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郑友军专利>正文

全频道电视接收有源天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74429 阅读:1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全频道电视接收有源天线,它由接收UHF的五元引向天线及接收VHF信号的馈电振子组合的无源天线,与天线装在一起的放大器,供电源组成。放大器具有对无源天线接收到的UHF及VHF信号分别放大的功能,因而该有源天线增益高,接收图象清晰,体积小,金属材料耗量少,架设方便,是民用单体用于接收1~68频道的理想的室外电视天线。(*该技术在199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全频道电视接收天线,特别是一种接收全频道电视有源天线,属于广播电视接收天线领域。目前人们广泛使用的全频道电视接收天线均为无源天线。为接收较远距离电视信号,天线体积大,振子多,需耗用大量的金属材料,且接收的电视信号增益较低,电视图象清晰度较差。如已经公开并出售的U/V-86-7型黑白/彩色全频道电视天线(专利申请号86203099),它由接收VHF频段的X型三元天线和接收UHF13-30频道的五元引向天线组合而成,采用特殊阻抗的平行管将两个馈电振子连接。这种天线由于振子数较多,金属材料耗用量大,体积大,架设不便。同时,这类天线对UHF或VHF整个频段的电视信号频率不是都处于谐振状态,使天线与馈线失配,减少天线输送给电视机的功率。而且多元天线因各单元的相对位置对输入阻抗影响复杂,其天线的输入阻抗往往比馈电振子固有的阻抗小得多,使与馈线很难匹配,天线的驻波系数变差,实际增益下降,电视图象清晰度较差。此外由于振子多,方向角过小,不便接收一定范围内的数个电视台节目。本技术的任务是提供一种接收全频道,电视信号的有源天线,它不但能接收UHF及VHF1-68频道的电视信号,具有增益高,电视图象清晰,方向角较大,而且天线上的金属构件少,重量轻,体积小,架设方便。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在一副至少采用五单元的UHF电视接收天线和至少一个振子构成的VHF电视接收天线组合而成的全频道电视无源接收天线中,设一宽带放大器,它置于UHF馈电振子上或UHF和VHF馈电振子之间的天线横杆上。放大器内有一对UHF和VHF频段电视信号分别放大的网络,该网络的输入端分别用短截馈线或直接与对应的馈电振子连接。经放大器放大的电视信号混合后通过下引馈线,供电源输入至电视机。在这里,馈线既是供电线,它将电视机近旁的供电源的直流电加至放大器,又是放大器输出电视信号的传输线。为减少放大器中放大电路产生的电磁场对靠近的振子影响,对放大线路进行合理设计,并适当控制放大器的增益。由于这种结构,将带来不少好处。本技术的优点是(1)放大器设置在天线上,并靠近UHF/VHF频段馈电振子,因而放大器输入端和馈电振子直接连接或用短的馈线连接,使UHF/VHF整个频段的电视信号与天线阻抗的失配引起输送给电视机功率减少得到补偿,且驻波影响小,增益高,图象清晰;(2)由于下引馈线传输的是经放大后的电视信号。故馈线接收,引入的干扰噪声相对减少,信噪比提高,接收效果好;(3)放大器对UHF和VHF频段的电视信号分别放大,且VHF频段采用单级放大,因而可避免附近电视台的强场强使放大器过载造成无法收看电视图象的现象及减少UHF和VHF电视信号的相互干扰,以提高放大器的增益。(4)天线的方向角较大,可以接收较大方向范围内的数个电视台节目;(5)该天线所用金属构件少,重量轻,架设方便。经估测,接收UHF信号,增益大于30~35分贝,接收VHF信号增益大于16分贝,图象比已有技术高2级,而成本几乎差不多。是家庭使用的较为理想的一种室外电视接收天线。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外形结构图。图2是本技术提出的放大器及供电源的原理图。图3是本技术提出的放大器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提出的供电源内部结构图。图5是本技术提出的另一种外形结构图。图6是图5中的放大器结构正视图。图7为图6左视图。图8是图6的仰视图。图中1为天线横杆,2为引向器,3为引向器,4为引向器,5为固定夹,6为引向器,7为固定块,8为(UHF频段)馈电振子,9为馈线,10为反射器,11、11′为放大器,12为固定块,13为(VHF频段)馈电振子,14为馈线,15、15′为馈线,16为插头,17为插座,18为耳片,19为自攻螺钉,20为电源插头,21为电源线,22为供电源,23为电源盒体,24为电源盒体,25为插座,26为插头,27为插头,28为插座,29为馈线,30为隔直电容,31为电视机插头,32为(UHF频段电视信号)放大网络,33为阻抗变换器,34为带通滤波器,35为电感,36为电感,37为(VHF频段电视信号)放大网络,38为阻抗变换器,39为带通滤波器,40为电感,41为UHF信号输入端,42为VHF信号输入端,43为电源变压器,44为二极管,45为π滤波器,46为高频阻流圈,47为上盒体,48为下盒体,49为放大电路板,50为空腔,51为台阶,52为自攻螺钉,53为沉头孔,54为耳片,55为电路板,56为螺钉,57为下盒体,58为上盒体,59为空腔,60为支柱,61为电路板,62为孔,63为凸埂,64为紧固件,65为铰链,66为箱扣,67为企口槽,68为接线柱,69为孔,70为孔,71为自攻螺钉。现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详细说明。图1、2、3、4为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一根塑料制成的天线横杆(1)上有一副接收UHF电视信号的引向天线,该天线从横杆的左端开始,依次间隔排列有引向器(2)、(3)、(4)、(6),折合式馈电振子(8)及反射器(10)。反射器后有一接收VHF电视信号的馈电振子(13)。该馈电振子可以是半波振子,也可以是折合式振子、异型折合振子、X型振子,但以半波振子为宜。所有引向器,反射器,馈电振子采用铝管材料,并使它们在一平面上,且和横杆垂直。籍助螺钉、螺母、垫圈、固定夹(5)、固定块(12,7)将它们固定在横杆(1)上。在馈电振子(13)和反射器(10)之间有一放大器(11)。该放大器由上盒体(47)、下盒体(48)、放大电路板(49)、插座(17)、短截馈线(9,15)、自攻螺钉(52)组成。上、下盒体(47、48)是大小、形状完全相同的两个塑制长方体,其内部有一空腔(50),四角处各有一台阶(51),台阶面低于上、下盒体口边0.5毫米左右。在不相邻的两台阶上各有沉头孔(53),以便可用自攻螺钉(52)将上、下盒体装固。上、下盒体外有二带孔的耳片(18),可用固紧件将放大器固定在横杆上。上、下盒体内的台阶(51)处夹有放大电路板(49)。该放大电路板上有一对天线馈电振子(8,13)接收UHF和VHF频段电视信号分别放大网络(32,37)。UHF的输入信号经输入端(41)、阻抗变换器(33)、带通滤波器(34)后进行两级电子放大。同样VHF频段输入信号经输入端(42)、阻抗变换器(38)、带通滤波器(39)后进行单级放大。以上信号放大的元件采用超高频低噪声三极管或者宽带集成块,以三极管为宜。以电感(35、36、40)分别作为放大元件的负载,以提高增益。经分别放大后的UHF及VHF频段信号混合后,通过放大器(11)侧面的插座(17)、插头(16)、馈线(14)、插头(26)接至供电源(22)。用短截的馈线(9,15)将放大电路板上的输入端(41,42)和馈电振子(8,13)对应相接。该短截馈线(9,15)从上下盒体(47,48)的另一侧的两个盒体间拼接处小口中引出。放大器(11)所需直流电由供电源(22)供给。该供电源由电源盒体(23,24),电路板(55)、电源变压器(43)、插座(25、28),带电源插头(20)的市电电源线(21)、螺钉(56)组成。变压器(43)的初级线圈通过电源线(21)、插头(20)接市电。其次级线圈一端经电路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至少采用五单元的UHF频段电视接收天线和至少一个振子构成的VHF频段电视接收天线组合而成的全频道电视接收有源开线,有引向器(2、3、4、6)、反射器(10)、馈电振子(8、13)、横杆(1)、馈线(14)、其特征在于:a、横杆(1) 上有一放大器(11或11'),它置于馈电振子(3,13)之间或在馈电振子(8)上,b、馈线(14)的终端通过插头(26),插座(25)接有供电源(22)。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友军
申请(专利权)人:郑友军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