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伏玻璃生产所使用的多级传输生产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749808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20 08:5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光伏玻璃生产所使用的多级传输生产线,包括退火炉,所述退火炉的出料端依次设置有浮法传输工位、多级传输工位、激光裁切工位、磨边工位、成品转移工位、半成品改裁转移工位、废品粉碎回收工位以及输送带。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浮法传输工位、多级传输工位以及输送带,实现了对光伏玻璃进行稳定输送的目的,同时也避免了光伏玻璃在运输过程中的损坏,而且在运输过程中对光伏玻璃进行逐级降温,实现了光伏玻璃缓慢降温冷却以及凝固的目的,提高了光伏玻璃的成品率。提高了光伏玻璃的成品率。提高了光伏玻璃的成品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光伏玻璃生产所使用的多级传输生产线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光伏玻璃生产
,尤其涉及一种光伏玻璃生产所使用的多级传输生产线。

技术介绍

[0002]现行使用的光伏玻璃在进行生产时,一般是将光伏玻璃从退火炉进行排出,并通过输送辊对光伏玻璃进行依次输送,易导致光伏玻璃在输送过程中,因其表面温度高,从而导致输送辊表面对光伏玻璃表面造成损伤,而且在输送过程中,也不便对光伏玻璃进行温度降温,从而降低了光伏玻璃的运输安全性以及成品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光伏玻璃生产所使用的多级传输生产线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以解决现有的光伏玻璃输送稳定性低,成品率低的问题。
[000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具体是这样实现的:
[0005]本专利技术的提供了一种光伏玻璃生产所使用的多级传输生产线,包括退火炉,所述退火炉的出料端依次设置有浮法传输工位、多级传输工位、激光裁切工位、磨边工位、成品转移工位、半成品改裁转移工位、废品粉碎回收工位以及输送带。
[0006]所述浮法传输工位用于对已退火后的光伏玻璃进行浮法吹拂,并将光伏玻璃处于悬浮状态并移动,所述多级传输工位用于对光伏玻璃进行二级输送,且对光伏玻璃进行二次降温冷却,所述激光裁切工位用于对经过的光伏玻璃进行裁切,所述磨边工位用于对光伏玻璃的裁切面进行打磨,所述成品转移工位对合格的光伏玻璃进行搬运,并转移离开输送带,所述半成品改裁转移工位用于对可以通过裁切来达到成品的半成品光伏玻璃进行转移,所述废品粉碎回收工位用于对废品光伏玻璃进行粉碎回收。
[0007]所述浮法传输工位包括上浮法吹气槽板、下浮法吹气槽板以及玻璃输送框架,所述上浮法吹气槽板以及下浮法吹气槽板分别设置在玻璃输送框架上侧以及下侧,且上浮法吹气槽板以及下浮法吹气槽板之间均设置有光伏玻璃辅助吹动的储气管,且储气管通过三通管与加热箱相连接,所述加热箱通过管道分别与上浮法吹气槽板以及下浮法吹气槽板相连通,且加热箱内部设置有对空气进行加热电加热棒以及吸收外界空气进入加热箱内的吸风扇。
[0008]所述多级传输工位包括多个玻璃输送辊,所述玻璃输送辊上套设有多个连接套环,且连接套环外侧分别套设有耐热橡胶套以及耐热毛毡套,且耐热橡胶套与耐热毛毡套之间彼此交错设置。
[0009]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电加热棒设置有多个,且多个电加热棒均设置在吸风扇上方,所述三通管的进气端口设置在电加热棒侧上方,且位于吸风扇上方,所述储气管环形侧面焊接固定有多个喷气管,且喷气孔通过储气管以及三通管与加热箱相连通,通过多个电加热棒,便于对进入加热箱内部的空气进行充分加热,而且通过两个不同温度内
的空气进行接触,则实现了混流以及逐级降温的目的,提高了对光伏玻璃的降温稳定性。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喷气管的喷气方向与储气管外切面之间的夹角为85
°
所述电加热棒以及吸风扇均通过导线与控制器电性连接,且控制器通过导线与对电加热棒进行测温的温度传感器相连接,实现了对加热箱内部的空气加热温度进行检测,进而对空气的加热温度进行控制,而通过倾斜角度的设计,则便于通过气流对光伏玻璃进行吹动,实现了辅助移动的目的。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玻璃输送框架内顶端以及内顶端分别开设有通槽以及通孔,所述通槽位于储气管正上方以及正下方,所述通孔设置在下浮法吹气槽板正上方以及上浮法吹气槽板正下方,且通孔分别与上浮法吹气槽板以及下浮法吹气槽板内部的出气管相连通,所述出气管设有多根,且多根出气管呈不规则状设置,所述通槽截面呈矩形,且通槽侧边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85
°
,便于将空气充分排入玻璃输送框架内,提高了光伏玻璃运输的稳定性。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更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玻璃输送框架背面与吸气棘管的进气端相连通,所述吸气棘管的出气端分别与多个玻璃输送辊内部的空气相连通,且吸气棘管通过密封轴承与玻璃输送辊转动连接,所述玻璃输送辊周面开设有多个对光伏玻璃进行吹拂降温及吹动的气孔,通过吸气棘管实现了对玻璃输送框架内部多余的空气进行吸收,并从玻璃输送辊内排出,实现了对光伏玻璃进行吹拂,实现了辅助移动光伏玻璃的目的,节能效果好。
[0013]作为本专利技术更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玻璃输送辊前端上套设有两个限位套管,两个所述限位套管上分别套接固定有第一驱动链轮以及第二驱动链轮,且相邻的两个第一驱动链轮通过链条链接,相邻的两个第二驱动链轮通过链条链接,所述限位套管通过螺栓与玻璃输送辊固定连接,通过对链轮进行双排设置,实现了对多个玻璃输送辊进行稳定转动,同时也降低了链轮损坏率。
[0014]作为本专利技术更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限位套管内侧面一体连接有导轨,所述导轨匹配设置在导槽内,且导轨沿着导槽移动,所述导槽开设在玻璃输送辊周面处,提高了限位套管与玻璃输送辊转动同步性。
[0015]作为本专利技术更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连接套环一侧一体连接有凸环,且连接套环另一侧开设有凹槽,所述凸环匹配设置在凹槽内,所述凸环通过沉头螺栓与玻璃输送辊固定连接,且沉头螺栓设置在凸环内部,通过凸环匹配设置在凹槽内,实现了将多个连接套环组合装配在一起,而且也便于对多个连接套环进行间隔开设置,提高了对光伏玻璃的运输稳定性,而且也方便对光伏玻璃进行裁切。
[0016]作为本专利技术更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废品粉碎回收工位包括玻璃粉碎箱体,所述玻璃粉碎箱体内部设置有玻璃粉碎辊组以及传送带,所述传送带位于玻璃粉碎辊组下方,所述玻璃粉碎箱体左侧固定连接有入料斗,所述入料斗的进料端靠近输送带一侧,且入料斗上下侧均固定连接有储气箱,所述储气箱与出气斜孔相连通,所述出气斜孔开设在入料斗内部,且出气斜孔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80
°
,实现了对光伏玻璃进行粉碎以及回收,同时通过出气斜孔来排出空气,进而对光伏玻璃进行吹拂,便于光伏玻璃完全进入玻璃粉碎箱体内,提高了玻璃粉碎效果。
[0017]作为本专利技术更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输送带上设置有多个输送皮带圈,且彼此相邻
的两个输送皮带圈之间的间距为5

10cm,所述输送皮带圈表面为光滑面,所述磨边工位设置在输送带上,且磨边工位上的磨边轮朝上穿过两个输送皮带圈之间的间隙,通过磨边工位上的磨边轮穿过输送皮带圈之间的间隙,实现了对光伏玻璃进行磨边,而且也便于对磨边工位的位置进行调节,实现了对不同尺寸的光伏玻璃进行磨边,扩大了适用范围。
[0018]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光伏玻璃生产所使用的多级传输生产线,有益效果在于:通过设置浮法传输工位、多级传输工位以及输送带,实现了对光伏玻璃进行稳定输送的目的,同时也避免了光伏玻璃在运输过程中的损坏,而且在运输过程中对光伏玻璃进行逐级降温,实现了光伏玻璃缓慢降温冷却以及凝固的目的,提高了光伏玻璃的成品率;
[0019]通过多个连接套环的组合以及分离,实现了对不同尺寸的光伏玻璃进行稳定输送,而且也方便裁切工位对光伏玻璃进行裁切,同时通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伏玻璃生产所使用的多级传输生产线,包括退火炉(1),其特征在于,所述退火炉(1)的出料端依次设置有浮法传输工位(2)、多级传输工位(3)、激光裁切工位(4)、磨边工位(5)、成品转移工位(6)、半成品改裁转移工位(7)、废品粉碎回收工位(8)以及输送带(9);所述浮法传输工位(2)用于对已退火后的光伏玻璃进行浮法吹拂,并将光伏玻璃处于悬浮状态并移动,所述多级传输工位(3)用于对光伏玻璃进行二级输送,且对光伏玻璃进行二次降温冷却,所述激光裁切工位(4)用于对经过的光伏玻璃进行裁切,所述磨边工位(5)用于对光伏玻璃的裁切面进行打磨,所述成品转移工位(6)对合格的光伏玻璃进行搬运,并转移离开输送带(9),所述半成品改裁转移工位(7)用于对可以通过裁切来达到成品的半成品光伏玻璃进行转移,所述废品粉碎回收工位(8)用于对废品光伏玻璃进行粉碎回收;所述浮法传输工位(2)包括上浮法吹气槽板(21)、下浮法吹气槽板(23)以及玻璃输送框架(22),所述上浮法吹气槽板(21)以及下浮法吹气槽板(23)分别设置在玻璃输送框架(22)上侧以及下侧,且上浮法吹气槽板(21)以及下浮法吹气槽板(23)之间均设置有光伏玻璃辅助吹动的储气管(26),且储气管(26)通过三通管(25)与加热箱(24)相连接,所述加热箱(24)通过管道分别与上浮法吹气槽板(21)以及下浮法吹气槽板(23)相连通,且加热箱(24)内部设置有对空气进行加热电加热棒(28)以及吸收外界空气进入加热箱(24)内的吸风扇(29);所述多级传输工位(3)包括多个玻璃输送辊(31),所述玻璃输送辊(31)上套设有多个连接套环(36),且连接套环(36)外侧分别套设有耐热橡胶套(32)以及耐热毛毡套(33),且耐热橡胶套(32)与耐热毛毡套(33)之间彼此交错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伏玻璃生产所使用的多级传输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加热棒(28)设置有多个,且多个电加热棒(28)均设置在吸风扇(29)上方,所述三通管(25)的进气端口设置在电加热棒(28)侧上方,且位于吸风扇(29)上方,所述储气管(26)环形侧面焊接固定有多个喷气管(27),且喷气孔(311)通过储气管(26)以及三通管(25)与加热箱(24)相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光伏玻璃生产所使用的多级传输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气管(27)的喷气方向与储气管(26)外切面之间的夹角为85
°
所述电加热棒(28)以及吸风扇(29)均通过导线与控制器电性连接,且控制器通过导线与对电加热棒(28)进行测温的温度传感器相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伏玻璃生产所使用的多级传输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输送框架(22)内顶端以及内顶端分别开设有通槽(211)以及通孔(212),所述通槽(211)位于储气管(26)正上方以及正下方,所述通孔(212)设置在下浮法吹气槽板(23)正上方以及上浮法吹气槽板(21)正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盛德成刘永辉靳艳标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燕龙基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