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锅炉烟气余热供热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747246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20 08: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锅炉烟气余热供热设备,涉及余热供热技术领域。包括锅炉本体,锅炉本体顶部一侧设有若干热介质入口和若干热介质出口,若干热介质出口置于若干热介质入口下方,热介质入口一侧设有第一连通组件,热介质出口一侧设有第二连通组件,还包括有热介质回路和补水回路,第一连通组件与第二连通组件均与热介质回路连接,锅炉本体顶部另一侧设有若干补水入口,补水入口一侧设有第三连通组件,锅炉本体底部一侧设有若干补水出口,补水出口组件一侧设有第四连通组件,第三连通组件与补水回路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根据热提取流量合理选择热介质出入口、补水出入口的管径的优点。优点。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锅炉烟气余热供热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余热供热
,具体为一种锅炉烟气余热供热设备。

技术介绍

[0002]火力发电厂的两大主要损失分别是冷源损失和排烟热损失。冷源损失直接影响到循环热效率的高低,对于普通发电机组而言,冷源损失决定于机组的设计参数。排烟热损失是电站锅炉各项热损失中最大的一项,现代电站锅炉的排烟热损失一般约为4%~8%。影响排烟热损失的一个重要因素是排烟温度。据统计,在火力发电厂中,锅炉的排烟热损失占锅炉总热损失的60%~70%。排烟温度每上升10℃,锅炉效率就下降0.6~1.0%,标准煤耗上升1.2~2.4g/(kW
·
h),从而造成了电力用煤的巨大浪费。目前,排烟温度过高已成为影响锅炉效率的主要原因之一。为减轻低温腐蚀,锅炉的排烟温度一般设计在130~l50℃,但常常由于尾部受热面积灰、腐蚀、漏风和燃烧工况的影响,实际运行排烟温度高于设计值20℃以上。因此,降低排烟温度对于节约燃料、提高机组效率,降低污染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0003]上述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现有装置无法依据热提取流量选择适当的热介质出入口、补水出入口的管径。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锅炉烟气余热供热设备,其具有能够根据热提取流量合理选择热介质出入口、补水出入口的管径的优点。
[0005]本技术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0006]一种锅炉烟气余热供热设备,包括锅炉本体,所述锅炉本体顶部一侧设有若干热介质入口和若干热介质出口,若干所述热介质出口置于若干所述热介质入口下方,所述热介质入口一侧设有第一连通组件,所述热介质出口一侧设有第二连通组件,还包括有热介质回路和补水回路,所述第一连通组件与第二连通组件均与所述热介质回路连接,所述锅炉本体顶部另一侧设有若干补水入口,所述补水入口一侧设有第三连通组件,所述锅炉本体底部一侧设有若干补水出口,所述补水出口组件一侧设有第四连通组件,所述第三连通组件与所述补水回路连接,所述第一连通组件、第二连通组件、第三连通组件及第四连通组件结构相同,所述第三连通组件包括若干补水管,若干所述补水管分别插设于若干所述补水入口内,所述补水管上均设有第一阀门,还包括有中间罐,若干所述补水管均与所述中间罐连通,所述中间罐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管,所述第一连接管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法兰盘。
[000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的第一连通组件、第二连通组件便于将锅炉本体与热介质回路连通;设置的第三连通组件便于将锅炉本体与补水回路连通;设置的第四连通组件便于在需要时,将锅炉本体内水分排出。设置的若干补水管便于选择合适的补水管为锅炉本体内补充水分;设置的第一阀门,一方面便于控制中间罐与锅炉本体之间的连通状态,另一方面便于控制中间罐内的水由哪一个补水管进入锅炉本体内;设置的中间罐便于
将若干补水管与第一连接管连通;设置的第一法兰盘便于将第一连接管与补水回路连通。
[0008]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若干所述补水管内径均不相同,且若干所述补水管内径由上至下依次增大。
[00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的补水管内径不同,方便依据热提取流量合理选择补水管直径。
[0010]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第一连接管一侧插设有第二连接管且两者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管上设有第二阀门,所述第二连接管远离所述第一连接管一端通过第二法兰盘连接有热交换器,所述热交换器通过第三连接管连接有补水泵,所述补水泵一侧固定连接有第四连接管,所述第四连接管一端连接有除渣机。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的第二连接管、第三连接管、第四连接管,便于将第一连接管、热交换器、补水泵及除渣机连接起来形成回路,使除渣机内的低温热水能够进入锅炉本体内,以便于实现节能的目的;设置的第二阀门便于控制除渣机内的水进入第一连接管内。
[0012]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0013]1.设置的第一连通组件、第二连通组件便于将锅炉本体与热介质回路连通;设置的第三连通组件便于将锅炉本体与补水回路连通;设置的第四连通组件便于在需要时,将锅炉本体内水分排出;设置的若干补水管便于选择合适的补水管为锅炉本体内补充水分;设置的第一阀门,一方面便于控制中间罐与锅炉本体之间的连通状态,另一方面便于控制中间罐内的水由哪一个补水管进入锅炉本体内;设置的中间罐便于将若干补水管与第一连接管连通;设置的第一法兰盘便于将第一连接管与补水回路连通;
[0014]3.设置的第二连接管、第三连接管、第四连接管,便于将第一连接管、热交换器、补水泵及除渣机连接起来形成回路,使除渣机内的低温热水能够进入锅炉本体内,以便于实现节能的目的;设置的第二阀门便于控制除渣机内的水进入第一连接管内。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技术装置示意图;
[0016]图2是图1中A处放大示意图。
[0017]附图标记:1、锅炉本体;2、第一连通组件;21、热介质加注管;3、第二连通组件;31、热介质排出管;4、第三连通组件;41、补水管;42、第一阀门;43、中间罐;44、第一连接管;45、第一法兰盘;5、第四连通组件;51、回水管;6、热介质回路;7、补水回路;8、第二连接管;9、第二阀门;10、第二法兰盘;11、热交换器;12、补水泵;13、除渣机;14、第四连接管;15、第三连接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19]如图1所示,为本技术所披露的一种锅炉烟气余热供热设备,包括锅炉本体1,锅炉本体1顶部一侧设有若干热介质入口和若干热介质出口,若干热介质出口置于若干热介质入口下方,热介质入口一侧设有第一连通组件2,热介质出口一侧设有第二连通组件3,还包括有热介质回路6和补水回路7,第一连通组件2与第二连通组件3均与热介质回路6连
接,锅炉本体1顶部另一侧设有若干补水入口,补水入口一侧设有第三连通组件4,锅炉本体1底部一侧设有若干补水出口,补水出口组件一侧设有第四连通组件5,第三连通组件4与补水回路7连接,第一连通组件2、第二连通组件3、第三连通组件4及第四连通组件5结构相同。第三连通组件4包括若干补水管41,若干补水管41内径均不相同,且若干补水管41内径由上至下依次增大,若干补水管41分别插设于若干补水入口内,补水管41上均设有第一阀门42,还包括有中间罐43,若干补水管41均与中间罐43连通,中间罐43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管44,第一连接管44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法兰盘45。
[0020]如图1所示,第一连接管44一侧插设有第二连接管8且两者固定连接,第二连接管8上设有第二阀门9,第二连接管8远离第一连接管44一端通过第二法兰盘10连接有热交换器11,热交换器11通过第三连接管15连接有补水泵12,补水泵12一侧固定连接有第四连接管1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锅炉烟气余热供热设备,包括锅炉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锅炉本体(1)顶部一侧设有若干热介质入口和若干热介质出口,若干所述热介质出口置于若干所述热介质入口下方,所述热介质入口一侧设有第一连通组件(2),所述热介质出口一侧设有第二连通组件(3),还包括有热介质回路(6)和补水回路(7),所述第一连通组件(2)与第二连通组件(3)均与所述热介质回路(6)连接,所述锅炉本体(1)顶部另一侧设有若干补水入口,所述补水入口一侧设有第三连通组件(4),所述锅炉本体(1)底部一侧设有若干补水出口,所述补水出口组件一侧设有第四连通组件(5),所述第三连通组件(4)与所述补水回路(7)连接,所述第一连通组件(2)、第二连通组件(3)、第三连通组件(4)及第四连通组件(5)结构相同,所述第三连通组件(4)包括若干补水管(41),若干所述补水管(41)分别插设于若干所述补水入口内,所述补水管(4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一
申请(专利权)人:海南鹤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