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洗衣机的喷淋头及洗衣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748562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20 08:5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洗衣机的喷淋头及洗衣机。用于洗衣机的喷淋头包括:连接管段,连接管段用于与供水管路连接;喷淋管段,喷淋管段与连接管段连通,喷淋管段远离连接管段的一端呈扁口状且具有喷淋面,喷淋面的宽度由中间向两侧增大。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洗衣机喷淋头使用性能差的问题。淋头使用性能差的问题。淋头使用性能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洗衣机的喷淋头及洗衣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家用电器设备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用于洗衣机的喷淋头及洗衣机。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大部分洗衣机在完成主洗程序之后,都会进行漂洗,以便去除残留洗涤剂,再进行脱水甩干。但若漂洗过多则浪费时间,无疑会增加洗涤总时间。并且,漂洗进水、漂洗洗涤以及排水等过程都需要花费一定时间,且多次脱水增加了衣物找平衡的时间,不仅延长了洗涤总时间,且增加了耗电等能耗。同时,漂洗阶段也需要筒进行转动带动衣物进行摔打或摩擦,会一定程度上增加衣物的磨损或变形。另一方面,目前部分洗衣机设置喷淋系统是为了冲泡沫或消泡或者用来进行循环喷淋洗涤、筒清洁等。同时,现有的用于洗衣机的喷淋头主要存在的问题有:1)喷淋头水流过于集中,无法实现内筒全部衣物的覆盖喷淋;2)喷淋头的开口尺寸过大,内筒旋转时,容易造成衣物和喷头发生刮扯,损伤衣物,并影响洗衣机正常运行;3)喷头中间部位水压较大,两侧水压较小,容易造成喷淋水流量分布不均匀,产生局部衣物漂洗率较差,有洗涤剂残留的情况。因此,现有技术中存在洗衣机喷淋头使用性能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洗衣机的喷淋头及洗衣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洗衣机喷淋头使用性能差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洗衣机的喷淋头,包括:连接管段,连接管段用于与供水管路连接;喷淋管段,喷淋管段与连接管段连通,喷淋管段远离连接管段的一端呈扁口状且具有喷淋面,喷淋面的宽度由中间向两侧逐渐增大后在减小,且喷淋管段远离所述连接管段的一端由多个弧形段围成。进一步地,多个弧形段包括顺次首尾连接的第一弧形段、第二弧形段、第三弧形段和第四弧形段,第一弧形段和第三弧形段相对设置,第一弧形段的中部和第三弧形段的中部彼此靠近,且第一弧形段的端部和第三弧形段的端部彼此远离,第二弧形段和第四弧形段相对设置,第二弧形段的中部和第四弧形段的中部彼此远离,且第二弧形段的端部和第四弧形段的端部彼此靠近。进一步地,第一弧形段和第三弧形段之间的最小距离MN大于等于0.5毫米且小于等于3.5毫米;和/或第二弧形段和第四弧形段之间的最大距离大EF于等于20毫米且小于等于40毫米;和/或第一弧形段和第三弧形段之间的最大距离CD与第一弧形段和第三弧形段之间的最小距离MN的比值大于等于1.1且小于等于3;和/或第一弧形段的两端到第一弧形段的中心的距离QO与第二弧形段的中心到第一弧形段的中心的距离FO的比值大于等于0.6且小于等于0.95。进一步地,喷淋管段远离连接管段的一端具有长条形喷淋孔。
进一步地,喷淋孔处安装有格栅。进一步地,喷淋孔处安装有多个导向板,导向板的延伸方向与喷淋管段的延伸方向相同,且至少两个导向板之间具有夹角。进一步地,连接管段与喷淋管段的连接处的直径大于等于5毫米且小于等于15毫米。进一步地,喷淋管段远离连接管段的一端的壁厚大于等于1毫米且小于等于4毫米。进一步地,连接管段为直管段。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洗衣机,包括上述的用于洗衣机的喷淋头。应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本申请中的用于洗衣机的喷淋头包括连接管段和喷淋管段。连接管段用于与供水管路连接;喷淋管段与连接管段连通,喷淋管段远离连接管段的一端呈扁口状且具有喷淋面,喷淋面的宽度由中间向两侧逐渐增大后在减小,且喷淋管段远离所述连接管段的一端由多个弧形段围成。使用本申请中的用于洗衣机的喷淋头时,由于喷淋头仅具有连接管段和喷淋管段,所以能够有效地避免喷淋头整体尺寸过大而与洗衣机内的衣物产生刮扯。又由于喷淋管段远离连接管段的一端呈扁口状且具有喷淋面,并且喷淋面的宽度由中间向两侧增大,所以能够保证喷淋管段的喷淋面能够呈扁口喇叭状,即能够使得喷淋面呈中间窄而两头略宽的形状,以便减少喷淋面中间的喷淋水量,增加喷淋面两侧的喷淋水量,避免由于喷淋面中间部位水压较大,两侧水压较小,造成喷淋水流量分布不均匀的现象。因此,本申请中的用于洗衣机的喷淋头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洗衣机喷淋头使用性能差的问题。并且,通过使用本申请中的用于洗衣机的喷淋头能够采用喷淋脱水的方式替代漂洗和脱水阶段,不仅可以减少衣物洗涤时耗和能耗,又可以减少漂洗等带来的衣物磨损及变形等问题。并且,和现有的需要漂洗的洗涤装置相比,本申请采用在脱水阶段进行喷淋的漂脱同时进行的方式,替代了原先需要进行漂洗后再进行脱水的方式。而由于喷淋面的宽度由中间向两侧增大,能够使喷淋水流发散喷淋,获得更高的喷淋速度和更大的覆盖范围,进而能够保证漂脱过程的洗涤效果。
附图说明
[0004]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例的洗衣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示出了图1中的洗衣机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示出了本申请中用于洗衣机的喷淋头的结构示意图;图4示出了图3中的用于洗衣机的喷淋头的剖视图;图5示出了图3中的用于洗衣机的喷淋头的的喷淋面的结构示意图;图6示出了图3中的用于洗衣机的喷淋头的前视图;图7示出了图3中的用于洗衣机的喷淋头的后视图;图8示出了图3中的用于洗衣机的喷淋头的俯视图;图9示出了图3中的用于洗衣机的喷淋头的侧视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10、连接管段;20、喷淋管段;21、喷淋面;22、第一弧形段;23、第二弧形段;24、第三弧形段;25、第四弧形段;26、喷淋孔;30、用于洗衣机的喷淋头;40、整机;41、开口;42、门封;43、内筒;50、门体结构;60、喷淋管路。
具体实施方式
[0005]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需要指出的是,除非另有指明,本申请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在本专利技术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顶、底”通常是针对附图所示的方向而言的,或者是针对部件本身在竖直、垂直或重力方向上而言的;同样地,为便于理解和描述,“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但上述方位词并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洗衣机喷淋头使用性能差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用于洗衣机的喷淋头及洗衣机。并且,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的下述实施例中,洗衣机指的是滚筒洗衣机。当然,本申请中的用于洗衣机的喷淋头同样适用于波轮盘式洗衣机。如图1至图9所示,本申请中的用于洗衣机的喷淋头包括连接管段10和喷淋管段20。连接管段10用于与供水管路连接;喷淋管段20与连接管段10连通,喷淋管段20远离连接管段10的一端呈扁口状且具有喷淋面21,喷淋面21的宽度由中间向两侧逐渐增大后在减小,且喷淋管段远离所述连接管段的一端由多个弧形段围成。使用本申请中的用于洗衣机的喷淋头时,由于喷淋头仅具有连接管段10和喷淋管段20,所以能够有效地避免喷淋头整体尺寸过大而与洗衣机内的衣物产生刮扯。又由于喷淋管段20远离连接管段10的一端呈扁口状且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洗衣机的喷淋头,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管段(10),所述连接管段(10)用于与供水管路连接;喷淋管段(20),所述喷淋管段(20)与所述连接管段(10)连通,所述喷淋管段(20)远离所述连接管段(10)的一端呈扁口状且具有喷淋面(21),所述喷淋面(21)的宽度由中间向两侧逐渐增大后再减小,且所述喷淋管段(20)远离所述连接管段(10)的一端由多个弧形段围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洗衣机的喷淋头,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弧形段包括顺次首尾连接的第一弧形段(22)、第二弧形段(23)、第三弧形段(24)和第四弧形段(25),所述第一弧形段(22)和所述第三弧形段(24)相对设置,所述第一弧形段(22)的中部和所述第三弧形段(24)的中部彼此靠近,且所述第一弧形段(22)的端部和所述第三弧形段(24)的端部彼此远离,所述第二弧形段(23)和所述第四弧形段(25)相对设置,所述第二弧形段(23)的中部和所述第四弧形段(25)的中部彼此远离,且所述第二弧形段(23)的端部和所述第四弧形段(25)的端部彼此靠近。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洗衣机的喷淋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弧形段(22)和所述第三弧形段(24)之间的最小距离MN大于等于0.5毫米且小于等于3.5毫米;和/或所述第二弧形段(23)和所述第四弧形段(25)之间的最大距离大EF于等于20毫米且小于等于40毫米;和/或所述第一弧形段(22)和所述第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立乾林丹张贤熊传鑫黄国鹏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