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轴流式前闭式后闭式冷却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750121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20 08:5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轴流式前闭式后闭式冷却塔,属于冷却塔技术领域。包括:塔体、至少两个冷却组件和风机;塔体的左右两侧分别开设有进风口、出风口;塔体内开设有送风通道,送风通道的左右两端分别进风口、出风口连通,至少两个冷却组件从左至右依次设置于送风通道内;风机设置于出风口处;冷却组件包括布水结构和冷却结构;布水结构设置于冷却结构的顶部,冷却结构包括若干层换热盘管和若干层填料,若干层换热盘管与若干层填料由上至下交替设置;每层换热盘管均具有进水口、出水口。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冷却组件共用一套风机,冷却效果好、效率高,且节能。能。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轴流式前闭式后闭式冷却塔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冷却塔
,尤其涉及一种轴流式前闭式后闭式冷却塔。

技术介绍

[0002]在地下联指中心的建设中,工程的冷却问题往往容易被大家忽视。由于地下指挥工程与外界隔绝,空间封闭,内部人员和设备运行所产生的热量很难传递到外界。如果忽视工程冷却问题,往往会导致随着使用时间的持续,热量不断累积,工程内部的环境温度越来越高,直至人员无法在其中正常工作和生活,设备也无法正常运行。如何建立合理的冷却系统,把工程内部多余热量转移到外部,维持工程内适宜的环境温度,成为了防护工程中一个重要的课题。
[0003]常用的直排冷却系统,对水源要求高,水资源浪费大,易增加工程暴露的风险。
[0004]现有的冷却塔存在以下缺陷:
[0005](1)水资源浪费大;
[0006](2)风量需求大,耗能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7]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轴流式前闭式后闭式冷却塔,本专利技术的冷却组件共用一套风机,冷却效果好、效率高,且节能。
[0008]一种轴流式前闭式后闭式冷却塔,包括:塔体、至少两个冷却组件和风机;
[0009]所述塔体的左右两侧分别开设有进风口、出风口;所述塔体内开设有送风通道,所述送风通道的左右两端分别所述进风口、所述出风口连通,至少两个所述冷却组件从左至右依次设置于所述送风通道内;所述风机设置于所述出风口处;
[0010]所述冷却组件包括布水结构和冷却结构;所述布水结构设置于所述冷却结构的顶部,所述冷却结构包括若干层换热盘管和若干层填料,若干层所述换热盘管与若干层所述填料由上至下交替设置;每层所述换热盘管均具有进水口、出水口。
[0011]进一步地,每个所述冷却结构还包括有进水管道、出水管道,每层所述换热盘管的所述进水口均与所述进水管道连通,每层所述换热盘管的所述出水口均与所述出水管道连通。
[0012]进一步地,每个所述冷却组件还包括有收水器,所述收水器设置于所述冷却结构的右侧。
[0013]进一步地,所述冷却组件的数量为两个。
[0014]进一步地,所述布水结构包括若干个喷淋头和布水盘,若干个所述喷淋头和所述布水盘均位于所述冷却结构的上方,若干个所述喷淋头设置于所述布水盘的底部。
[0015]进一步地,每个所述冷却组件还包括有喷淋泵、集水槽,所述集水槽位于所述冷却结构的下方,所述喷淋泵的一端与所述集水槽连通,所述喷淋泵的另一端通过导管与所述布水盘连通。
[0016]进一步地,所述进风口处设置有进风百叶。
[0017]进一步地,所述塔体的外壁设置有检修门,所述检修门与所述送风通道连通。
[0018]进一步地,若干层所述换热盘管迂回设置。
[0019]相比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20](1)本专利技术冷却塔设置有至少两个冷却组件共用一套风机,风量需求降低,大大减少了塔体的进风口和出风口的截面积,此外,随着风量的降低,附带的水分也有所降低,节约水资源且节约风能。
[0021](2)设置冷却结构有效与布水结构配合,布水结构喷淋水分至填料中,保证水分形成水帘与风充分接触交换热,填料与换热盘管交替设置,水分可作为介质与换热盘管接触交换热量,使得换热盘管内的水分有效冷却,冷却效率高。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轴流式前闭式后闭式冷却塔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2为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轴流式前闭式后闭式冷却塔的局部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4]图3为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冷却结构的局部截面结构示意图。
[0025]图中:1、塔体;2、集水槽;3、风机;4、布水结构;41、喷淋头;42、布水盘;5、冷却结构;51、换热盘管;52、填料;6、进水管道;7、出水管道;8、收水器;9、喷淋泵;10、检修门;11、进风百叶。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0027]如图1

图3所示,一种轴流式前闭式后闭式冷却塔,包括:塔体1、至少两个冷却组件和风机3;塔体1的左右两侧分别开设有进风口、出风口;塔体1内开设有送风通道,送风通道的左右两端分别进风口、出风口连通,至少两个冷却组件从左至右依次设置于送风通道内;风机3设置于出风口处;冷却组件包括布水结构4和冷却结构5;布水结构4设置于冷却结构5的顶部,冷却结构5包括若干层换热盘管51和若干层填料52,若干层换热盘管51与若干层填料52由上至下交替设置;每层换热盘管51均具有进水口、出水口。
[0028]待冷却的水分通过换热盘管51的进水口进入,布水结构4的水分喷淋至下方的填料52以及换热盘管51上,填料52为蜂窝结构或叠片结构,保证水分形成水帘与风充分接触交换热,水分可作为介质与换热盘管51接触交换热量提高冷却效果,作为冷却介质的水分可与风充分冷却后可再次与风配合对换热盘管51进行冷却,冷却后的水分通过换热盘管51
的出水口排出,每层换热盘管51与每层填料52由上至下交替设置,保证换热盘管51热量交换的均匀性;本实施例中为两个独立设置的冷却组件,两个冷却组件从左至右依次设置于塔体1的送风通道内,驱动出风口处的风机3,冷风由左侧的进风口经过第一组冷却组件冷却实现第一次交换热量,第一次交换热量后的冷风再经第二组冷却组件进行第二次交换热量,最后经过出风口排出,完成两次热量交换,减少风量的需求,随着风量的降低,附带的水分也有所降低,节约水资源且节约风能。
[0029]第一组冷却组件(图1中左侧的冷却组件)中通入换热盘管51待冷却的水初始温度低于第二次冷却处理即为第二组冷却组件(右侧的冷却组件)通入相应换热盘管51中待冷却的水的初始温度;从左至右流动的风经过两次交换热,对两次不同温度换热盘管51中的水间接进行热量交换,耗能少,冷却效率高。附图1

2中的箭头方向为风流动的方向。本专利技术用于防护工程电站等场所,低温段用于给空调系统降温,高温段用于给发电机等高温设备降温,水系统独立即两组冷却组件独立设置,风机3共用,一套装置集成,节约工程造价成本。两套冷却组件合并集成后,通风量减小一半,风道开挖量减半,防冲击波装置减半。大大节省工程费用。
[0030]进一步地,每个冷却结构5还包括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轴流式前闭式后闭式冷却塔,其特征在于,包括:塔体、至少两个冷却组件和风机;所述塔体的左右两侧分别开设有进风口、出风口;所述塔体内开设有送风通道,所述送风通道的左右两端分别所述进风口、所述出风口连通,至少两个所述冷却组件从左至右依次设置于所述送风通道内;所述风机设置于所述出风口处;所述冷却组件包括布水结构和冷却结构;所述布水结构设置于所述冷却结构的顶部,所述冷却结构包括若干层换热盘管和若干层填料,若干层所述换热盘管与若干层所述填料由上至下交替设置;每层所述换热盘管均具有进水口、出水口。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轴流式前闭式后闭式冷却塔,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冷却结构还包括有进水管道、出水管道,每层所述换热盘管的所述进水口均与所述进水管道连通,每层所述换热盘管的所述出水口均与所述出水管道连通。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轴流式前闭式后闭式冷却塔,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冷却组件还包括有收水器,所述收水器设置于所述冷却结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贺颂钧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览讯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