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道结构及其控制方法、包含风道结构的新风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745914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20 08:53
本申请涉及一种风道结构及其控制方法、包含风道结构的新风装置风道结构包括:第一风壳、第二风壳、第一换热器及第二换热器;第一风壳、第一换热器及第二风壳共同构造形成一条进风流道,第一风壳、第二换热器及第二风壳构造形成与进风流道独立的出风流道;进风流道与出风流道至少一者中具有至少一个调整区域;至少一个调整组件,配接于壳体且对应设置于每个调整区域内,每个调整组件用于采集当前所在的调整区域的风压值,并在该调整区域的风压值不等于与其所对应的设定阈值时调整该调整区域的风压,直至该调整区域的风压值等于与其对应的设定阈值。本申请涉及一种风道结构及其控制方法、包含风道结构的新风装置风道结构可有效提升送风效率。升送风效率。升送风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风道结构及其控制方法、包含风道结构的新风装置


[0001]本申请涉及新风
,特别是涉及一种风道结构及其控制方法、包含风道结构的新风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新风装置是指通过由一侧向室内送新风,并从另一侧向室外排出,以在室内形成“新风流动场”的换气装置。近些年来,新风装置由于其能够提供较优品质的室内空气而备受人们的青睐并被广泛的应用于人们的生活当中。但是,传统的新风装置在工作的过程中,其送风效率不高,导致用户的体验度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0003]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新风装置提供的送风效率不高的问题,提供一种具有较大的送风效率的风道结构及其控制方法、包含风道结构的新风装置。
[0004]一种风道结构,所述风道结构包括:
[0005]壳体,包括壳主体、第一风壳及第二风壳,所述第一风壳及所述第二风壳均配接于所述壳主体上;
[0006]第一换热器及第二换热器,两者均配接于所述壳主体上且位于所述第一风壳与所述第二风壳之间;其中,所述第一风壳、所述第一换热器以及所述第二风壳共同构造形成一条进风流道,所述第一风壳、所述第二换热器以及所述第二风壳共同构造形成一条与所述进风流道独立的出风流道;所述进风流道与所述出风流道的至少一者中具有至少一个调整区域;以及
[0007]至少一个调整组件,配接于所述壳体且对应设置于每个所述调整区域内,每个所述调整组件用于采集当前所在的所述调整区域的风压值,并在该所述调整区域的风压值不等于与其所对应的设定阈值时调整该所述调整区域的风压,直至该所述调整区域的风压值等于与其对应的设定阈值。
[0008]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每个所述调整组件包括采集件及调整件,所述采集件用于采集当前所在的所述调整区域的风压值,所述调整件在当前所述调整区域的所述风压值不等于与其所对应的设定阈值时调整该所述调整区域的风压,直至该所述调整区域的风压值等于与其对应的设定阈值。
[0009]在其中一实施例中,进入所述进风流道的室外气流依次流经所述第一风壳的内部、所述第一换热器以及所述第二风壳的外表面;
[0010]其中,在所述进风流道中,当所述调整区域设置于所述第一风壳上时,所述调整区域中所述调整件根据所述采集件的风压值调整所述第一风壳内表面的平整度;当所述调整区域设置于所述第二风壳上时,所述调整区域中所述调整件根据所述采集件的风压值调整所述第二风壳外表面的平整度。
[0011]在其中一实施例中,进入所述出风流道的室内气流依次流经所述第二风壳的内
部、所述第二换热器以及所述第一风壳的外表面;
[0012]其中,在所述出风流道中,当所述调整区域设置于所述第二风壳上时,所述调整区域中所述调整件根据所述采集件的风压值调整所述第二风壳内表面的平整度;当所述调整区域设置于所述第一风壳上时,所述调整区域中所述调整件根据所述采集件的风压值调整所述第一风壳外表面的平整度。
[0013]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风壳与所述第二风壳均由可形变材料制造形成,每个所述调整件用于提供改变当前所在风壳内外表面平整度的调节力。
[0014]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风壳与所述第二风壳均为双层壳结构,每个所述调整件设置于当前所在风壳的内层与外层之间,用于调整当前所在风壳内外表面的平整度。
[0015]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每个所述调整件包括弹性体、基体、第一操作体以及第二操作体;
[0016]其中,所述第一操作体与所述第二操作体分别通过所述弹性件可伸缩地连接于所述基体相对的两端,且所述第一操作体与当前所在风壳的内层连接,所述第二操作体与当前所在风壳的外层连接。
[0017]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操作体、所述基体以及所述第二操作体均为磁性构件,所述第一风壳内外表面与所述第二风壳内外表面的平整度通过磁吸的方式进行调整。
[0018]在其中一实施例中,在所述进风流道与所述出风流道中,当所述第一风壳上设置有若干所述调整区域时,所述设定阈值定义为所述第一风壳上全部所述调整区域内所述采集件所采集的风压值的平均值;
[0019]当所述第二风壳上设置有若干所述调整区域时,所述设定阈值定义为所述第二风壳上全部所述调整区域内所述采集件所采集的风压值的平均值。
[0020]一种新风装置,包括如上述任意一项实施例所述的风道结构。
[0021]一种风道结构的控制方法,所述风道结构的控制方法包括:
[0022]在所述风道结构工作的过程中,调整组件采集当前所在的调整区域的风压值;
[0023]所述调整组件在当前所在的所述调整区域的风压值不等于与其所对应的设定阈值时调整该所述调整区域的风压,直至该所述调整区域的风压值等于与其对应的设定阈值。
[0024]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每个所述调整组件包括采集件及调整件;
[0025]在所述风道结构工作的过程中,调整组件采集当前所在的调整区域的风压值,包括:在所述风道结构工作的过程中,所述采集件采集当前所在的所述调整区域的风压值;
[0026]所述调整组件在当前所在的所述调整区域的风压值不等于与其所对应的设定阈值时调整该所述调整区域的风压,直至该所述调整区域的风压值等于与其对应的设定阈值,包括:所述调整件在当前所在的所述调整区域的风压值不等于与其所对应的设定阈值时调整该所述调整区域的风压,直至该所述调整区域的风压值等于与其对应的设定阈值。
[0027]在其中一实施例中,进入进风流道的室外气流依次流经第一风壳的内部、第一换热器以及第二风壳的外表面;
[0028]在进风流道中,当所述调整区域设置于所述第一风壳上时,所述调整件在当前所在的所述调整区域的风压值不等于与其所对应的设定阈值时调整该所述调整区域的风压,直至该所述调整区域的风压值等于与其对应的设定阈值,包括:
[0029]所述调整区域中所述调整件根据所述采集件的风压值调整所述第一风壳内表面的平整度;
[0030]在进风流道中,当所述调整区域设置于所述第二风壳上时,所述调整件在当前所在的所述调整区域的风压值不等于与其所对应的设定阈值时调整该所述调整区域的风压,直至该所述调整区域的风压值等于与其对应的设定阈值,包括:
[0031]所述调整区域中所述调整件根据所述采集件的风压值调整所述第二风壳外表面的平整度。
[0032]在其中一实施例中,在进风流道中,当所述第一风壳上设置有若干所述调整区域时,所述设定阈值定义为所述第一风壳上全部所述调整区域内所述采集件所采集的风压值的平均值;当所述第二风壳上设置有若干所述调整区域时,所述设定阈值定义为所述第二风壳上全部所述调整区域内所述采集件所采集的风压值的平均值。
[0033]在其中一实施例中,进入出风流道的室内气流依次流经第二风壳的内部、第二换热器以及第一风壳的外表面;
[0034]在出风流道中,当所述调整区域设置于所述第二风壳上时,所述调整件在当前所在的所述调整区域的风压值不等于与其所对应的设定阈值时调整该所述调整区域的风压,直至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结构包括:壳体,包括壳主体、第一风壳及第二风壳,所述第一风壳及所述第二风壳均配接于所述壳主体上;第一换热器及第二换热器,两者均配接于所述壳主体上且位于所述第一风壳与所述第二风壳之间;其中,所述第一风壳、所述第一换热器以及所述第二风壳共同构造形成一条进风流道,所述第一风壳、所述第二换热器以及所述第二风壳共同构造形成一条与所述进风流道独立的出风流道;所述进风流道与所述出风流道的至少一者中具有至少一个调整区域;以及至少一个调整组件,配接于所述壳体且对应设置于每个所述调整区域内,每个所述调整组件用于采集当前所在的所述调整区域的风压值,并在该所述调整区域的风压值不等于与其所对应的设定阈值时调整该所述调整区域的风压,直至该所述调整区域的风压值等于与其对应的设定阈值。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调整组件包括采集件及调整件,所述采集件用于采集当前所在的所述调整区域的风压值,所述调整件在当前所述调整区域的所述风压值不等于与其所对应的设定阈值时调整该所述调整区域的风压,直至该所述调整区域的风压值等于与其对应的设定阈值。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进入所述进风流道的室外气流依次流经所述第一风壳的内部、所述第一换热器以及所述第二风壳的外表面;其中,在所述进风流道中,当所述调整区域设置于所述第一风壳上时,所述调整区域中所述调整件根据所述采集件的风压值调整所述第一风壳内表面的平整度;当所述调整区域设置于所述第二风壳上时,所述调整区域中所述调整件根据所述采集件的风压值调整所述第二风壳外表面的平整度。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进入所述出风流道的室内气流依次流经所述第二风壳的内部、所述第二换热器以及所述第一风壳的外表面;其中,在所述出风流道中,当所述调整区域设置于所述第二风壳上时,所述调整区域中所述调整件根据所述采集件的风压值调整所述第二风壳内表面的平整度;当所述调整区域设置于所述第一风壳上时,所述调整区域中所述调整件根据所述采集件的风压值调整所述第一风壳外表面的平整度。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风壳与所述第二风壳均由可形变材料制造形成,每个所述调整件用于提供改变当前所在风壳内外表面平整度的调节力。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风壳与所述第二风壳均为双层壳结构,每个所述调整件设置于当前所在风壳的内层与外层之间,用于调整当前所在风壳内外表面的平整度。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调整件包括弹性体、基体、第一操作体以及第二操作体;其中,所述第一操作体与所述第二操作体分别通过所述弹性件可伸缩地连接于所述基体相对的两端,且所述第一操作体与当前所在风壳的内层连接,所述第二操作体与当前所在风壳的外层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操作体、所述基体以及所述第二操作体均为磁性构件,所述第一风壳内外表面与所述第二风壳内外表面的平整度通过磁吸的方式进行调整。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进风流道与所述出风流道中,当所述第一风壳上设置有若干所述调整区域时,所述设定阈值定义为所述第一风壳上全部所述调整区域内所述采集件所采集的风压值的平均值;当所述第二风壳上设置有若干所述调整区域时,所述设定阈值定义为所述第二风壳上全部所述调整区域内所述采集件所采集的风压值的平均值。10.一种新风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上述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阮志杰迟亚玲高朋王康杨置路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