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程映淮专利>正文

一种防溺水自救服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751526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20 09:0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溺水自救服,其特征在于,包括:衣体、裤子、内衬;所述衣体、裤子为两单独的个体,组成整套服装,所述衣体、裤子上均设有可为人体提供浮力的漂浮构件,所述内衬提供浮力可拆卸的连接在衣体的内部;所述衣体衣领内设有可自动充气的脖颈漂浮模块,前胸处设有通过导管连通脖颈漂浮模块,并由脖颈漂浮模块多余气体填充的前胸漂浮模块;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防溺水自救服于普通的衣服上加设漂浮构件,给溺水者提供一自救的基础;当然整个衣体和裤子均是可正常穿着的服装,即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整套衣体和裤子正常穿着于人体,没有传统救生衣的违和感,在意外溺水时,可随时随地的给穿着者提供救援,降低其溺水死亡率。降低其溺水死亡率。降低其溺水死亡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溺水自救服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防溺水服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溺水自救服。

技术介绍

[0002]溺水是世界各地非故意伤害死亡的第三大原因,占所有与伤害有关死亡的7%;目前,世界各地每年溺水死亡人数估计为38.8万例。中国每年溺水死亡10多万人,其中14岁以下儿童占溺水死亡人群6成之多。
[0003]人体溺水后数秒钟内,本能地屏气,引起潜水反射(呼吸暂停、心动过缓和外周血管剧烈收缩),保证心脏和大脑血液供应。继而,出现高碳酸血症和低氧血症,刺激呼吸中枢,进入非自发性吸气期,随着吸气水进入呼吸道和肺泡,充塞气道导致严重缺氧、高碳酸血症和代谢性酸中毒。根据淹溺水的性质,分为淡水淹溺和海水淹溺。
[0004]当人发生意外落水,处于泳池,江河,湖海,池塘等水域时,落水者无法呼吸,几分钟之内如缺少相关救生措施来不及施救,即造成溺亡。特别儿童,本身自救能力并不强,且在溺水时极易恐慌,极大的增加了溺亡的风险。
[0005]因此,现在需要一种能在人们发生意外溺水时,能提供一定浮力的、与正常衣服类似的溺水自救服。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防溺水自救服,通过增加衣服本身的浮力,解决上述的人们在溺水时缺乏相关救生措施导致溺亡的问题。
[0007]为了达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防溺水自救服,其特征在于,包括:衣体、裤子、内衬;
[0008]所述衣体、裤子为两单独的个体,组成整套服装,所述衣体、裤子上均设有可为人体提供浮力的漂浮构件,所述内衬提供浮力可拆卸的连接在衣体的内部;
[0009]所述衣体衣领内设有可自动充气的脖颈漂浮模块,前胸处设有通过导管连通脖颈漂浮模块,并由脖颈漂浮模块多余气体填充的前胸漂浮模块;
[0010]进一步的,所述脖颈漂浮模块包括内部承载有过氧化氢的密封袋,以及整体设置于密封袋内盛放有次氯酸钙的药剂盒,所述该药剂盒可于顶部向下压缩释放次氯酸钙;
[0011]进一步的,所述药剂盒的上下两端外周分别固定连接于密封袋两侧壁,所述药剂盒包括柱筒状的承载主体,以及活动套接在承载主体内的按压端头,所述承载主体内部设有盛放次氯酸钙的密封塑胶盒;
[0012]进一步的,所述承载主体的侧边开设有矩形通孔,所述承载主体的上端内侧面设有上限位台和下限位台,所述按压端头外周设有配合上限为台限制其向上运动的限位凸起,所述按压端头底部设有按压块,接触塑胶盒上表面;
[0013]进一步的,所述下限位台的上部里侧棱角处设有倒角,整体截面成三角状;
[0014]进一步的,所述前胸漂浮模块内部两设有漂浮气囊,通过导管连通密封袋,所述导
管上固定设有通气构件,所述该通气构件整体呈矩形筒状,内部固定设有配合密封其内腔的密封瓣和密封块:
[0015]进一步的,所述该通气构件的密封块底部侧壁还固定设有承载块,所述该承载块和密封块之间设有复位弹簧;
[0016]进一步的,所述衣体、裤子上的漂浮构件包括设置在衣袖口、裤脚口、腰部、大腿上的可漂浮缝件,以及固定设有在衣体的衣袖臂膀处夹层内、固定设置在裤子小腿处的夹层内的漂浮体;
[0017]本专利技术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溺水自救服的使用方法:
[0018]1、穿着该自救服;
[0019]2、在穿着该自救服的前提下溺水,张开四肢,其漂浮构件会产生浮力托起人体;
[0020]3、按压药剂盒;
[0021]4、持续按压药剂盒,按压端头压迫其内部塑胶盒,直至将其塑胶盒压破;
[0022]5、在塑胶盒压破后,次氯酸钙和过氧化氢混合,产生氧气,撑起衣领;
[0023]6、松开药剂盒。
[0024]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5]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防溺水自救服于普通的衣服上加设漂浮构件,使得衣体、裤子在本身具备浮力的情况能为意外落水的穿着者提供漂浮力,给其提供一自救的基础;当然整个衣体和裤子均是可正常穿着的服装,即本专利技术的整套衣体和裤子正常穿着于人体,没有传统救生衣的违和感,在意外溺水时,可随时随地的给穿着者提供救援,降低其溺水死亡率;
[0026]2、该装置在整体具有漂浮构件的基础上,于衣领处加设有人为控制自动充气的脖颈漂浮模块,该脖颈漂浮模块中设有不相接触的过氧化氢和次氯酸钙,在人发生溺水的时,用力压下盛放次氯酸钙的药剂盒,使得其中塑胶盒破裂,过氧化氢和次氯酸钙接触发生反应,释放大量的氧气,撑起整个脖颈漂浮模块,贴附于患者的脖颈,在浮力作用下,将落水者的头部抬升出水,保证其不会头淹没于水中而溺亡,结合整体的漂浮构件,提升了落水者的成功自救概率;
[0027]3、该装置于衣体的前胸部位设置前胸漂浮模块,该前胸漂浮模块同样是充气漂浮,通过导管和脖颈漂浮模块填充,在脖颈漂浮模块内气体达到饱和值后,其内部的过氧化氢和次氯酸钙还会继续反应产生氧气,多余的氧气会冲破通气构件进入到前胸漂浮构件,在前胸漂浮构件能提供浮力后,在人体重力的作用下,人体会向上翻转,使得人体面部始终朝上,如此结合上述的脖颈漂浮模块,形成一动态自救过程,先是将人体的头部托出,而后再使得胸部浮起,并调整体位,使得溺水者面部始终处于上平面,避免被水呛到;同时抬升胸部,减小了呼吸时水对其造成的压力阻碍,保证了在落水后惊慌失措的状态中也能保证顺畅呼吸。
附图说明
[002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
图。
[0029]图1是一种防溺水自救服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30]图2是一种防溺水自救服的又一整体结构示意图;
[0031]图3是一种防溺水自救服的衣体部分解剖结构示意图;
[0032]图4是一种防溺水自救服的药剂盒及其附属结构示意图;
[0033]图5是一种防溺水自救服的药剂盒内部结构示意图;
[0034]图6是一种防溺水自救服的衣体衣领部分解剖结构示意图;
[0035]图7是一种防溺水自救服的通气构件内部结构示意图;
[0036]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0037]1‑
衣体,11

脖颈漂浮模块,111

药剂盒,1111

承载主体,1112

塑胶盒,1113

按压端头,1114

限位凸起,1115

按压块,1116

上限位台,1117

下限位台,1118

矩形通孔,112

密封袋,12

前胸漂浮模块,121

漂浮气囊,122...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溺水自救服,其特征在于,包括:衣体、裤子、内衬;所述衣体、裤子为两单独的个体,组成整套服装,所述衣体、裤子上均设有可为人体提供浮力的漂浮构件,所述内衬提供浮力可拆卸的连接在衣体的内部;所述衣体衣领内设有可自动充气的脖颈漂浮模块,前胸处设有通过导管连通脖颈漂浮模块,并由脖颈漂浮模块多余气体填充的前胸漂浮模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防溺水自救服,其特征在于,所述脖颈漂浮模块包括内部承载有过氧化氢的密封袋,以及整体设置于密封袋内盛放有次氯酸钙的药剂盒,所述该药剂盒可于顶部向下压缩释放次氯酸钙。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防溺水自救服,其特征在于,所述药剂盒的上下两端外周分别固定连接于密封袋两侧壁,所述药剂盒包括柱筒状的承载主体,以及活动套接在承载主体内的按压端头,所述承载主体内部设有盛放次氯酸钙的密封塑胶盒。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防溺水自救服,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主体的侧边开设有矩形通孔,所述承载主体的上端内侧面设有上限位台和下限位台,所述按压端头外周设有配合上限为台限制其向上运动的限位凸起,所述按压端头底部设有按压块,接触塑胶盒上表面。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防溺水自救服,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限位台的上部里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映淮
申请(专利权)人:程映淮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