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表面采样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743500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20 08:50
本发明专利技术专利提供一种表面采样装置,包括采样筒盖、采样部、可拆卸圆形卡栅网格和收集部,所述收集部的底部用于插入或通过螺纹拧入安装集液瓶,内部用于放置可拆卸圆形卡栅网格,上部通过螺纹与采样部固定连接,也能够通过螺纹与采样筒盖固定连接,所述采样部的另一端通过螺纹与采样筒盖固定连接。所述表面采样装置弥补市场上无特定的大表面积表面采样装置的空缺,实现生物危害现场采样的耗材国产化。实现生物危害现场采样的耗材国产化。实现生物危害现场采样的耗材国产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表面采样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样本采集器,尤其是涉及一种表面采样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微生物包括细菌、病毒、真菌以及一些小型的原生生物、藻类等在内的一大类生物群体,它们个体微小,与人类关系密切,涵盖了有益和有害的众多种类,广发涉及食品,医药、环保等诸多领域。散布在环境表面的微生物往往与环境污染有关,涉及工业环境洁净、医学感染控制、环境污染评估等多个方面。
[0003]市面已有采样装置,是通过棉签或带有吸附材质的拭子擦拭表面采集后,收集至一个密封容器内,进而将棉签上的样品分离收集在收集管(瓶)内,进行后续检验检测。棉签等类似装置采样端狭小,吸水性有限,仅适用于小面积复杂表面样本采集,不便于采集较大区域,特别是环境表面微生物散布较大、浓度较低时;同时,不易与测试仪器对接,在处理样品时也容易造成采样人员手部和样品的污染,影响检测结果,加大安全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表面采样装置,解决了对于样本大表面积的采样问题,其技术方案如下所述:
[0005]一种表面采样装置,包括采样筒盖、采样部、可拆卸圆形卡栅网格和收集部,所述收集部的底部用于插入或通过螺纹拧入安装集液瓶,内部用于放置可拆卸圆形卡栅网格,上部通过螺纹与采样部固定连接,也能够通过螺纹与采样筒盖固定连接,所述采样部的另一端通过螺纹与采样筒盖固定连接。
[0006]所述收集部包括上下连接的连接部和集液部,所述连接部的内部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螺纹部、空腔部和固定部,所述螺纹部用于和采样部相连接,所述固定部用于固定卡住可拆卸圆形卡栅网格。
[0007]所述固定部设置有多个卡槽,所述可拆卸圆形卡栅网格设置有与卡槽配合的凸部。
[0008]所述连接部的底部中央设置有收集孔,所述集液部设置有集液槽,所述集液槽从上到下的孔径逐渐增大,用于配合多种规格的集液瓶,所述集液槽的顶部和收集孔相连接。
[0009]所述可拆卸圆形卡栅网格包括外环部、卡栅部和中心部,所述卡栅部包括多根卡栅,卡栅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外环部和中心部。
[0010]所述中心部的中间设置有开口,开口正对收集部的收集孔,所述卡栅部的卡栅之间设置有空隙,空隙和收集孔相连通。
[0011]所述外环部的底部均匀设置有多个凸部。
[0012]所述采样部的外侧设置有外螺纹,外螺纹的下部能够旋入收集部和采样筒盖,外螺纹的上部能够旋入采样筒盖。
[0013]所述采样部的内部设置有隔层,隔层一端设置有支撑腿,另一端用于插入采样海
绵。
[0014]所述采样筒盖的内部,包括用于放置采样海绵的容纳部,在容纳部的下方设置有内螺纹部,所述内螺纹部用于旋入采样部。
[0015]本产品通过螺纹将不同部分整合为一个整体,方便包装、携带和处理与丢弃;通过大小适宜的采集部,方便手持操控,提高采样操作的便捷性,并避免采样环节手被污染的可能;采样海绵尺寸远大于常规拭子,吸附水容量也显著增加,可实施大面积采样,对于采样面积或者表面微生物浓度较低的情况可显著提高采集的效果;采集后可直接通过本产品螺旋和卡栅设计将样本收集至标准收集管中,可直接用于下一步检测,提高了便捷性,也避免了样本操作时手被污染的可能。
附图说明
[0016]图1a是所述表面采样装置的结构爆炸示意图;
[0017]图1b是所述表面采样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1c是图1b的A

A剖面示意图;
[0019]图2a是所述收集部的立体示意图;
[0020]图2b是所述收集部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2c是图2b的A

A剖面示意图;
[0022]图3a是所述可拆卸圆形卡栅网格的立体示意图;
[0023]图3b是所述可拆卸圆形卡栅网格的俯视示意图;
[0024]图3c是所述可拆卸圆形卡栅网格的侧视示意图;
[0025]图4a是集液瓶的使用示意图;
[0026]图4b是集液瓶的使用剖面示意图;
[0027]图5a是所述采样部放置采样海绵的示意图;
[0028]图5b是所述采样部的俯视示意图;
[0029]图6a是所述采样筒盖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6b是所述采样筒盖的剖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1]如图1a到图1c所示,所述表面采样装置,用于环境表面微生物的采样,包括采样筒盖1、采样部2、可拆卸圆形卡栅网格3和收集部4,所述收集部4的底部用于固定安装集液瓶,内部用于放置可拆卸圆形卡栅网格3,上部通过螺纹与用于表面微生物采样的采样部2固定连接,所述采样部2的另一端通过螺纹与采样筒盖1固定连接。
[0032]如图2a到图2c所示,所述收集部4从上到下分为连接部40和集液部47,所述连接部40的内部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螺纹部41、空腔部42和固定部43,所述螺纹部41用于和采样部2的外螺纹相配合,所述固定部43用于固定住可拆卸圆形卡栅网格3,所述空腔部42是位于螺纹部41和固定部43之间的空间。所述固定部43包括四组弧形段,弧形段之间设置有卡槽,用于和可拆卸圆形卡栅网格3的凸部32相配合。在连接部40的底部中央,设置有通往集液部47的收集孔44。
[0033]所述集液部47包括外部的不规则壳体以及内部的集液槽45,所述不规则壳体用于
支撑表面采样装置站立放置,表面设置有多条竖向布置的加强筋,一侧可以设置有缺口,用于查看集液槽45的状态,以及方便用手握持。所述集液槽45从上到下孔径逐渐增大,其顶部和收集孔44相连接,底部开口46可以插入集液瓶5,用于将液体收集到集液瓶5中。
[0034]如图3a到3c所示,所述可拆卸圆形卡栅网格3包括外环部31、卡栅部33和中心部34,所述卡栅部33包括多根卡栅,卡栅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外环部31和中心部34。所述外环部31的底部均匀设置有四个凸部32,所述凸部32和固定部43相配合。所述中心部34的中间设置有开口30,开口30正对收集孔44;所述卡栅部33的卡栅之间设置有空隙,空隙和收集孔44相连通。
[0035]如图4a到图4b所示,将可拆卸圆形卡栅网格3放置在收集部4内,所述集液瓶5可以从集液槽45的底部开口46伸入,固定在集液槽45内,用于收集液体。所述集液槽45为双重螺纹结构,可匹配两种规格采样瓶,兼容15毫升和5毫升两种规格的集液瓶口径,所述可拆卸圆形卡栅网格3和集液槽45形成收集部4的回收端。
[0036]如图5a到图5b所示,所述采样部2的外侧设置有外螺纹21,外螺纹21的下部能够旋入收集部4,和螺纹部41相配合,同样能够旋入采样筒盖1;上部能够旋入采样筒盖1,和采样筒盖1的内螺纹部11相配合。
[0037]所述采样部2的内部设置有隔层25,将采样部2分成上下两部分,采样上部24设置有支撑腿22,所述支撑腿22包括两个垂直交叉的弧面;采样下部23的空间设置有开口,用于插入采样海绵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表面采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采样筒盖、采样部、可拆卸圆形卡栅网格和收集部,所述收集部的底部用于插入或通过螺纹拧入安装集液瓶,内部用于放置可拆卸圆形卡栅网格,上部通过螺纹与采样部固定连接,也能够通过螺纹与采样筒盖固定连接,所述采样部的另一端通过螺纹与采样筒盖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表面采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部包括上下连接的连接部和集液部,所述连接部的内部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螺纹部、空腔部和固定部,所述螺纹部用于和采样部相连接,所述固定部用于固定卡住可拆卸圆形卡栅网格。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表面采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设置有多个卡槽,所述可拆卸圆形卡栅网格设置有与卡槽配合的凸部。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表面采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的底部中央设置有收集孔,所述集液部设置有集液槽,所述集液槽从上到下的孔径逐渐增大,用于配合多种规格的集液瓶,所述集液槽的顶部和收集孔相连接。5.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涛李威户义李靖康晓平张森李裕昌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