棱柱状,其直角侧边填充在立柱的相邻连接端的夹角内,包括连接板和泡沫填充料,连接板位于直角填充件的直角侧边对面的侧面,剩余部分为泡沫填充料构成的直角填充件的主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伟玲祝福洋时礼张杏静李二府孙会杰刘向东张海宽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大学综合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