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撑浮式离心纺丝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751090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20 08:59
一种撑浮式离心纺丝装置,包括盛液底壳、盛液顶壳、主喷头与多个次喷头,盛液底壳与侧围外壳、盛液顶壳共围成一个盛液内腔,盛液顶壳的中部开设有主液口与多个次液口,主喷头包括主喷筒与主浮片,主喷筒的底端经主液口与盛液内腔相通,主喷筒内近其顶端的部位漂浮的主浮片与主喷筒之间夹成有弧形的主狭缝;次喷头包括次喷筒与次浮片,次喷筒的底端经次液口与盛液内腔相通,次喷筒内近其顶端的部位漂浮的次浮片与次喷筒之间夹成有弧形的次狭缝;主浮片经主支撑丝与主喷筒的内壁相连接,次浮片经次支撑丝与次喷筒的内壁相连接。本设计不仅产量较高,分散性较强,而且可调性较强,纺丝效果较好。较好。较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撑浮式离心纺丝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离心纺丝装置,属于纺织
,尤其涉及一种撑浮式离心纺丝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目前为止,制备纳米纤维的方法有许多种,如拉伸法、微相分离、模板合成、自组装、静电纺丝、离心纺丝等,其中,静电纺丝法具备操作简单的优点,但也存在制备过程中需要施加高压电场,成本高,安全问题需要额外关注,生产效率低等缺陷;而离心纺丝是指聚合物熔体或溶液借助高速旋转的装置所产生的离心力和剪切力由细孔甩出而成纤维的方法,相比较传统的静电纺丝法,离心纺丝具备更高的生产效率。
[0003]授权公告号为CN205617001U,授权公告日为2016年10月5日的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离心纺丝装置,其包括电机、纺丝头和收集棒,纺丝头安装在电机的转轴顶部并由电机带动转动,纺丝头内具有容纳纺丝液的空腔,纺丝头顶部设有注液口,纺丝头侧壁设有与所述空腔连通的喷丝孔,收集棒围绕纺丝头一圈设置,应用时,纺丝头由电机带动转动,纺丝液从纺丝头的喷丝孔中喷出,在喷丝孔与收集棒之间运动得到拉伸,同时溶剂挥发,形成纤维,通过收集棒接收得到纤维膜。虽然该设计能够实现基本的离心纺丝以得到纤维,但其仍旧具有以下缺陷:该设计每次只能产生单根纤维,不仅产量较低,而且生成的离心纺丝纤维具备较弱的分散性,导致收集后容易堆积在一起,后续整理会产生损失。
[0004]公开该
技术介绍
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专利申请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产量较低、分散性较弱的缺陷与问题,提供一种产量较高、分散性较强的撑浮式离心纺丝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0006]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撑浮式离心纺丝装置,包括盛液底壳、盛液顶壳、主喷头与多个次喷头,所述盛液底壳的周边通过侧围外壳与盛液顶壳的周边相连接,盛液底壳、侧围外壳、盛液顶壳共围成一个盛液内腔,盛液顶壳的中部开设有主液口与多个次液口,且主液口与主喷头一一对应,次液口与次喷头一一对应;所述主喷头包括主喷筒与主浮片,所述主喷筒的底端经主液口与盛液内腔相通,主喷筒的顶端向上延伸,主喷筒内近其顶端的部位漂浮有一个主浮片,主浮片的面积小于主喷筒的横截面的面积,主浮片与主喷筒的内壁之间夹成有弧形的主狭缝,主浮片的底部通过至少两根主支撑丝与主喷筒的内壁相连接;所述次喷头包括次喷筒与次浮片,所述次喷筒的底端经次液口与盛液内腔相通,次喷筒的顶端向上延伸,次喷筒内近其顶端的部位漂浮有一个次浮片,次浮片的面积小于
次喷筒的横截面的面积,次浮片与次喷筒的内壁之间夹成有弧形的次狭缝,次浮片的底部通过至少两根次支撑丝与次喷筒的内壁相连接;所述盛液底壳的底部开设有进液口,该进液口与进液管的一端相连接,进液管的另一端与输液筒的顶端相连接,所述输液筒的底端与旋转驱动端相连接。
[0007]所述主支撑丝、次支撑丝的制作材料都为金属或弹性塑料。
[0008]所述主支撑丝、次支撑丝都为金属弹簧丝。
[0009]所述主浮片与次浮片都采用金属材料或耐高温的塑料制作。
[0010]所述主浮片与次浮片的结构一致,都包括浮片底板及其上设置的多个浮片喷嘴;所述浮片底板上开设有多个贯穿的浮片通孔,所述浮片喷嘴包括片喷中筒及其两端开设的片喷顶口、片喷底口,所述片喷顶口高于浮片底板设置,所述片喷中筒经片喷底口与浮片通孔相连通。
[0011]所述片喷中筒为顶窄底宽的圆锥台结构,所述片喷顶口的面积小于片喷底口的面积。
[0012]所述盛液顶壳、盛液底壳的结构一致,均包括中央部与多个支臂部,所述中央部的周围与所有支臂部的内端相连接,支臂部的外端向外延伸;所述盛液顶壳的中央部上开设有主液口,所述盛液顶壳的支臂部上开设有次液口,所述盛液底壳的中央部上开设有进液口。
[0013]所述支臂部的数量为八个,且沿同一圆周均匀设置。
[0014]所述输液筒的顶端与进液管相连通,输液筒的侧围上近其底端的部位通过输液管与液源相连通,所述输液管的内部设置有上下正对的上弧形片、下弧形片,所述上弧形片向下凸起,下弧形片向上凸起,上弧形片、下弧形片的固定端均近液源设置,上弧形片、下弧形片的自由端均近输液筒设置。
[0015]一种上述撑浮式离心纺丝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先由输液筒通过进液管向盛液内腔内输送离心纺丝液,直至主喷筒、次喷筒中都漫延有纺丝液,且主浮片、次浮片都浮在液面上,再通过旋转驱动端驱动盛液底壳、侧围外壳、盛液顶壳一并转动,以带动盛液内腔旋转,此时,在旋转力的作用下,离心纺丝液会向外甩出,并从主狭缝、次狭缝处向外甩出射流以形成离心纺丝纤维,甩出的离心纺丝纤维会射向收集装置以被收集,同时,射流会推动主浮片、次浮片在液面上移动,以改变主浮片、次浮片的位置,从而改变主狭缝、次狭缝的位置与形状,进而形成不同位置或角度的射流,此外,主支撑丝、次支撑丝的回复力会对应的作用于主浮片、次浮片,以改变主浮片、次浮片的位置。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本专利技术一种撑浮式离心纺丝装置及其使用方法中,盛液内腔中装填有离心纺丝液,同时,离心纺丝液还蔓延至主喷筒、次喷筒中,并使得主浮片、次浮片都浮在液面上,此时,由于主浮片的面积小于主喷筒的横截面的面积,次浮片的面积小于次喷筒的横截面的面积,因而,主浮片与主喷筒的内壁之间夹成有弧形的主狭缝,次浮片与次喷筒的内壁之间夹成有弧形的次狭缝,应用时,当盛液底壳、盛液顶壳、主喷头、次喷头及其内部的离心纺丝液被旋转时,离心纺丝液会向外甩出,并从主狭缝、次狭缝处向外甩出射流以形成离心纺丝纤维,甩出的离心纺丝纤维会射向收集装置以被收集,可见,本设计能够同时产生多根纺丝,产量较高,而且射流除了能生成纺丝纤维之外,还能对主浮片、次浮片造成驱动,使得主
浮片、次浮片在对应的主喷筒、次喷筒内不断的改变位置,以调整射流的位置与角度,发挥射流对纺丝液液面的影响,以提升生成纤维的分散性,提升纺丝效果。因此,本专利技术不仅产量较高,而且分散性较强。
[0017]2、本专利技术一种撑浮式离心纺丝装置及其使用方法中,主浮片的底部通过至少两根主支撑丝与主喷筒的内壁相连接,同时,次浮片的底部通过至少两根次支撑丝与次喷筒的内壁相连接,当主浮片、次浮片在旋转力或射流的作用下发生位置改变时,主支撑丝、次支撑丝会产生形变,该形变带来的回复力能够反作用于主浮片、次浮片,增加其位置改变的多样式,利于生成分散程度更好,结构更加多样化的纺丝纤维,更利于提升收集质量,避免后续整理时对产品的破坏。因此,本专利技术的分散性较强,产品的层次更加多样化。
[0018]3、本专利技术一种撑浮式离心纺丝装置及其使用方法中,主浮片与次浮片的结构一致,都包括浮片底板及其上设置的多个浮片喷嘴,浮片喷嘴包括片喷中筒及其两端开设的片喷顶口、片喷底口,片喷顶口高于浮片底板设置,片喷中筒经片喷底口与浮片通孔相连通,应用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撑浮式离心纺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撑浮式离心纺丝装置包括盛液底壳(2)、盛液顶壳(3)、主喷头(4)与多个次喷头(5),所述盛液底壳(2)的周边通过侧围外壳(1)与盛液顶壳(3)的周边相连接,盛液底壳(2)、侧围外壳(1)、盛液顶壳(3)共围成一个盛液内腔(11),盛液顶壳(3)的中部开设有主液口(31)与多个次液口(32),且主液口(31)与主喷头(4)一一对应,次液口(32)与次喷头(5)一一对应;所述主喷头(4)包括主喷筒(41)与主浮片(42),所述主喷筒(41)的底端经主液口(31)与盛液内腔(11)相通,主喷筒(41)的顶端向上延伸,主喷筒(41)内近其顶端的部位漂浮有一个主浮片(42),主浮片(42)的面积小于主喷筒(41)的横截面的面积,主浮片(42)与主喷筒(41)的内壁之间夹成有弧形的主狭缝(43),主浮片(42)的底部通过至少两根主支撑丝(421)与主喷筒(41)的内壁相连接;所述次喷头(5)包括次喷筒(51)与次浮片(52),所述次喷筒(51)的底端经次液口(32)与盛液内腔(11)相通,次喷筒(51)的顶端向上延伸,次喷筒(51)内近其顶端的部位漂浮有一个次浮片(52),次浮片(52)的面积小于次喷筒(51)的横截面的面积,次浮片(52)与次喷筒(51)的内壁之间夹成有弧形的次狭缝(53),次浮片(52)的底部通过至少两根次支撑丝(521)与次喷筒(51)的内壁相连接;所述盛液底壳(2)的底部开设有进液口(21),该进液口(21)与进液管(6)的一端相连接,进液管(6)的另一端与输液筒(7)的顶端相连接,所述输液筒(7)的底端与旋转驱动端(75)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撑浮式离心纺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支撑丝(421)、次支撑丝(521)的制作材料都为金属或弹性塑料。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撑浮式离心纺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支撑丝(421)、次支撑丝(521)都为金属弹簧丝。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一种撑浮式离心纺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浮片(42)与次浮片(52)都采用金属材料或耐高温的塑料制作。5.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一种撑浮式离心纺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浮片(42)与次浮片(52)的结构一致,都包括浮片底板(44)及其上设置的多个浮片喷嘴(45);所述浮片底板(44)上开设有多个贯穿的浮片通孔(441),所述浮片喷嘴(45)包括片喷中筒(451)及其两端开设的片喷顶口(452)、片喷底口(453),所述片喷顶口(4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智明叶沛彦郭庆华刘康徐巧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纺织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